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贞观政要》八十句名言摘要

来源:哗拓教育
《贞观政要》八十句名言摘要

1. 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2. 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3.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4.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5.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6. 提三尺剑以定四海——《贞观政要·卷八·论贡赋》

7. 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

8.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9.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贞观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诸王》

10.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疏贱。——《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11.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12.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贞观政要·卷八·论务农》

13.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14.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贞观政要·卷六·论俭约》 15.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16.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17.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18.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19.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2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21.为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闻,此犹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者——《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

22.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23.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

24.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25.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26.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27.发号施令,若汗出于体,一出而不复也。——《贞观政要·卷八·论赦令》

28.无常乱之国,无不可理之民者。——《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 29.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30.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31.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 32.自知者明,信为难矣。——《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33.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34.小臣不可委以大事,大臣不可责以小罪。——《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35.明镜鉴形,美恶必见。——《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36.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3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38.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39.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40.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41.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 42.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贞观政要·卷九·论征伐》

43.不勤于始,将悔于终。——《贞观政要·卷四·尊敬师傅》 44.从善则有誉,改过则无咎。——《贞观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诸王》

45.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46.可爱非君,可畏非民。——《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47.崇尚节俭,大布恩德。——《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48.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49.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50.以石投水,千载一合,以水投石,无时不有。——《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51.弘俭约,薄赋敛,慎终始,可以永固。——《贞观政要·卷二·论纳谏》

52.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53.仁义积则物自归之。——《贞观政要·卷五·论仁义》 54.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55.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贞

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56.攻破乃降,战胜乃克。——《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57.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58.谗邪者必受其福,忠正者莫保其生。——《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59.未闻身治而国乱者。——《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60.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61.君心治,则照见下非。——《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62.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63.兵威不息,劳止未康。——《贞观政要·卷三·论封建》 64.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贞观政要·卷五·论仁义》 65.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贞观政要·卷六·论俭约》

66.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贞观政要·卷六·论俭约》

67.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贞观政要·卷八·论务农》 68.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69.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70.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节义不立,则名教不兴。——《贞观政

要·卷三·君臣鉴戒》

71.首创奢淫,危亡之渐。——《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72.直辞正谏,论道佐时。——《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73.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74.鉴形之美恶,必就于止水;鉴国之安危,必取于亡国。——《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75.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 76.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贞观政要·卷五·论诚信》

77.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贞观政要·卷六·论谦让》

78.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79.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80.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81.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82.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贞观政

要·卷三·论择官》

83.且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贞观政要·卷二·论纳谏》

84.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不上通。——《贞观政要·卷五·论诚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