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 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流逝;合理估计时间。 【教学难点】客观合理的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大时钟一个,学生自带钟表(小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带领阅读单元导语。
2、揭题:时间在流逝。(板书课题) 二、现在几点了:
1、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来估计现在几点了?(分组讨论估计的方法。)
3、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4、要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该怎么办?(看钟表) 5、请看看钟表,现在几点了?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接近? 三、1分钟有多长?
1、师出示大时钟,结合叙述:教材P50黑底部分文字。 2、体验一分钟有多长?
A、集体闭上眼睛,体验一分钟,师看时间。
B、你们还可以找哪些活动,来体验一分钟?小组里面先讨论下,然后拿出时钟或手表,开始体验活动。
3、汇报交流体验方法和结果。
4、我们体验了 1 分钟有多长,那如果让我们估计 10 分钟持续的时间,或者是1小时持续的时间,你打算用那些方法?
四、过去多少时间了?
1、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离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2、在学生估计后,师出示正确时间进行对照,让学生发现有时自己的估计居然这么不准确。
3、引导交流: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4、讨论:时间是否真的如我们的感受一样,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呢? 5、小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我们之所以会对时间有快慢的感觉,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们会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们没兴趣。
五、延伸:
1、完全依靠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呢?
2、完成作业本作业。 板书设计:
时间在流逝……
体验:
一分钟有多长? 时间有快慢吗? 教学后记:
坚持学习重要吗?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任何人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坚持学习可以保证学习的连贯性,一个环节的空缺会影响整条学习链的完整。
01提高思维能力。坚持学习可以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2提高阅读的能力。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理解慢慢获得的。
03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04完善自我。坚持学习来培育理性思维,提升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假期注重的是基础内容的巩固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侧重方法的总结和对知识应用的熟练度和灵活度,在基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之外,对知识的理解得到更深层次的突破。因此,坚持学习,保持正确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