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与杂谈河南省图书冉战云压城图书南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后,接着平津失陷,华北战火连天。日寇由北平向南,沿平汉线、津浦线进犯,席卷河北,逼近河南日寇惨无人道,到处烧杀淫掠,无所不为。华北人民遭到空前灾难,三八年春,开封城内,已听到隐隐约约地隆隆炮声。开封城厢人心惶惶,纷乱异常。街道上人群拥挤争相逃难,、载着箱子包裹的大车小辆与行人夺路而行。数日来,省府机关,已经搬迁逃亡。唯有省图书馆的人员还在忙碌搬运书箱,装运最后一批珍贵图书。馆长井俊起恳切地告诫大家说:“这些图书是清朝《大梁书院》及《明道书院》遗留下来的。是河南的宝贵文化遗产。倘若损失了,我们就是千古罪人哪!”人们都神情紧张地工作着。从行动中表露出他们的决心:“决不能让这批图书毁于战火,一定把它运到安全的地方。”一一车车图书装好以后。由专人押’运,急促出发运往南阳。傍晚时分,井馆长急匆匆地回到馆里,给同事们说:“咱们赶快走吧!听说日军已经过黄河啦,再晚了就走不了啦!’,随后、薛济美叶玉俊等几位同事便跟着井俊起匆忙离开省馆。到了南关汽车站,最后一辆汽车开始发动。几个人刚刚扒住车帮,汽车已经开动,勉强爬上了车,算没有拉下来。敌机轰炸文物受损到达南阳以后,借民众教育馆安放图书;王铭蔑负责看守。数日后,日军企图南侵,南阳上空敌机骚扰频繁。五月下旬,一,’52-馆馆史资料笠天中午,敌机十二架盘旋而过。人群夺路向外奔逃,有的人钻了防空洞。王铭溉心中慌乱,思绪万千。是跑出城去躲避或是钻地洞呢?不行,倘若图书出了危险谁来救呢!霎时,敌机嗡嗡地又飞回来。他急忙蹲在墙角。敌机怪叫着俯冲下来,投下了数枚燃烧弹。爆炸声中,忽然,看见一股着火树枝飞到门前。王铭哉猛地一怔,心想“书”,便急速上前扑打。火刚刚熄灭。敌机飞到上空,重磅炸弹象断线珠子一样落下来了。爆炸声震得王铭钱双耳直鸣,脸上象火烫一样。门上的铁环都震断了。距离只隔一个校院子的西邻。熊熊地火焰随着黑烟腾空而起。所幸这次图书大部未有受损。但一件珍贵遗产一一明朝文征明的工笔山水画却被烈火吞没。原来,在图书放好以后,井馆长感觉民众教育馆人来人往比较杂乱。唯恐这一幅珍品不安全。一天晚上,秘密运到馆员庄培兰的家中,托咐庄培兰与侄儿庄申修精心保管。文征明是明朝书画家,名重当代,后人、把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他一生只画了两套幅巨画。一套已经失传,这一套是国内仅存的真迹珍品。画是装在一个三层长箱里。外层是铁皮箱,二层是黄柳木箱。打开黄箱,是一个紫檀木箱子。箱面刻有花卉图案,镶银式件,四面包角,精致美观。打开以后,内分四格,分放画轴。展开画幅,是绢底彩色山水画。长约一丈,宽为四幅。四幅合起来是一幅山水画,分开各幅是独立画。全幅画面:有山水溪涧,亭台楼阁;有山鹤、、翠鸟;有毛驴松鼠。山鹤、翠鸟如飞如动,毛驴、松鼠奔跳如生。楼阁里的弹琴仕女眉目清晰神态自若。全幅画面栩栩如生,形神善备,意境幽雅闲适。可谓描写人物花鸟的名作。想不到敌机轰炸这天,第一颗爆弹就落到庄家北邻。房子着了火,屋顶赤焰飞腾。庄申修在院子里,觉得什么也听不见,头脑发蒙,脸上的肉都颤抖着象针刺一般疼痛。看见房子起火,慌忙爬到树上,去扑打房上的火苗。庄培兰急忙进到屋里,拖拉画箱,但用尽力气也拉不动,只得出来找人。看见庄申修正在救火。这时敌机又怪叫。着俯冲下来她便声嘶力竭地喊叫:“快下来!快下来!”庄申修刚刚下来,炸弹又连续爆炸了。粗大的椿树被拦腰斩断,上半截树头落下来砸到了庄申修的身上。房顶塌了下来,熊熊地火焰燃烧得越来越旺。房子已经进不去人了,二人也受了伤。可惜这一件珍贵文物在烈火中化为灰烬。这次轰炸惨不忍睹,骇人听闻。往北的一条街上,炸的血肉横飞,连树枝上都挂有尸体。死伤五十余口,死绝了三户。有的人烧的只剩二、三尺长。这条街真是处处闻哭声,无家不带孝。到了晚上,井俊起会同伪专署人员将烧毁的画箱残片,拍了照片,留作档案,准备上报。风急浪险山高路难自从南阳被轰炸以后,接二连三又连续遭到轰炸。其惨状更为严重。城墙洞里一次就炸死二百余口。省馆人员惟恐图书遭受危险,六月中旬,井馆长决定,将图书分三路运往渐川,、马山口南河店,西迁进山。迁往南河店的图书,由王铭篇负责押运。闷热的夏天,炎炎的烈日,火焰般的光芒照射着大地。闪烁着银光的河水,象要冒出烟来。省馆的人们淌着汗水,把运往南河店的书箱装上了船。六只大船,排成一列,向山区出发了。上游船帆云,如下游流水似带。王铭哉望着滚滚的白河不由自忖,这大河中押运图书可不比往常啊!第二天傍晚,关空象铅块一般地罩着,压得大地黯然失色。风,突然刮了起来。王铭簇看着将要变天,心中焦急。要是大船出了事故,这批珍贵图书可就付之汪洋啦!怎么办?他急忙找到船主。说明保护这批图书的重要性,要水手们特别多加小心!夜幕罩了下来,乌云贴着桅顶飞过。风势越刮越猛从岸边吹过来,刮得飞沙走石弥漫河面,连人们的眼睛都睁不开,牙缝里都在沙沙作响。风吹着桅杆发出尖锐地呼啸声,使人们听了更加心惊胆颤。汹涌的巨浪,撞击着船头,大团大团的浪沫溅到船板上,船身颠簸得像要翻下去似的。情势万分紧急。王铭蔑便和水手们一同奋力与急流搏斗前进。船头激起的浪花,满天飞溅,磷光闪闪。王铭哉看着难以确保图书的安全。便急命驶向避风处舶岸休息。一场危急才算平息下来.六只大船,整整行驶了六个昼夜,才到达南河店。几天来,王铭簇未能睡好一个晚上,觉得船没有危险了,就坐在船板上打个吨儿,一有些风浪,就心神不安。船上的熬、累,嗓门也暗哑了,脸颊上也瘦了下来。然而,使他感到欣慰的是,这批珍贵图书终于脱险,在南河店保存下来了。四O年秋初,南阳局势危急。因南河店面临大道,图书不安全,确定运进五垛山的新寺保管。新寺是一座寺院,位于半山腰间。周围山峦重迭,坡陡路险,大车进不去。山须要搬运书箱翻山走六华里路,才能达到新寺。王铭哉用车将图书运到山脚下以后。便设法雇些民工,搬运书箱。在丛山峻岭上沿着曲折山道,盘山而上,像爬梯似地,十分艰难地爬到了山顶。望着削壁的深涧,心中抨抨直跳,暗暗地捏一把汗。下山又是傍山险路,一不小心就有跌进山涧的危险。就这样提心吊胆地一箱一箱一趟一趟将二百四十箱图书搬到新寺,放到寺院厢房里,保管起来。王铭篇才算惊魂略定,出了一口长气。含辛茹苦古寺八年秋风吹过,转眼寒冬已到。北风呼叫着,灰蒙蒙的天空,笼罩着重叠的山峦。寒风卷起一阵阵的雪花,旋过苍茫的山野,使人感到一片凄凉。王铭篇的心情感到十分沉重。高山上寒风透骨自己的衣被又少。夜晚睡到床上,仿佛躺在冰窟里一样。图书放到这里,确实是安全。但是,人怎么熬过这漫长的寒冬呢?抗战何日才能胜利?怎样渡过这苦难的岁月呢?此刻心潮起伏一时难以平静!他想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别人家是都是一家老少在一起,互相照应。而他却一个人待在这人烟稀少的深山古寺中。家乡倘遇日冠扫荡,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一个妇女怎么领着老幼逃难呢?出去又怎么生活呢?再者,图书馆的同事多数都脱离了,只剩下六个人。每月领来工资的时候,货币就又贬值啦,连生活也难以维持。真是生活艰苦,处境困难,他不禁也想回家去。但又想了想:我走后,别的也没有人能接替。这珍贵的图书,能撂下不管吗?一天,他接到了井馆长的来信。信中勉励他说:“要克服一切困难,为把这批图书仍运回开封,为河南人民保存文献资料而共同努力,共同来实现这个心愿!”王铭撒被井馆长这种高尚的情操,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感动了。他终于留下来了。王铭篇为了保存这批图书,经历了重重危险,克服种种困难,在深山古寺中含辛茹苦,熬过了八年,直到日本投降。,、、1946年4月王铭潇薛济美周志荣奉命搬迁图书。这批图书经历了千难万险,幸运地又回到开封了。国内战争再遭劫难抗战胜利以后,人们希望图书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了。可事实不然,接着蒋介石发动了内战。四八年六月中旬,开封战役时,敌六十六师师长李仲辛,认为省图书馆可以避免解放军的炮火轰击,便以省图书馆为司令部。六月二十一日,开封城经过四天的激。、烈巷战。解放军已攻到省馆东侧步枪声机枪声响成一片,夹杂着炮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阅览室楼上的瓦片,炸的僻里啪啦不住的乱响。敌师师长李仲辛看着坚守不住,深夜从图书馆后门撤走,上了龙亭。天刚蒙蒙亮,解放军攻到图书馆。进门,一阵机枪扫射。随后,各屋进行搜索,扫射,书库一个窗户上就打了七十个洞。由于战斗需要,解放军的火炮搬进了图书馆。接着各个战士便迅速挖墙、构筑工事。省馆留守人员周志荣惟恐挖坏房子,积极提供建议,带领解放军到书库楼上,示意后窗可望龙亭。解放军抬开书架,架起了炮,对准龙亭便开了火。随及敌人的炮火还击。展开了激战。解放军命周志荣离开省馆。此后、步枪声机枪声像爆豆般响了起来,带着哨音的炮弹声一片轰鸣。敌人的炮弹把阅览室房顶炸了七个窟窿,书库后边的亭子也被炸倒塌。还有一颗大炮弹卡在书库的窗子下边,幸亏没有爆炸。、、馆内的衣物家具图书受到严重损失。周志荣回到馆内,又从街道上和住户家中收回一部分图书。这次损失图书达四千余册。抵制南迁迎接解放十月下旬,中原地区经过解放开封,滩祀战役,国民党大势已去。河南省政府党政机关都纷纷南迁。省图书馆党棍吕兴义(市区分部委员),力主将珍贵图书装箱带往南京。这批珍贵图书又面临一次遭劫的危险。当时的馆长井俊起是民主人士,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他常向同事们宣传解放区的好处,因此馆里人员对共产党有一种好的印象,对国民党的腐败心有怨愤。所以,对吕兴义运走图书极为不满。阅览室周志荣与薛宏义二人秘密商议,吕兴义带走图书的目的~是带到南京作为他晋级的阶梯。,;一是变为妙,狼狈逃窜。省馆同志又将图书原封运回,。私有财产这图书是河南人民的宝贵文化财。馆内这批珍贵文献资料经过数天的斗争产南决不能让他将这部分珍贵资料带出河于是二人一同找到井馆长提出意见:“又安然保存下来了。井馆长说吕运走图书我也不同意,。。但他名,历尽沧桑枯木逢春,义上是奉局里的指示办事我是馆长!”怎么薛二,,省图书馆自清末建馆以来阀混战,由于经历军屡遭战火的,能出面抗拒你们可酌情办理,周、日寇侵略,,国内战争。,人得到馆长的默许便串通事务员郭方亭。破坏快地。,图书损失较为严重,解放后在党和并在同事中传布不该运书的道理了明推暗抗的斗争。结果。、很、政府的领导下省图书馆事业恢复发展较省人民政府的主管部门。快就形成了一股阻止运书的潜在力量吕兴义叫买板,开始一九五八年春买钉。提出要抓紧抢救我省的宝贵文化遗产、向各责成做箱天到,,,郭方亭就支唔应付:“。”拖拉办理,握两惟恐。市、县发出通知,并拨款八万元。,对吕说,到处人心惶惶,板子买不,新华书店代为收购古旧图书包,此后,省图书,木工不好找,吕兴义急待运书。馆陆续收到各地送来古旧图书共计约三千余近八十万册,。误事法,命令将书架锯成短节,钉成箱子。同省馆收到图书以后、数年事们以理辩解紧急,抗拒拆毁书架,吕没有办以来不管是严寒隆冬,暑热盛夏,同志们便自己雇些木工。拆架钉箱催促周形势日趋薛二人将。都在进行整理捡选残缺的古书中分类上架册、像沙里淘金一样从破旧,吕兴义心急如火周、、,挑选出有价值的图书。、逐一图书装箱薛二人就消极怠工。。有时,,,注录编号。增加古籍约四十余万。趁吕不注意装些破书迫,就这样明推暗抗。拖(其中有珍本,善本五万册),,共计古拉数日装起了约七十箱图书开封形势急但是解放,籍达七十万册设中有关资料,这部分古籍资料。在四化建吕就匆忙找车装走图书约六十箱为各条战线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运到南关以后还没有来得及装上火车军攻占火车站。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的枪声四起,吕兴义见势不研。省图书馆学会科技情报服务研讨会在安阳召开科技情报服务研究组学术研讨会于三月二十八日主题是、了解用户需要了解科技动态进行有效传递四、、图书情报单位都应该注意情报的反馈收录等工作。做好统计五引。、以便掌握规律充实自己—三十一日在安阳市图书馆召开“会议的讨论”。、改进服务工作、如何提高图书馆情报服务的经济效益要开展参考咨询工作、编制专题目录索:,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省公共图书馆书馆科研单位及工矿企业图书馆。高校图,代表们还向省学会提出以下建议15人共3列席成立文献检索中心。建立文献检索网以便6入代表31篇共提交论文43篇大会宣读1。做到资源共享2通过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图书馆要摆脱传:举办文献检索学习班普及科技文献检索统的被动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知识。图书馆要按照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模式进行3请专家做科技情报学术报告。使图书情报人。改革书作、。员开阔视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效益二为了提高科技情报广泛而有效地传递。图4定期举行情报服务效果交流会。组织外出参:情报单位必须做好科技文献检索的普及教育工使科技人员掌握使用文献的主动权三、观学习在会议上代表们提出了下次研讨会的议题。图书情报工作者应经常走出大门进行调图书情报工作怎样进行改革(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