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检查说明
1、脚手架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检查标准。
2、做到横平竖直,连接牢固,底脚着实,层层拖牢,支撑挺直,畅通平坦,安全设施齐全、牢固。
3、脚手架的水平方向,原则上不得断开。不得钢、竹混搭,搭接长度和捆扎道数及杆件有效部分的直径必须按规定执行。
4、钢管脚手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5、烟囱、水塔、高层、吊、挂、挑、爬等架体,应以施工组织设计中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经技术部门审批同意。
6、所有架设、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上岗作业。
7、查出问题隐患,必须及时整改。落实\"三定\"措施(即:定整改人、定整改方案、措施、定整改时间和复查人),并把复查情况记录在案。
脚 手 架 检 查 记 录 表
单位工程名称 检查人 √ × 日 期 日 期 检查项目 检 查 内 容 脚手架整体承受部位应回填土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 多层脚手架整体基础应浇捣素砼,否则深埋于土中或采用垫块绑扎扫地杆; 立杆基础 钢管脚手架立杆的底部采用钢套管柱基,柱基应垂直稳放在砼垫块上,各类金属 脚手架应设接地装置。 钢套、扣件、螺栓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钢管必须符合3号钢的技术条件,外径不得小于48毫米;壁厚不得低于3.5毫材 质 米; 不准使用青嫩、枯脆、虫蛀、闷麻和有大裂缝的竹料及有节疤或霉点的竹篾; 不准使用无质保书的复合材料和次品铅丝做绑扎材料; 绑扎的铅丝规格不得细于10号,且双股并联绑扎。 从第二步小横杆上侧起,应按规定设置拉结和支撑; 支撑点的水平间距不得大于7米,垂直距离不得大于4米; 拉结材料采用两根并联的10号铅丝连接; 软硬拉结 拉结处应加撑头与墙面抵紧; 软拉结不得拉在窗框、落水管、锈蚀的金属埋件上; 钢管脚手架宜用硬拉结,硬拉结与脚手架里立杆连接点不准采用电焊焊接; 脚手架高度超出30米时,硬拉结应经技术部门设计。 脚手架的外侧,自第二部起,必须每步设一米高的防护栏杆和40厘米高的档脚 板或档脚网; 防护栏杆 和踢脚板 顶排的护手栏不得少于二道,高度分别为1.3米或0.9米; 沿街面或居民密集区及高压电线处脚手架外侧应采用竹笆或小眼安全网全封闭 隔离,高压线上方张安全网; 高压线防护架立杆纵距1.8米内,横距不小于1米,架顶应高出电线1米以上, 用非金属材料绑扎,并设明显警示色标。 施工操作层必须满铺竹笆,四角绑扎平整牢固; 脚手铺设 脚手架与墙面间每隔四步应设一道隔离笆; 竹笆铺设交接处要平整、牢固、不能有探头跳板。 竹脚手架剪刀撑杆件有效直径不得小于6厘米; 脚手架外侧每隔9米必须设一道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应控制在45-60度间,剪刀撑设置 自下 而上连续设置; 剪刀撑杆件搭接有效长度1.7米,绑扎紧固不少于5道; 钢管脚手架,剪刀撑的搭接长度不得少于40厘米,且不少于二只扣件紧固。 措 施 脚手架搭设前必须要有质量保证要求及技术措施和安全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 验 收 基础未经验收,不能搭设脚手架;脚手架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可分层、分段)合格后挂牌使用。 立杆的横向间距为1.2米,纵向间距为砌筑竹脚手架1.5米,粉刷架1.8米,钢管 脚手架2米,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立杆全长的1/200。 阴阳墙角处里立杆距墙的尽端不得大于30厘米; 脚手架封顶,里立杆应低于檐口50厘米,外立杆应高出檐口1米; 立杆和大横杆的接长点必须错开; 竹脚手架立杆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8米,绑扎必须四道铅丝或五道篾户。 大横杆的搭接长度不能小于立杆的纵距; 立杆间距 和 接 长 大 横 杆 绑扎要坚固,不能翘头咬尾,必须封梢; 大横杆有效直径不能小于6厘米; 大横杆允许挠度不大于杆长的1/150。 小横杆的有效直径不得小于7.5厘米; 允许挠度不大于杆长的1/150; 小横杆垂直间距(步距)为1.8米; 底层垂直间距(步距)不大于2米; 小横杆里端距离墙面不得大于10厘米; 小横杆外端挑出应大于15厘米。 落地顶撑必须搁在砼垫或木板上; 小 横 杆 顶 撑 顶撑的有效直径为6厘米; 每根顶撑和立杆的绑扎应不少于三道。 走人的斜道(直上,之字形)坡度不得大于1/3,设防滑条; 斜 道 斜道两侧应设两道防护栏杆,栏杆直径为5厘米; 斜道平台不小于3.4㎡,临边应设置笆防护; 斜道纵向距外侧及横向两端应设剪刀撑,或设二道栏杆。 整改人: 月 日 整改措施 整改人: 月 日 复查人: 月 日 复查意见 复查人: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