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暖 新医学导刊 2,008年2月第7卷第2期Ne'., 执口l sc ,lce ●护理园地● 应用人工呼吸器患者的护理 刘学军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科技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大庆163712)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关键词】应用人工呼吸器护理 人工呼吸器是维持、辅助和替代患者进行呼吸的治疗工具。 其作用主要是增加通气量,以供应足够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及时抢救呼吸衰竭、呼吸麻痹的患者。在使用人工呼吸器的过 程中,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抢救治疗的效果。我们体会 到在护理应用人工呼吸器的患者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熟悉呼吸器的性能 护理人员只有熟悉所使用的呼吸器性能,才能在呼吸器发 生故障,或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不致慌乱并能采取有效的应急 措施。临床常用的呼吸器有三种类型。 1.1简易呼吸器此类呼吸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也容易掌握, 在没有电源的抢救现场亦可使用。其缺点为需人工操作,呼吸 频率不易保持稳定,通气量忽大忽小,影响供氧效果。 1.2气动呼吸器即定压型呼吸器此类呼吸器常附有同步装 置,雾化性能好,对神志清醒、自主呼吸快慢不均、幅度大小不等 的患者较为适宜。其缺点为通气量不够稳定,呼吸频率不能随 意调节,若氧压不足,呼吸器即不能启动。 1.3 电动呼吸器即定量型呼吸器 以电源为动力,用气缸活塞 或折叠气囊储运气体。此类呼吸器通气量稳定,呼吸频率和呼 与吸时间比可任意凋节,机器结构牢固能连续工作,适用于需较 长期持续使用呼吸器的患者。其缺点为没有同步装置,不易为 神志清醒、自主呼吸较强的患者所接受。 2严密观察 2.1在应用呼吸器的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恢 复、强弱和均匀程度,以便适当调节呼吸频率及潮气量、吸与呼 时间比等。根据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情况,还可协助患者适当 锻炼自主呼吸,为间歇使用或障用呼吸器作好准备。 2.2人工呼吸器对患者呼吸中枢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正压吸气 使肺脏扩张、刺激肺脏牵张感受器。通过传人神经抑制吸气神 经元,而出现自主呼吸中止。故在应用呼吸器作辅助呼吸治疗 时,护理人员须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有无及自主呼吸与呼吸器 合拍情况。通气量足够时,患者表现安静,呼吸与呼吸器合拍。 如患者表现躁动不安,常因通气量不足或呼吸道阻塞所致,需给 予相应处理。 2.3观察呼吸器运转情况及监听节奏和音响的改变。发现故 障及时排除。做好呼吸器参数调节的记录,避免机器无效运转。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2-0089-01 随时检查有无衔接部的松脱与管道的漏气。 3保持呼吸道通畅 3.1 应注意保持呼吸道湿润,以防分泌物浓缩结痂,无法吸净 而堵塞呼吸道,致严重影响通气量造成缺氧,促使病情恶化。湿 化呼吸道以超声雾化吸人较为理想。 3.2为保证通气顺利,呼吸道分泌物必须及时吸净。吸痰时动 作要轻、吸力要均匀。吸痰管不宜插入过深,以免损伤气管粘 膜。吸痰时采用边退边旋转的方法,以吸净痰液。每次吸痰以 不超过15秒钟为宜。 3.3应用呼吸器的患者,多数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为达到 有效通气,在气管插管和气管套管外放置套囊。使用前要检查 套囊有无破损;使用中要防止套囊充气压迫气管时间过久。应 定时放气,一般每2小时放气1次,放气5~10分钟再行充气。 每次放气前2_3分钟,应加大潮气量和氧流量,应注意观察套 囊位置有无改变,防止脱落。气管切开内套管应每4小时清洁 消毒1次,防止异物遗留在套管内而致堵塞。 4预防并发症 4.1患者可因湿化呼吸道的护理不够,致使分泌物结成干痂。 而堵塞支气管口,或因气管套管套囊脱落及异物堵塞套管而引 起窒息。 4.2若长期使用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恒定,放通气量不足,可 能使患者扩张不足的肺泡逐渐陷闭形成肺不张。若盲目加大呼 吸道压力,可导致患者肺泡破裂,造成气胸和纵隔气肿。 4.3通气不足时,使二氧化碳潴留会导致呼吸性酸中毒;过度 换气时,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使血内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会导致呼 吸性碱中毒。若二氧化碳分压急剧下降,使交感神经降低对心 脏的兴奋作用,致心输出量减少,影响脑血流量亦随之减少,可 造成缺氧、低血压、休克等并发症。 5呼吸器的清洁与消毒 呼吸器使用完毕,应进行消毒。主机可用甲醛液熏蒸消毒。 在湿化瓶内加入甲醛液100ml,将呼吸器放人塑料袋内运转4小 时,然后换用氨水10~20ml,再运转1~2小时,最后在空气中运 转1~2小时。管道、呼吸活瓣、湿化瓶等零件,要拆开清洗干净 置于1:1,000新洁尔灭或75%酒精中浸泡0.5—1小时,再用清 水冲净、晾干。保存时在机身转动部位涂滑润油,以防失灵。 一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