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来源:哗拓教育


51.战国城市有固定的产品交易场所一一市。据史书记载,“市”上有金铺、粮铺、珠宝玉

器铺、绸布铺、皮铺等,促使城市手工业竞相为“末作奇巧”,生产“悦在好玩”之品。此记载表明当时

A.工商业以迎合贵族的需要为主 B.手工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私有制促成手工业兴盛 D.从事商业利润丰厚 52.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

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均田制 D. 分封制 53. “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

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长安

B.广州

C.上海

D.北京

54.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朝瓷器上有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内容。明朝

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的主要原因是( )

A.适应对外经贸交流的多种需要 B.反映了中国各民族间联系加强 C.为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D.体现当时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55.唐代多有严禁各级官员从事工商业的规定.而宋代则多有皇室成员利用权力之便从事商

业的记载,这说明

A.唐代工商业秩序管理规范 B.宋代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C.唐代注重保护民间工商业 D.宋代的工商业政策较为宽松

56.唐朝长安崇仁坊,大约造乐器在此坊,故多修造乐器的商店,“昼夜喧哗.灯火不绝”;

延寿坊有造玉器和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卖蒸饼的“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及“会饮”的饮所,这种状况说明 ①商业活动空间有突破 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商业活动时间有突破 ④出现沿街而市的现象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57.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了

原始农业的拼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个体农耕 D.铁犁牛耕

58.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说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59.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

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 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 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60.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

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值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酉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61.明清京城中政府设置的市有内外之分:“外市……系士大夫庶民之所用”;内市仅限官

廷中的贵戚和一些达官贵人,“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亦于内市重价购之”。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B.政府所设市受到封建礼法束缚 C.明清时期市坊制度完全崩匮 D.内市的商品品种远比外市丰富

62.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

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己经产生“开眼看世界”的思想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仍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 D.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 63.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

交代表看待”,这休现的外交原则是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

64.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演讲时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

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

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改变策略,建立多极世界 C.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65. 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下面属于该公报内容的是

A.阐述一个中国原则

B.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C.美国将逐步减少对台湾出售武器 D.构建中美军事同盟关系

66.如图是1968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当时邮电部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

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期”。对此解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青年毛泽东求学经历 B.讴歌了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 C.描绘了解放战争的壮阔场面 D.折射了“文革”时期的狂热情结 67.近些年来,明星逐渐成为两会召开期间的热点话题。成龙、周星她、姚明、巩俐等相继

当选政协委员,这使得政治协商会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那么,政协委员能够行使的权力有

A.解释宪法、制定法律 B.选举国家主席、决定政府人选 C.修改党章、决定党的重大间题 D.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68.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

的“共识”主要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C.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 D.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69.“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主权归属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70.《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

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该书描述的情景开始于 A. “冷战”结束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欧洲共同体建立 D.二战结束后初期

71.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

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A.促进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B.加快了欧洲的复兴

C.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休表现 D.对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72.美国因为乌克兰危机而联合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加上俄罗斯、北约频繁军演,

有人认为当今世界局势重回“两极格局”状态。那么,上世纪的“两极格局”形成于 A.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191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1949年北约的建立 D.1955年华约的建立

73.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在国际

舞台上体现这一声音的历史事件有

① 1948年马歇尔计划提出 ② 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③ 191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④ 1967年欧共体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④

74. 1975年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通过的《利马纲领》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

紧紧地束缚在以初级产品同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制成品的“垂直的”交换关系中。这表明不结盟运动将致力于

A.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B.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C.解决内部的矛盾和纠纷 D.维护世界和平

75.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昧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

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这表明 A.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间势均力敌

79. (25分) 农耕时代的中国小农和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 „ 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

——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 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

展》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9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8分)

79.(1)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8分)

(2)现象:江浙成为全国市场的中心;手工业发展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江浙成为大宗商品贸易中心。(3分,任意答出3点给满分)

原因: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6分,任答出2点给6分)

( 3 )因素:社会主流体制制约;商人社会地位有限;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8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