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欣赏课《祝你快乐》是一首铜管乐吹奏曲,乐曲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
二、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铜管乐合奏《祝你快乐》,感受乐曲热情欢快的情绪。
2、知识与能力:
知道乐曲是回旋曲式,能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辨、对比和体态律动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
通过演唱记忆主题旋律。
三、说教学重点
1、记忆主题旋律,并用多种方式感受乐曲热情欢快的情绪。
说教学难点
2、听辨乐曲的曲式结构
四、说教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音乐、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
我认为在欣赏课中应该看、想、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1、听玩结合
2、听唱结合
3、听创结合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听、唱、奏、跳等要素,让学生主动去感知歌曲的情绪。
六、说教学过程
一、整体认识
初听乐曲 ,在初次听赏乐曲时提出问题
1、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愉快)
2、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有的时候欢快、有的时候优美)
初次聆听,让学生自主欣赏,感受乐曲在不同情绪时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带着问题来欣赏,更能增加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在此出示主题《祝你快乐》。
再次聆听
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有时候欢快,有时候优美抒情,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请同学们听到欢快的旋律时用拍手去表示,当我们听到音乐优美抒情时就挥动手臂来表示,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出现时,就用相同的方法表示。通过让学生自己听音乐做律动,去发现乐曲的分段和结构。此环节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第2遍加上动作的欣赏,学生们大都已经知道了乐曲总共有五部分,其中有三部分主旋律相同,其它两部分是抒情的旋律,现在我们把相同的主旋律部分用A表示。
板书:A+?+A+?+A
二、分段欣赏
1. 听辨由小号主奏的A段(听辨第一次出现的A段主要演奏乐器小号、单簧管,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用拍手伴奏来表现音乐)
在此出示课件,展示小号和单簧管的图片及其音色,直观的图片丰富了孩子们的眼睛,小号那金色般的声音和单簧管所奏出的优美旋律,强烈的感染这孩子们的耳朵。相信这个环节一定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
2. 听辨由长笛主奏的A段(听辨主要演奏乐器长笛、了解长笛的演奏方式和乐曲情绪之间的关系)
通过幻灯片介绍长笛及其音色,明快、动听。并模仿长笛的演奏姿势吹一吹。
3. 听辨A段出现了3次(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大体结构)
虽然主题旋律都相同,但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带给孩子们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更好的分辨乐器的音色和特点。
4. 听辨 ?段(用划旋律线的方式感受B段优美、舒展的情绪)
这部分通过让学生划旋律线,亲身体验这段音乐舒展的节奏,旋律线条上下的回旋,富有歌唱性的乐句,将会使学生身临其境。
5. 听辨 ?段(用模仿乐器演奏方式来感受音乐的情绪)
在欣赏这部分时,分组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乐器演奏姿势,跟着旋律一起感受音乐的美好,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通过分段的欣赏,仔细的聆听,提问学生两部分抒情性的旋律相同吗?这时学生都会积极踊跃的回答“不同”。
板书:A+B+A+C+A
我们把这样的曲式称之为“回旋曲式”(主题音乐A反复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每一次重复之前都会有一个新的旋律出现。我们把这样的曲式结构叫做——回旋曲式。
三、演唱主旋律
在分段欣赏过之后,学生对与乐曲的主旋律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现在我们给歌曲的主旋律加上歌词:“我们播种多么快乐,我们收获多么快乐,我们用那汗水换来快乐、换来快乐”。主题旋律欢快活泼,那么给旋律加上歌词,则更是做的了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犹如我们的古诗词,读起来时生硬难记,把它们编创成一个个好听的歌曲通过演唱的形式来记忆,则生动了许多,也增加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乐趣。
教师先做范唱,教师自信、声情并茂的范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主旋律再次出现的时候,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和老师一起来演唱,在愉快的音乐中学会并熟练的演唱。从而达到教学目标通过演唱记忆主题旋律。
七、乐曲拓展
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能体现学生的不同音乐能力,不同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感受音乐的快乐,成为音乐的主人。
为歌曲编创集体舞,就达到了这样的一个目的。学生自主参与,老师辅导为主。让学生在愉快的舞蹈律动中真切的感受到乐曲带给我们的快乐,在听、唱、跳中享受音乐的美。体会音乐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
最后分小组,我们也来开个演奏会,和这乐曲《祝你快乐》一起来演奏、演唱、表演。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音乐审美价值。教学中让学生在欣赏吹奏乐《祝你快乐》的同时,鼓励学生编创动作。学生们通过教师恰当有利的引领,在“听、唱、舞”等多种音乐实践形式中,拓展了音乐视野,丰富了音乐创造并在愉悦中受到了音乐的熏陶、人文精神的滋养。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