・ l6 ・ ] ] ] j ] c、l ]]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Mar.2017 Vo1.32 No.6 cation[-EB/()L].[2o16—05—2o3.http://www.nln.org/a bout/core—values. Adv Nurs,l999,29(5):l228—1237. [9] 张温温.本科护生人文素质与专业承诺现状及其相关性 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4. [io]丁全菊,许乐,王玉军.本科护生护士专业承诺调查分析 [J].护理学杂志,2008,23(3):7-10. [11]郭瑜沽,管晓敏,徐田.护理本科学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 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70—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J].中国护理管理,2005,5(4):8-11. 关旨耘.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压力及应对方式 的相关性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冀承.护理本科毕业生流失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ED].太 原:山西医科大学,2O14. 马语莲.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D].蚌埠:蚌埠医学院,2012. 郭慧芳,丛潜,刘启贵.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调查研 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3):447—449. 张金华,高敏,李薇,等.护理本科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 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2,9(7):328 330. Watson R,Deary I J,I ea A.Longitudinal study into the [12]田莉.护理人文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中华护理教育, 2Ol4,l:42—44. [13]蒋位哲,龙艺,强威.贵州省某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 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6,29(8):60—62. [14]巩莹,张瑞丽,李慧娟.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现状 EJ].护理学杂志,2o1o,25(24):82—84. (本文编辑吴红艳) perception of caring nursing among student nursesEJ].J 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人文关怀行为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丽君,许虹 Perception of caring behaviors among elderly residents of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Zhang Lijun,Xu [tong 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部分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人文关怀行为认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社会及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给老年人提 供更好的关怀照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养老机构老年人关怀行为评价量表,对杭州市3家养老机构的124名老年人进行调 查。结果老年人对人文关怀行为的评价总得分率为83.7 ,家人探望频率、机构关心程度不同的老年人对人文关怀行为的评价 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关怀行为的认知较高,家人、社会和养老机构应共同关注老 年人的人文关怀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提倡“孝”文化,以满足其情感呵护、精神慰藉的需求。 关键词:养老机构; 老年人; 人文关怀行为;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870/j.issn.1()()l一4152.2O17.06.016 护理学者I einingerl_l 提出文化关怀理论以来, 关怀被普遍认为是护理的本质。当前我国已进入老 龄化社会,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 及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关怀照 护服务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 ,预计2020年老年人 口将达到2.43亿,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 更加严峻l2]。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家庭养老能 力下降,机构养老成为一种趋势。当老年人入住养老 1.1 对象 2016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杭州 市3家民营养老机构124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60岁,入住养老机构≥6个月,小学 机构后,他们与自己习惯的生活环境、亲人分离,其精 神和心理方面的人文关怀需求常大于治疗性的操作 和药物使用。研究表明,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实施人 文关怀后,其睡眠和抑郁及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均 得到改善 。由此可见,在养老机构对老年人实施 人文关怀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运用养老机构老年 以上文化程度,能够理解问卷的内容,认知功能正常, 自愿参与本研究。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①基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 年龄、学历、人住机构年限等。②采用胡慧秀等 编 制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关怀行为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 查,该量表有7个维度28个条目。量表选项从非常 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为5级,分别赋值1~5分,满 分140分。得分越高,说明机构老年人认为该项关 怀行为越重要。其Cronbach S a系数为0.898,重测 人关怀行为评价量表调查杭州市3家养老机构老年 人对关怀行为重要性的认知及影响因素,从而为社会 作者 位: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浙江杭州,3l0036) 张丽君:女,硕士在读,护师 信度为0.906。本次调查量表的Cronbach S Q系数 为0.95 6。 通信作者:许虹,xh3674@sina.corn 收稿:2()J 6—10一l4;修回:201 6一l 2—0l 1.2.2资料收集方法在取得3家养老机构同意的 护理学杂志2017年3月第32卷第6期 基础上,分别由研究者本人及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 用一对一发放问卷,由老年人自行填写,或由调查人 员将题目和选项读给老年人,根据老年人的口头回 答,填写答案。本研究共计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 效问卷124份,有效应答率为95.4 。 1.2.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由课题组2名成员 双机录入。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数据采用 ±s表示,以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和多重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检验水准a一 0.05。 2 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资料本组124名老年人中,男 61人、女63人;年龄6O~93(80.85±6.77)岁;入住 机构年限0.5~15(3.81±3.08)年;政治面貌:党员 29人,群众95人;婚姻:未婚2人,已婚7O人,离异2 人,丧偶50人;宗教信仰:无87人,有37人;拥有孩 子数:1~3个98人,≥4个26人。 2.2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人文关怀行为的评价得分 见表1。 表1 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人文关怀行为的评价得分 2.3 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人文关怀行为评价的因 素 2.3.1单因素分析 家人的探望频率、机构关心程 度不同的老年人人文关怀行为评价总得分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2。 2.3.2多因素分析 以老年人关怀行为评价总得 分为应变量,以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进 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一0.05,a人一0.10。结果 机构关心程度(赋值:很多一1,较多一2,一般一3, 较少一4,很少一5)是影响老年人关怀行为评价总分 的主要因素(调整R。一0.092,F一13.41 9,P一 0.000),见表3。 3讨论 3.1养老机构老年人关怀行为需求的总体情况 统 计结果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关怀行为认知总得分率 为83.7%,可以看出,杭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关怀行 为认知处于较高水平,各维度中关怀行为重要性得分 最高的是满足情感需求,其次为提供友善的人际环 ・ 17 ・ 境、建立信任关系、尊重他人感受、鼓励表达和提供指 导、促进身心舒适,而给予信心和希望的评分最低。 各维度得分率最高的是满足情感需求(90.2 ),说明 老年人认为情感需求满足最重要。随着社会生活节 奏的加快、子女工作的繁忙,探望老人的频率减少,受 中国传统观念“养儿防老”的影响,在养老院里会使老 年人感到孤独、失落,存在孤独、失落、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6]。目前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文化水平低,他 们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无业人员及下岗工人, 年龄偏长 ],只是通过短暂的岗前培训获得初级国 家职业资格就可以持证上岗,养老机构虽然有定期的 培训考核,但内容大多是针对基础护理,很少有老年 人相关的心理课程口 ,和老年人沟通交流时较少运 用沟通照护技能及相关技巧,缺乏理论知识,不能给 老年人提供系统、全面的身心照护。随着大量民营养 老机构的出现,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人员配备不 足口 ,护理员疲于应对繁忙的照护工作,极少有时间 与老年人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交流,而机构管理人员 也往往只重视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基础护理技能,忽视 了他们的心理护理能力。 表2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人文关怀行为 评价的单因素分析 注: 因例数较少,未列入统计。 ・ 18 ・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Mar.20 1 7 VoI.3 2 No.6 表3影响老年人关怀行为需求的回归分析结果 完全代表杭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关怀行为认知的现 状,若能在后续的研究中增加样本量,并进行全面的 调查分析,则可得出更全面、更客观的数据,为社会和 3.2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人文关怀行为评价的影响因 素分析 3.2.1 家人探望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人探望 频率不同的老年人关怀行为评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O.O1),其中每月探望1次者得分显著高于 每周1次者,这说明子女每月探望1次老年人的频率 对机构老年人来说是不够的,正因为老年人在子女身 上得不到更多的关怀行为才导致他们试图从养老机 构的护理员中得到更多的关怀。而每周都有子女探 望的老年人因为已经从家属身上得到了关怀满足,所 以对机构的关怀需求相对减少。 3.2.2机构关心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机构对老 年人不同的关心程度对老年人关怀行为评价得分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 析结果亦表明,机构关心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关怀行为 评价的主要因素。得到机构很多关心的老年人其得 分最高。因为机构对老年人的关心程度越高,老年人 在养老机构中住得越安心口 。有研究显示,养老机 构的老年人普遍存在不安全感、孤独感、焦虑、抑郁、 多疑等心理问题_】 ,导致老年人对一些事物很敏感, 机构的关心能对老年人心理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当 老年人感受到养老机构人员的关心后,他们的心情更 愉悦、心理状态更明朗,所以对老年人关怀行为评价 给予高分值。也可能与老年人在充满关爱的氛围中, 对关怀行为的感知也较为敏感,所以提高了他们对关 怀行为的评价得分。 4小结 本次调查显示,杭州市3家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人 文关怀行为的认知处于较高水平,家人探望频率、机 构关心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关怀行为评价的影响因素, 说明要满足老年人对关怀行为的需求,光靠机构提高 关怀行为能力是不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 躯体和社会功能逐渐下降,从而引起老年人的孤独 感口 ],养老机构老年人更甚。所以,需要动员全社 会提倡“孝”文化,鼓励老年人子女、学生、志愿者进入 机构陪伴老年人,与老年人沟通交流,满足其情感精 神需求,同时机构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娱乐活 动、老年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等多样化的形式,以 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老年人入住机构的满 意度,让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 为。由于本研究调查的样本量有限,且方便抽样的3 家养老机构的性质均为民营机构,同时只调查了养老 机构老年人关怀行为评价的部分影响因素,所以不能 机构护理员向老年人提供切实需要的关怀护理服务 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3 Leininger M M.Caring:an essential human need proceedings of the three National Caring Conferences[M].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8:8-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老年教育发展规划 (2o16 2020)[S/OL].(2016 10—19)E2o1 ̄10—22].http: / m ̄>ney.163.com/16/lO19/】5/C3OGB1HE002580S6.ht m1. [3]陆健美.人文关怀对福利院三无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Ll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5):2093—2100. E4] 向熊,韩海萍.老人人住养老机构的决定因素 生活满 意度的研究——以武汉市x老人公寓为例[D].武汉:华 中师范大学,2014. [5]胡慧秀,王志稳,李颖垄,等.养老机构老年人关怀行为 评价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 (8):912-916. [6]李慧菊,韦风美,间文,等.阅读疗法能改善养老机构老 年人的主观幸福感E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 3746—3748. [7]王婧,何国平.我国老年护理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对 策[J].护理学杂志,2O1O,25(2):82—84. [82陈雪萍,许虹,王先益,等.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 及建议FJ].中华护理杂志,2olO,45(5):454 456. [9]陈英杰,陈凌玉,陈伶俐,等.浙江省养老机构对养老护 理员知识及核心能力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 5, 30(9):96-98. [1O]高丽,郭明贤,崔艳,等.陕西省i2家养老机构护理员对 老年护理知识认知与需求调查[J].护理学报,2014,2i (8):5-7. [11]张涵,吴炳义,董惠玲.不同类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医疗服 务现状及需求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5,15(18): 1786—179O. [12]胡慧秀,王志稳,李颖垄,等.养老机构老人对护士关怀 行为感知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O14,14(12):847— 849. [13]史维荣.养老院老年人心理分析和护理策略[J].山西医 药杂志,2011,40(1):94—95. [1 4]J ylha M.Old age and loneliness:cross sectional and lon一- gitudinal analyses in the Tampere Longitudinal Study on AgingEJ].Can J Aging,2004,23(2):157 168. [1 5]Demura S,Sato S.Relationships between depression,life— styl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community dwelling elder ly:a comparison between gender and age groups[J].J Physiol Anthropol Appl Human Sci,2003,22(3):l59 166. (本文编辑吴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