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屈原列传兰亭集序复习

来源:哗拓教育
 -

《屈原列传》《兰亭集序》复习学案 《屈原列传》 一、文学常识回顾: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 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 时期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 主义诗人,代表作为抒情长诗《 》。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天》等。汉代把它们合编成《楚辞》。《屈原列传》一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二、字音强化: 属( )草稿 惨怛( )帝喾( )靡不毕见( )濯( )淖( ) 蝉蜕( ) 滋垢( )浊秽( ) 皭( )然 泥( )而不滓( ) 既绌( ) 商于( ) 既咎( )眷( )顾 被( )发 渔父( ) 憔悴( ) 哺( )育 啜( )泣 罹难( ) 三、解释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 ) 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 6、屈平既绌( )7、齐与楚从亲( ) 8、亡走赵,赵不内( ) 9、被发行吟泽畔( ) 四、解释划线词的古今义: 1、明年:古义: 今义: 2、颜色:古义: 今义: 3、形容:古义: 今义: 4、从容辞令:古义: 今义: 5、设诡辩于怀王:古义: 今义: 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 今义: 五、解释划线的词: 1、娴于辞令( )2、争宠而心害其能( )3、屈平属草稿( ) 4、平伐其功( )5、王怒而疏屈平( )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7、谗人间之( )8、其文约( ),其辞微( ) 9、惠王患( )之10、大兴师( )伐秦 11、臣请往如楚( ) 12、奈何绝秦欢( )13、屈平既嫉之( )14、人君无( )愚、智 15、王怒而迁之( ) 16、然皆祖( )屈原之从容辞令 六、 解释句中的词类活用词: 1、厚币委质事楚( ) 2、其后楚日以削( ) 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 4、短屈原于顷襄王( )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6、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 )7、明道德之广崇 ( ) 8、正道直行 ( ) 1

七、重点难句翻译:

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译: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译: 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译: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 6、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译: 7、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 8、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译: 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 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译: 八、名句默写: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 。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 。3、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信而见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无怨乎? 5、举世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以见放。 6、明道德之光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志洁,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7、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8、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又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成语典故 怀瑾握瑜 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在乎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博闻强志 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随波逐流 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弹冠振衣 语出本文.整洁衣冠.

-

与世推移 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6、修守战之具 (六)期

《兰亭集序》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2、亦将有感于斯文.. 3、或取诸怀抱..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5、所以..游目骋怀 6、俯仰..一世 7、俯察品类..

之盛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况修短..随化 2、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3、名词作动词 ①映.带.左右 4、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5、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

之娱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二)一

(1)若合一契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三)次

1、列坐其次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五)修 2

死生亦大.矣 ②一觞.一咏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其致一也 4) 一觞一咏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余船以次俱进 6、陈胜、吴广次当行: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4、期(jī )年之后 5、、君与家君期日中 【虚词运用】 1、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2、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 暮春之初 【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二)倒装句:

⑴ 介宾短语后置( 于+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⑵ 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三)省略句: 1、省略句:

⑴ 省主语:①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⑵ 省介词宾词: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⑶ 省介词“于”:① 映带(于)左右 ② 悟言(于)一室之内 【名句默写】

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行行重行行》中表达依恋故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子不顾返。 7、弃捐勿复道,___________________。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