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周润发个人资料

来源:哗拓教育
本名:周润发

英文名:Chow Yun Fat 生日:1955年5月18日 生肖:羊 星座:金牛座

籍贯:广东宝安 出生地:香港南丫岛 身高:180cm 妻子:陈荟莲

嗜好:逛什架摊买老爷表 中学:香港廖创兴中学 最喜欢的人:妈妈

最喜欢的运动:潜水、帆板 家庭成员:母、一姐一妹

曾从事职业:照相机推销员、酒店杂工、邮包搬运工人等 影视作品 《江湖小子》《大江南》《上海滩》《英雄本色》 《替身杀手》《胡越的故事》《和平饭店》《卧虎藏龙》 【从艺经历】

1995年5月18日周润发出生在香港的南丫岛。由于做海员的父亲早逝,家境十分困苦。童年时曾在岛上帮助母亲耕田、养鸡。迁居九龙后,只读三年中学便外出养家糊口,做过搬运工、信差、推销员等工作。 1973年,考入无线电视台第三期艺员训练班,一年后成为基本艺员并参与综合性节目《欢乐今宵》、电视剧《同屋同住》和《江湖小子》的演出。

1976年,他以主演电视剧《狂潮》而崭露头角。此后他主演电视剧集《网中人》、《千王之王》、《上海滩》、《大香港》,以《上》剧最为成功。出神人化和灵活多变的表演风格,使他在香港乃至东南亚都家喻户晓。 自1975年起,周润发先后参加《投胎人》、《新苏小妹三难新郎》、《人册》等影片的拍摄。 1981年在《胡越的故事》中的成功演出,是其演艺生涯的一次飞跃。他在此片中把一个逃港越南军人失落、飘泊、复仇的凄惨一生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接着,在《等待黎明》中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这部描写香港沦陷后抗日斗争的影片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名沉默寡言、外冷内热,为救护一船人而忍辱负重乃至最后牺牲的地下工作者,并以此获得1985年亚太影履和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奖。自此,其殊荣接踵而来。

1986年,他以在《英雄本色》中出色地扮演一名外邪内正的江湖义土,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继之拍摄的《碟血双雄》,则更进一步扩大了他在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电影市场的知名度。

1987年,他又以在《秋天的童话》中成功地扮演唐人街一个粗矿的下层人物“船头尺”,再次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7年,在《龙虎风云》中,他成功地劾画了一名警方卧底人员,又一次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9年,他在《阿郎的故事》中扮演一名感人的赛车手,第三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近些年来,他主演的影片还有《纵横四海》、《花旗少林》、《赌神》续集及《和平饭店》等。

周润发的戏路很宽,他所塑造的叛逆型、嫁皮型或低下层等人物,有的英俊潇洒、文质

彬彬,有的则滑稽可笑、破落难堪,但又多是深藏不露、冷峻而富有感情。他尤其擅长劾画那些文化层次不高、缺少家庭温暖、在困苦条件下挣扎而重江湖义气的人物,将其表现得十分真实生动、形神兼备。

周润发的电影一直在香港广受欢迎。但是大部分的美国观众对他并不了解,直到98年2月电影《血仍未冷》(The Replacement Killers,又名《替身杀手》)推出,情况才改观。很遗憾这部电影并没有获得大多数美国影人和影迷的接受。作为周润发第一部英文影片,就算影迷们可以宽容地对待他的转变,忍受他不地道的口音,批评家们和电影从业人员就没有这么客气了。另外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圈套”——这部影片缺少圈套。它只是由一些惊险动作画面和毫无意义的对话所组成的,这条虚弱的故事主线试图将观众牢牢地吸引住,但是不幸失败了。

发仔的影迷仍忠诚地站在他一边,这鼓励他在美国初次露面的打击后继续勇往直前。99年春天,周润发在好莱坞的第二部影片诞生了——《魔鬼英豪》(The Corruptor)。 周润发在好莱坞的第三部影片也就是现在获得很大成功的《安娜与国王》(Anna and The Kind),与朱迪·福斯特合演。经过艰苦的努力,周润发终于在好莱坞站住了脚跟,他似乎也已经厌倦了打打杀杀刀口舐血的银幕生涯,开始转向浪漫与平和。

他的一部影片《国王的赎金》(King's Ransom)是一部浪漫爱情片。银幕大情人周润发,小小寰球正拭目以待。 拍摄电视剧:

1974年《同屋同住》和《江湖小子》 1976年接连主演连续剧《狂潮》、《奋斗》、《网中人》、《上海滩》、《大香港》、《千王群英会》、《笑傲江湖》、《苏乞儿》、《亲情》等。 拍摄电影:

1975年《投胎人》、《新苏小妹三难新郎》、《人册》 1981年《胡越的故事》 1983年《花城》 1984年《倾城之恋》《等待黎明》 1985年《女人心》《阴职错》 1986年《玫瑰的故事》《初一十五》《伤情我愿》《奇缘》《梦中人》《杀妻二人组》《英雄本色Ⅰ》《义盖云天》《地下情》《原振侠与卫斯理》 1987年 《小生梦惊魂》《龙虎风云》《义本无言》《江湖情》《精装追女仔》《秋天的童话》《监狱风云Ⅰ》《鬼新娘》《江湖龙虎斗》《英雄好汉》《英雄本色Ⅱ》 1988年 《长短脚之恋》《八喜临门》《老虎出更》《大丈夫日记》《公子多情》 1989年 《伴我闯天涯》《英雄本色Ⅲ》《阿朗的故事》《喋血双雄》《我在黑社会的日子》 1990年 《纵横四海》《赌神Ⅰ》 1991年 《监狱风云Ⅱ》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赌神Ⅱ》 1995年 《和平饭店》 1998年 《替身杀手》(又名《血仍未冷》)The Replacement Killers 1999年 《再战边缘》(又名《魔鬼英豪》)The Corruptor 《安娜与国王》(Anna and The Kind)

2000年 《卧虎藏龙》 个人唱片: 《十二分十分钟》、《旧情人》 【获奖经历】

1985年凭《等待黎明》获亚洲太平洋影展、第22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7年凭《英雄本色》“MARK”哥一角获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秋天的童话》(台湾名《流氓大亨》),获第二十四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8年凭《秋天的童话》获香港第一届“导演评选大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凭《龙虎风云》获香港第七届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8年获美国电影协会“亚洲杰出演员奖”;

1990年凭《阿朗的故事》获香港第九届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