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计画表单元编号1

来源:哗拓教育
 教 學 計 畫 表 單元編號1

單元名稱 適用年級 綜合活動(我們這一班) 一 1認識自己的身體外表 1-1能經由觀察了解自己身體的外貌 1-2能經由觀察說出自己身體外表的特點 2接納欣賞自己的身體外貌 2-1能說出對自己的感覺和想法 2-2能接納自己的身體外貌 2-3能欣賞自己的身體外貌 1了解自己是獨特的,和別人不一樣 1-1能說出自己身體特別或滿意的部分 1-2能舉例說明自己外表和別人不同 2培養與他人良好溝通的能力 2-1能說出聆聽的禮節 2-2能注意聆聽別人發表 3培養喜歡自己、欣賞別人的態度 3-1能喜歡自己的特點 3-2能欣賞別人獨特之處 設計者 教學時間 黃純玫 12節 教學目標 4能表現自己的長處 4-1能說出自己和別人的優點 4-2在日常生活中,能善用自己的長處 5培養愛護動物的態度 5-1能知道動物也有獨特之處 5-2能愛護動物 1. 熟悉上下學路徑,注意交通安全 1-1能說出上學可能遭遇的人、事、物 1-2能說出自己上下學的路徑 1-3能說出上學和回家的注意事項 1-4能說出上學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2.準時上下學 2-1能說出上下學的時 2. 間 2-2能準時上學,準時回家 2-3能做到外出時先告訴父母 3.認識徐校重要場所,喜愛學校 3-1能說出學校重要場所的位置及名稱 3-2能說出校園中最喜歡的地方 4.表達合宜的禮節 4-1見面會打招呼 4-2會適時說「請」、「對不起」、「謝謝你」 4-3會說「早安」、「午安」、「晚安」 5.借用東西有禮貌 5-1能說出借用物品的需求 5-2能準時歸還並表達謝意 5-3能保持借用物品的完整 3. 1.認識班級同學及教師 1-1能說出自己班級名稱 1-2能說出級任教師姓名 1-3能說出鄰座同學名字,並結交新朋友 2.介紹自己讓同學認識 2-1能說出自己及家人的姓名 2-2能主動和其他同學交談 4. 1樂於結交新的朋友 1-1能主動和新朋友交談 1-2喜歡和朋友一起遊玩 2欣賞朋友的長處 2-1會讚美他人長處 2-2會與他人分享彼此的優點 3建立物品所有權觀念 3-1借東西有禮貌 3-2能愛惜借用物品 5. 1.認識班上同學 1-1能夠說出就讀班級及興趣 1-2能以生動有趣的文字介紹同班同學 2.與同學交談互動 2-1能親切的與同儕對談 2-2能適切的表現電話禮儀 2-3能和同學一起完成一件事 6. 1認識生活四周環境 1-1能到達教師指定的地點(例如:廁所或辦公室) 1-2能說出辦公室及廁所的用途 1-3能說出校園中遊戲場所的位置、設施與功能 1-4能愛護校園設施及花木 1-5能清掃校園環境及為花木澆水 2認識生活周圍的人、事、物 2-1能說出三位以上師長的稱呼 2-2能說出學校中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教學活動 一、準備活動 (一)引起動機 ●教師提問: (1)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照過鏡子呀? (2)在鏡子裡,你看到自己長得怎麼樣? (3)等一下小朋友要好好看一看,然後把自己畫下來,告訴大家你長得怎麼樣。 二、發展活動 (一)畫畫鏡子裡的我 1.依分組順序,讓學童個別輪流到穿衣鏡前照鏡子。留在座位上的學童則先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五官。 2.引導學童透過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外表。 3.請學童在學生活動手冊附件1的畫紙或學生活動手冊上畫下自己的模樣。提示學童可隨時拿自己帶的小鏡子,一面觀察,一面繪畫。 (二)找出自己身體的特點 1.引導學童利用完成的自我畫像,找出自己身體外貌的特點,貼上附件4的貼紙做指示。例如:鼻子很挺、睫毛長、耳朵很大、膚色白、烏溜溜的頭髮…… 2.鼓勵全班學童自由發表。(為讓每個學童皆有發表機會,可採分組發表方式,教師行間巡視指導) (三)接納及欣賞自己的外貌 1.引導學童體會並說出對自己的感覺和想 法,做全班自由發表。 2.教師說明每一個人的外表不同,都有可愛的一面。 時間 備註 一、我們這一班 1.我喜歡自己 (一)我來告訴你 1.教師說明:「小朋友,上一節課你很認真的把自己畫下來,現在你告訴同伴們,你認為自己做特別、最喜歡的部分。」 2.教師先找二、三位學童示範說明。 3.指導學童在小組分享時,有條理的向同伴們發表,注意聆聽別人說話(自然注視、不插嘴),及有禮貌回答別人的問題。 (二)我們真的不一樣 1.進行小組輪流分享自畫像,說明自己長相特點。如:我有水汪汪的大眼睛、櫻桃小嘴、長長的腿、皮膚很白嫩、笑起來有酒窩等。 2.指導學童做到:別人發表時,注意聆聽;眼睛注視說話的人;給人微笑點頭等禮貌的回饋。 3.小組分享後,教師以問題統整歸納:每個人長得是不是不一樣?你知道長得是不是不一樣?你知道同學和你哪裡不一樣嗎? (三)老師說故事 1.按照故事發展順序揭示圖卡,配合生動活潑的語調、肢體動作,邊演邊說。 2.教師邊說故事,邊引導學童猜想故事的發展情節。 (四)我想告訴牠 1.引導學童發表聽完故事後的感想。 2.指導完成學習單:聽完故事後,你想告訴小老鼠和大象什麼?。 3.引導學童思考發現:每種動物都有其獨特之處,各有其存在意義,我們帄時要愛護動物。 (五)愛的小語 1.教師示範說明(說一句讚美別人的話) 2.請學童自由發表,說出班上某某同學的優點 4節 一、我們這一班 2.我愛上學 (一)我愛學校 1.教師詢問學童後,依序展示各種不同上學方式的圖片,包括:汽車接送、機車接送、走路接送、學童結隊上學、學童單獨上學等。 2.教師展示學校及附近住家的示意圖,說明相關位置後,請學童發表自己上學的路線。 (1)教師可先指出社區中某條路,問居住附近的學童,上下學行經的路徑,由相同或不同路徑的原因討論中,活絡討論氣氛。 (2)教師總結交通流量大的路線,請學童注意上學安全。 3.教師引導學童思考下列問題: (1)為什麼要準時上下學? (2)早上應該幾點到學校? (3)幾點鐘出門,上學才不會遲到? 4.教師最後總結:強調守時的重要性。 (二)學校是我成長的地方 (三)帄安回家 1.教師問學童:「幾點放學?」、「每天幾點到家?」 2.討論:「在路上,怎樣行走最安全?」 3.教師問學童:「回到家後,如果要出去玩應該怎麼辦?」 (四)見面會打招呼討論問題:教師引導學童思考下列問題。 1.早上、中午、晚上見面時,說什麼問候的話語? 2.分手時又說什麼呢? 3.每天回家時,見到家人第一句話都說什麼? (五)客氣話掛嘴角問題探討: 1.要用的東西忘記帶,怎麼辦? 2.有困難時,如何請別人幫忙? 3.受到別人幫助,要不要道謝呢? 4. 為什麼「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六)「猜拳有禮」遊戲 1.全班同學一男一女兩兩猜拳。 2.猜拳前,男生向女生說:「對不起,我們可以來猜拳嗎?」(或說:「請問,我們可以來猜拳嗎?」) 3.女生回答說:「謝謝你!我願意。」(伸出手來握一握) 4.雙方同時說:「我──們──一──起──來──猜──拳﹗」(雙方同出拳) 5.猜輸的人,就把雙手搭在猜贏者的肩膀上,跟著猜贏者走。與別組猜拳時,整隊一起跟著猜拳者說同樣的對白。 6.重複2.至4.的動作,輸的隊伍整隊接在贏的隊伍後面。 1節 一、我們這一班 2.我愛上學 (一)介紹自己 教師簡單示範自我介紹,讓學童認識,並記得教師名字。 (二)認識級任老師和同學 簡介本班,讓學童對其產生進一步認同。 (三)姓名「接龍遊戲」 1.教師與願者,依遊戲方法做簡單示範。 2.教師發下撲克牌,每個學童一張。 3.教師分別依不同圖案的撲克牌做分組,讓學童分別上臺玩遊戲。 4.增加同一時間上臺學童人數(如:二種圖案組合成一組等),再玩一次。 一、我們這一班 3.好朋友 (一)認識班上的同學 1.教唱「朋友歌」﹕「好朋友,我們行個禮,握握手兒,來猜拳,石碰布呀!看誰贏,輸了就要跟我走。」 2.玩遊戲:如:大風吹、猜領袖等。 (二)班級英雄榜 1.教師展示學生活動手冊第22頁情境掛圖,進行討論。 (1)圖片中的小朋友,他們正在做什麼? (2)「班上有哪些同學也會?」、「你也會做的請舉手。」、「怎麼玩?你還會什麼?」…… (3)自己玩以及和別人一起玩,有什麼區別? 2.當你喜歡別人的的玩具,你會怎麼做? (三)建立好朋友檔案 1.訪問活動: (1)就學生活動手冊第22頁中的「好朋友檔案」,進行個別的互訪行動。 (2)請學童將訪問內容記錄下來。 2.進行「玩一玩」小組活動 (1)分組進行:玩具分享、玩球、玩飛盤、跳繩等活動。 (2)各組交換彼此器材。 1節 一、我們這一班 3.好朋友 (一)介紹我的好朋友 1.共同制定輪流次序:依座號、指名、自由舉手、拋球接球等。 2.學童於隊形之顯明位置起立,介紹朋友:「我介紹的朋友是○○○,他今年六歲,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很喜歡……有很多好朋友,也很喜歡交新朋友……」(二)和同學交談 1.彼此交換電話號碼。 2.指導電話禮儀。 3.運用模型電話,進行角色扮演,虛擬情境設計: (1)接電話者為欲找之人。 (2)留話轉達。 (3)請找人答話。 4.談天說地:自由對話。 1節

教 學 計 畫 表 單元編號2

單元名稱 適用年級 1認識生活四周環境 1-1能到達教師指定的地點(例如:廁所或辦公室) 1-2能說出辦公室及廁所的用途 1-3能說出校園中遊戲場所的位置、設施與功能 1-4能愛護校園設施及花木 1-5能清掃校園環境及為花木澆水 2認識生活周圍的人、事、物 2-1能說出三位以上師長的稱呼 2-2能說出學校中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1認識無障礙設施 1-1能說出校園中有哪些無障礙設施 1-2能說出無障礙設施的功能 2指出室內危險的地方 2-1能說出教室內危險的地方 2-2能說出避免危險發生的方法 3認識生活四周環境 綜合活動(快樂的學校) 一 設計者 教學時間 黃純玫 14節 1-1能到達教師指定的地點(例如:廁所或辦公室) 1-2能說出辦公室及廁所的用途 1-3能說出校園中遊戲場所的位置、設施與功能 1-4能愛護校園設施及花木 1-5能清掃校園環境及為花木澆水 4認識生活周圍的人、事、物 2-1能說出三位以上師長的稱呼 2-2能說出學校中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1注意自己的安全 1-1能維護整理物品,避免掉落傷人或傷己 1-2能注意四周環境的安全 1-3不開危險的玩笑 2知道住家交通要道的危險路口 2-1能說出上學途中危險的路口在何處 2-2能遵守交通規則,正確通過危險路口 3維護身體安全 3-1能愛護自己的身體 1參加討論並發表意見 1-1能主動發表意見 1-2能說明理由 2參加活動規畫 2-1能尊重他人意見 2-2能服從多數人的建議 3-2能避免他人不當碰觸 1認識學校附近公園 1-1能說出社區居民常去的公園 1-2能說明到公園的路線 2和同學一起參與活動 2-1能夠和好朋友一起玩 2-2能以快樂的心情玩遊戲 1知道稚齡童軍的諾言 1-1能專注的欣賞叢林故事影片 1-2能說出「我愛自己,我愛大家」的意義 2知道稚齡童軍的規律 2-1能說出「愛乾淨、有禮貌」的實際做法 2-2能朗誦稚齡童軍的諾言和規律 3自己會穿衣服、鞋襪 3-1能正確的穿上衣服,扣好鈕釦,拉好拉鍊 3-2能正確的穿上鞋襪,繫好鞋帶 4自己會整理書包和學用品 4-1能說出整理書包和學用品的注意事項 4-2能收拾好自己的書包 4-3能將學用品擺放整齊 1知道養成洗手習慣 1-1能說出正確的洗手步驟 1-2能正確的洗手 2知道養成衛生習慣 2-1能說出三項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2-2能隨時保持個人清潔 教學活動 時間 備註 二、快樂的學校 4.我很聰明 (一)認識校內場所和師長 1.教師帶領學童拜訪班級、處室,沿途順便介紹校園花木、大樹等。 (1)介紹班級:讓學童了解學長、學弟、學妹的稱呼,並說明大家在一起求學,應相親相愛不可爭吵。 (2)拜訪處室:介紹對各處室負責人的稱呼,及各處室的服務內容(尤其是要配合「訓導處」的導護工作),讓學童熟悉。 (3)參觀廚房、健康中心等:引導學童熟悉對工作人員的稱呼,了解各設施的功能、電器開關、蒸氣設施等應注意事項,提醒危險可能造成的危害。 2.發表參觀校園及觀賞校園花木的感想。 (二)演練如廁的方法 1.彼此交換電話號碼。 2.指導電話禮儀。 3.運用模型電話,進行角色扮演,虛擬情境設計: (1)接電話者為欲找之人。 (2)留話轉達。 (3)請找人答話。 4.談天說地:自由對話。 (三)認識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 (1)教師揭示教室內部圖,提示: 我們的教室內,有許多地方可能使人受傷,大家一起來當小偵探,看誰最細心,發現得最多。 (2)學童利用貼紙,完成學習單 (3)小組分享討論認為危險的原因。 (4)小組選出發現最多危險地方的組員,上臺報告小組討論的結果,指出教室內危險的地方,並說明原因。 6節 二、快樂的學校 4.我很聰明 (一)認識無障礙設施 1.教師引入校園無障礙設施的介紹。 2.教師提示無障礙設施配置圖,帶領全班參觀,介紹的重點: (1)給誰使用?位置在哪裡? (2)有哪些種類?怎樣使用? 2.學童發表參觀後的感想。 (二)找出室內危險的地方 (1)教師揭示教室內部圖,提示: 我們的教室內,有許多地方可能使人受傷,大家一起來當小偵探,看誰最細心,發現得最多。 (2)學童利用貼紙,完成學習單(學生活動手冊第33頁「我的表現」)。 (3)小組分享討論認為危險的原因。 (4)小組選出發現最多危險地方的組員,上臺報告小組討論的結果,指出教室內危險的地方,並說明原因。 (三)認識校內場所和師長 1.教師帶領學童拜訪班級、處室,沿途順便介紹校園花木、大樹等。 (1)介紹班級:讓學童了解學長、學弟、學妹的稱呼,並說明大家在一起求學,應相親相愛不可爭吵。 (2)拜訪處室:介紹對各處室負責人的稱呼,及各處室的服務內容(尤其是要配合「訓導處」的導護工作),讓學童熟悉。 (3)參觀廚房、健康中心等:引導學童熟悉對工作人員的稱呼,了解各設施的功能、電器開關、蒸氣設施等應注意事項,提醒危險可能造成的危害。 2.發表參觀校園及觀賞校園花木的感想。 (四)演練如廁的方法 2-1如廁指導 2-2注意安全 (五)認識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 1.找出校園中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或行為。 (1)教師揭示學生活動手冊第32頁情境圖,請學童找找看。找到後,利用學生活動手冊中附件4的貼紙,貼在發現的地方。 (2)小組分享,並相互討論原因。 (3)小組派代表上臺發表。 (4)教師總結歸納,澄清觀念,補充不足處,提醒如何避免危險。 二、快樂的學校 4.我很聰明 (一)整理自己的物品 (二)演練不受引誘的情境 2-1拒絕不當的禮物 2-2遇到危險怎樣求助 (三)維護身體安全 3-1指出不可讓人碰觸的部位 3-2避免成為被害人 評量週 二、快樂的學校 5.歡樂遊 (一)哇!要去郊遊耶! ◎許諾班上學童一次郊遊 (1)師生互訂契約,目標達到後實施。 (2)隨時觀察、修正,使易於達成。 (3)契約訂定的目標,應以學童能力能達成的標準訂定。 (二)規畫遊玩計畫 1.師生共同討論: (1)學校附近有無公園、遊戲場或居民活動的地方?它有哪些設施? (2)帄時你會到這些地方做什麼活動? 2.選出進行班遊的地方: (1)揭示郊遊地區位置示意圖。 (2)進行表決。 (3)列出優先順序,逐次舉辦班遊。 (二)記錄遊玩計畫 1.教師公布決定地點、日期後,進行討論。 (1)帶些什麼食物? (2)玩什麼遊戲? (3)還需準備的東西是什麼? 2.將討論的結果填在遊玩計畫簡表上。 (1)教師將學童的發表,建議彙整於「遊玩計畫」簡表上。 (2)歸納「遊玩計畫」。 3.交代學童邀請家人參加。 4節 二、快樂的學校 5.歡樂遊 1. 社區公園踏青 1.分組:每四至六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 2.進行行前教育:叮嚀學童遵守小組規定,協助照顧組員。 3.認識社區公園重要地標、地物及沿途景物。 (二)小組活動 1.各小組自行於帶隊家長及教師指導下,進行活動。 2.器材資源各組互相流通,讓學童分享多樣之運動。 1節 二、快樂的學校 6.我是個好小孩 (一)叢林故事欣賞 教師說故事時,走動巡視,指導學童專注的聆聽故事。 (二)討論叢林故事的內容:叢林故事欣賞完後,教師鼓勵學童發表、討論,進行經驗分享。 1.採「六六討論法」,進行分組討論,每組約六人,每人發表一分鐘心得,各組再推選出一個人出來發表一分鐘的各組結論。 2.教師在各組發表結束後,總結叢林故事內容要點,加深學童印象,並用故事內容引導學童進入稚齡童軍諾言與規律的探討。 (二)討論稚齡童軍諾言規律 1.教師揭示討論主題,說明規則。 2.進行交叉訪問活動。 3.交叉訪問結束後,教師鼓勵學童自由發表意見,並從學童的意見中,總結歸納出「我愛自己,我愛大家」的意義與做法﹐並要求學童具體實踐。 4節 二、快樂的學校 6.我是個好小孩 (一)練習穿衣服和鞋襪 1.學童個別練習,自己整理衣服、鞋襪。 2.男女生分開分組,二人一組,互相檢視、整理對方的衣服與鞋襪是否穿著正確整齊。 (二)練習如何整理書包和學用品 1.教師發問,請學童以交叉訪問方式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整理書包要注意哪些事情? (2)整理學用品要注意哪些事情 2.交叉訪問後,教師請同學發表訪問意見,並歸納出整理書包和學用品應注意上課需要、重量、整齊、乾淨、歸類等要點。 3.學童討論如何整理書包和學用品後,教師立即指導學童進行整理自己的書包和學用品,並加以巡視指導。 二、快樂的學校 6.我是個好小孩 (一)討論如何預防傳染病 ◎教師提問題,請學童討論如何預防傳染病。 (1)如何預防腸病毒? (2)如何預防登革熱? (3)你還知道哪些傳染病?要如何預防呢? (二)練習正確洗手 1.全班討論:如何正確洗手呢? 2.教師指導正確洗手的步驟,帶領學童實際去練習洗手。 (三)養成飲食衛生習慣 1.教師發問,請學童以交叉訪問方式,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吃東西時,要注意哪些事情? (2)要怎樣保持個人身體的衛生? 2.討論後,教師展示養成良好飲食衛生習慣的圖片,舉例說明,綜述要點。

教 學 計 畫 表 單元編號3

單元名稱 適用年級 綜合活動(美好的生活) 一 1做好垃圾分類、減量和資源回收 1-1能說出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和資源回收的方法 1-2能做好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和資源回收 1-3能做到垃圾桶加蓋、密封,以維護環境衛生 2培養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態度和習慣 2-1能熟練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和資源回收的方法 2-2能在生活中實踐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和資源回收 1能整理好自己的桌面、抽屜和置物櫃 1-1會用抹布清潔桌面 1-2會整理抽屜和置物櫃,使裡面物品排放整齊 1-3會用掃帚清掃地面 2保持自己周圍環境的整潔 2-1看到垃圾能隨時撿起來 2-2能隨時注意自己周圍環境的整潔 1養成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 1-1能常洗手,注意身體清潔 設計者 教學時間 黃純玫 12節 1-2能保持儀容整潔 1-3能注意室內空氣流通 2培養健康態度和習慣,享有健康生活 2-1能反省改進自己的衛生習慣 2-2能在生活中具體實踐衛生習慣 1描述家庭環境 1-1能說出自己的居家環境 1-2能說出不同的居家環境 2辨識家人輩份及稱謂 2-1能說出自己的家人稱謂。 2-2能說出不同稱謂的差異。 3說明自己喜歡的遊戲 3-1能說出常玩的遊戲 3-2能說出和家人一起從事的活動 4和家人一起從事不同的活動 4-1喜歡和家人或朋友一起玩 4-2能說出和家人常玩 的遊戲 4-3能說出和家人一起活動的情形 1觀察家人的工作 1-1能說出家人常做的工作內容 1-2能說出不同工作內容或場所 2體認家人的辛勞。 2-1能說出父母的工作辛勞。 2-2能體認父母工作辛勞 2-3能表達對父母的感恩 教學活動 三、美好的生活 7.我是清潔寶寶 (一)都要丟嗎?該丟哪裡? 1.教師提問:「這些東西是不是全部都要丟到垃圾桶裡?」 2.引導學童就生活經驗回答,並繼續深入探討問題和說明理由。 3.指導學童認識資源回收標誌圖及圖之意義。 4.指導各類可回收資源物、不可回收垃圾之處理方法,依序分解動作示範。 (1)紙類→清除紙上異物(如:膠帶)→攤帄放入紙類回收桶。 (2)鐵、鋁罐、塑膠瓶(養樂多)→倒掉內容物、去除吸管→沖水→壓扁→投入回收桶。 (3)寶特瓶→取下瓶蓋、倒掉內容物、去除吸管→沖水→壓扁→投入回收桶。 (4)鋁箔包、利樂包→壓扁→丟入回收桶。 (5)不可回收垃圾→走到垃圾桶旁→掀起蓋子→對準擲入→蓋好→離開。 (二)垃圾分類做做看 1.指導小組討論,把桌面的「垃圾」做分類,並複習處理方法及分工。 2.觀察、指導各組實地進行垃圾分類及回收(配合學生活動手冊第54、55頁的檢核塗色活動)。 (三)這難不倒我 1.指導學童完成實踐垃圾分類、回收紀錄表的方法,請學童除記下日期外,利用附件4的貼紙,貼在做到的類別空格內。 2.一週內每日提醒學童隨時記錄實踐情形(組員互相提醒)。 3.一週後,指導學童反省檢討實踐情形,並做發表報告。 (1)檢核學童是否已學會生活實踐紀錄表記錄的方法。 (2)就學童習寫內容及教師觀察記錄做指導。 時間 備註 8節 三、美好的生活 7.我是清潔寶寶 (一)座位四周整潔嗎? 1.請學童檢查自己的座位四周,是否整潔(包括桌面、抽屜、置物櫃、地板等)。 2.全班討論發表座位四周不整潔的後果和感受。 (二)整理我的窩 1.指導正確使用抹布擦淨桌椅。 (1)教師示範說明抹布的正確使用方法。 (2)指導學童實際操作練習。 2.指導將抽屜、置物櫃內的物品放整齊。 (1)教師示範說明抽屜、置物櫃的整理要領及方法。 (2)指導學童實際操作練習。 3.指導如何使用掃帚掃地。 (1)教師示範說明掃帚正確握持及掃地方法。 (2)指導學童實際操作練習。 4.指導學童看到垃圾要隨時撿起來,放入垃圾桶,以維持地面整潔。 (1)教師示範說明彎腰撿起垃圾,放入垃圾桶情形。 (2)指導學童實際操作練習。 (三)我有好習慣 1.指導學童培養好習慣,完成反省檢核表。 2.說明「我的表現」的習寫方式。 3.引導學童說明用完水後要關水龍頭的原因,提醒其實踐。 三、美好的生活 7.我是清潔寶寶 (一)錄影帶欣賞討論 1.觀看相關錄影帶30分鐘。 2.教師引導討論影片內容。 3.教師統整歸納影片的重點:每日做好個人的清潔衛生,才能防止病菌感染,以維護身體健康。 (二)我做到了 1.配合學生活動手冊第58、59頁,引導學童反省檢討,生活中培養了哪些良好的衛生習慣。 2.請家長配合評量學童在家中實踐情形。 三、美好的生活 8.溫暖的家 (一)說明家庭環境 1.引導示範: (1)布偶介紹後,請學童說明自己的家庭生活環境及對它的感覺引導學童從「我家住在哪裡,是山上?海邊?都市?鄉村?」「它的感覺是……」等方向思考。 (2)舉例:我家住在臺北市○○路,一棟五樓的公寓裡我的家一進去就是客廳,有一個大書架,還有電視和報紙,我們家附近有一座山,我現在每天走路上學……。 2.全班或分組討論及報告:教師盡量鼓勵學童參與發表,讓每個學童認識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環境裡的人。 (二)辨識家人稱謂及輩分 1.教師提示親屬稱謂卡,鼓勵學童發表其意義與關係。 2.上臺報告: (1)教師示範表達的重點:我家有哪些家人。例如:我的家裡有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和姐姐,住在很遠的有阿姨和叔叔。 (2)全班學童輪流上臺報告,或採分組討論發表。 (一)了解自己喜歡的遊戲 1.推選小組長報告小組討論的結果: (1)最常做的親子休閒活動有哪些? (2)哪一項是最多人經常從事的親子休閒活動? 2.全班一起討論,有哪些休閒活動是大家最常做的親子活動。 (二)參與親子活動 1.教師提問:「想想看,上節課所認識的家人工作或日常活動,有沒有自己喜歡做的?」、「最常和家人一起做的活動有哪些?」、「自己做這些活動,與和家人一起做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2.分組討論並統計各組同學最常做的親子休閒活動。 4節 三、美好的生活 8.溫暖的家 (一)觀察家人常做的工作或活動 (二)體諒家人的辛勞 2-1簡介工作內容及性質 2-2角色扮演家庭生活,表達對家人的感恩 2-3會幫忙做家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