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落实公司安全管理要求,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保护师生、职工的 人身、财产安全,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遵循“预防第一、自救互救、确保平安、 减少损失”的原则,结合学生服务中心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6.1安全管理责任制 6.1.1中心主任安全职责
※直接负责中心各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包括各部门负责人职责、班组长职责和员工岗位职责。 ※根据中心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中心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各部门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提高安全管理人 员的专业素质。
※主持召开中心安全管理专题会议,及时通报中心安全管理工作情况,解决有关安全管 理的重大问题。
※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大检查,督促中心员工执行安全法规、整改事故隐患和不断改善安 全条件。
※发生重大事故时,及时组织抢险,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 报告。
※保证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6.1.2部门主管安全职责
※协助中心主任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
※按主管谁负责原则,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所负责部门安 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纠正下属失职和违章行为。 ※认真做好安全工作“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管理日常工作的时 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组织制订、修订和审定所管理部门部门的安全规章制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 术措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组织其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落实隐患的整改。 ※负责其管理部门的安全教育和考核工作j
※组织对其管理部门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及时向中心报告。 6.1.3安全管理员职责
※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严格遵守各项 规章制度。
※负责中心各部门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工作,保证其完好,发现异常应妥善 处理,及时上报,并认真做好记录。
※严格执行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遵守纪律,不违章作业,根据规范要求 填写各种记录,记录要求清晰、真实、整洁:
※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安全技术资料、劳动保护用品、器具和消防器材。
※负责岗位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上报,发现不安全现象及时制止,负责 纠正本岗位区域内的违章违纪现象,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领导报告。 ※学习并熟悉掌握本岗位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演练;发 生事故要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同时积极提供资料,听从指挥参加事故抢救工作。 6. 1.4值班人员安全职责
※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严格遵守各项 规章制度。
※负责记录值班日志。
※负责监督检查楼层各部位各消防安全设备、设施的检查情况,保证其完好,发现异常应妥善处理,及时上报,并认真做好记录;
※负责岗位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上报,发现不安全现象及时制止,负责 纠正本岗位区域内的违章违纪现象,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领导报告。 ※学习并熟悉掌握本岗位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演练;发 生事故要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同时积极提供资料,听从指挥参加事故抢救工作。 ※负责向主管汇报值班情汪 6.1.5保洁员安全职责
※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严格遵守各项规章 制度。
※在日常保洁过程中,负责各楼层设施的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在保洁过程中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发现不安全现象及时制止。 ※学习并熟悉掌握本岗位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演练;发生事故要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同时积极提供资料,听从指挥参加事故抢救工作。 6.2安全管理检查制度 6.2.1安全检查表制定
为了使安全检查更具针对性、规范性、防止遗漏或走过场,要求各部门/岗位进行安全 检查前,事先编制并准备好《安全检查表》(见附表),并据之进行检查。 安全检查项目确定原则:安全检查表应体现检查项目完整、清晰明了、记录简单的原则。 确定安全检查表项目时,应重点考虑检查区域: ※安全目标达标情况
※安全机构及职责完善情况
※安全风险、安全管理方案、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遵守情况 ※曾经发生过安全事敌的因素或容易影响安全的薄弱环节。 6.2.2安全检查频率
中心级安全检查为每个月一次,具体时间可结合元旦、五一、国庆、安全月等安排;部 门安全检查为每周一次。
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以保证任何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 解决。
节假日值班,中心根据元旦、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把任务分配到每个部门,各部门按照 内部的实际情况确定值班人员,坚决做到一年365天都有人值班。 夜间值班,要求部门根据节假日值班人员分配情况,另行确定各部门夜间检查人员名单, 并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 6.2.3检查实施
上级部门或外单位来安全检查必须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记录检查提出的问题, 负责整改措施跟进和起草整改报告。
中心级安全检查一般由中心领导带队,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进行。被检查部门/岗 位负责人届时到场介绍情况,记录检查提出的问题。 6.2.4检查巡查内容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或影响使用: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用火、用电情况有无违章情况: 6.2.5隐患整改
※检查时所发现的问题的性质、可能引起的后果等因素,向被检查部门/岗位签发《整 改通知单》(见附表),指出需整改的问题、整改期限。被检查单位须认真进行整改。 ※隐患责任部门/人,应严格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进行整改,完成整改后及时回复。 6.2.5检查记录和统计 ※各类《安全检查表》、《整改通知单》以及必要时另外所附的“检查记录”均为安全检查的正式记录,被检查负责人须在上面签字确认,并由办公室存档。
※办公室要定期对中心进行的各类安全检查及检查发现的隐患进行跟踪和统计,发现未 及时完成的隐患要进行督促责任人落实,检查及隐患整改情况要定期报告。 6. 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员工安全培训形式一般有:新员工安全培训,员工日常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等。 6.3.1新员工安全培训
新员工进入后必须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新员工安全培训考核工作由办公室协助部门负责人进行。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心概况、安全守则及安全管理基本知识;本岗位基本情况、工作主要内容、安全意识的培养、事故教训、事故应急救援技能、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岗位培训合格后方能正式上岗。
6.3.2专职培训
中心及各部门必须开展主管、值班员、清洁工等的专项培训,办公室协助各部门进行。
6.3.3培训记录
每次培训,必须填写<员工培训记录>(见附表)做好记录登记工作工作,并存档。 6.3.4安全培证频次要求 A.消防培训要求: 培训对象:全体员工 培训周期:每年一次
培训内容:消防知识,逃生与疏散方式;各种消防设备认识与维护:灭火器与消防水带操作演练;防火安全守则。
B.紧急应变处理培训要求: 培训对象:全体员工。
培训周期:不定期分组实施。
培训内容:紧急应变事件及分类;紧急事件防范方法研讨:各种防护器认识与练习; 紧急事件处理程序及原则。
C.逃生培训演习 培训对象:全体员工 培训周期:每年一次。 培训内容:
1.练习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各楼宇都按规定设有室内楼梯、室外楼梯:发生火灾后,尤其是在初起火灾阶段,这些都是逃生的良好通道。在下楼梯时应抓任扶手,以免被人群撞倒。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
生,因为发生火灾时,停电也时有发生,无法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
2.练习自制器材逃生
发生火灾后,可利用逃生的物资是比较多的。如:毛巾、口罩浸湿后可制成防烟工具捂住口、鼻,利用绳索、床单、窗帘来开辟逃生通道。
3.练习利用建筑物逃生
发生火灾时,如上述两种方法都无法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内外的突出部分和各种门、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网(线)进行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机会逃生,这种逃生方法时,要大胆心细,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则容易发生伤亡。
3.练习寻找避难处所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室外阳台、楼顶平台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时间:无论白天或晚上,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6.4专项安全及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6.4.1消防安全制度
消防巡查:各部门每月根据《消防设旋配备表》(见附表)对工作区域消防设施进行一次检查,每周需对其工作区域整体巡查一次,每天对消防重点部位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向主管领导汇报,
巡查的内容包括: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或影响使用: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每天上下班前做好办公室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办公室整洁、干净。
不得携带任何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进入办公室及工作场所;办公室内及工作场所内不得存放危险化学品。
消防器材要设置在明显、取用方便又较为安全的地方,要经常检场,做到三定(定点、定型号和用量、定专人维护管理),不准挪作它用。
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不得堆放任何杂物。
每天下班前要关好门窗、关闭个人电脑以及断开其他相关电源设施,确保安全。 按使用说明书定时检查消防器材,如需要,进行维修及更新工作,并做好记录。 6.4.2用电安全制度
※实施安全用电管理是防止电气事故、触电事故的发生,强化安全管理的有力措施。 ※电器设备线路的安装须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运行、检修、维护必须严格执行《电 气安全工作埂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的规定e
※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的培训、考试合格持证方能上岗。
※抓住。装、拆、检、惨”四个环节:装:即安装电器设备时,要符合安全要求。拆:即对不用的电器设备(如电线、开关等)要彻底拆除。检:即对电器设备要经常的定期检查。要着重检查电器设备无破损,线路是否合理,接线是否正确,特别要注意对电扇等移动电器电具的检查。修:即对不安全的和有损坏的电器设备要及时修理。
※加强对各部门电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减少,杜绝事故的发生。 6.5安全建档制度 6.5.1安全建档的范围
※安全管理贡任制包括全员职责,安全管理机构设立,人员任命,履职考评情况等。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检查,事故处理,隐患整改,安全教育等。
※安全检查记录包括历次(中心和上级)安全检查记录,关键部位、专项安全检查记录等。
※事故隐患整改记录包括事故隐患登记,应急防范措施,整改要求,计划措施,整改结果等。
※安全教育培训材料包括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活动记录,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记录,职工安全教育记录,考核、持证上岗的记录等。
※事故处理记录包括事故上报、登记记录,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结案材料,整改措施等。
※设施、设备台帐包括设备使用完好情况,检修记录等;还有职工防用品配发、使用情况等。
6.5.2安全档案管理要求
※安全档案应由中心办公室统一管理、存档;
※安全档案管理人员明确安全档案的形成、积累、归档和利用各个环节中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具体的工作程序与要求。
※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检查记录、事故隐患整改记录等安全管理档案,必须有中心负责人和检查部门负责人签字,以示负责。
6.6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6.6.1事故分类
根据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质,将事故分为A、B、C、D四类:
A类事故:导致人员轻伤(不需要进医院治疗的)和未遂的事故;
B类事故:导致一般伤害(不需要病休j或经济损失1000元以内的事故; C类事故:导致重伤或重大财物损失的事故; D类事故:导致群伤或人员死亡的事故;
根据上述事故的分类,对事故的处理权限规定如下:
A类事故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妥善处理,并将《事故报告处理表》(见附表)及时送中心备案;
B、C类事故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由中心负责人上报公司领导审批,并将《事故报告处理表》及时备案;
D类事故一经发现,第一时间上报公司领导,请相关部门协助处理。 6.6.2事故报告
※任何类别的事放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5分钟报告制度)报告其部门负责人,并由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事故现场处理。
※事故所在部门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按规定要求填写完毕《事故报告处理表》,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并提交中心办公室。
6.6.3事故处理程序 6.6.3.1事故现场处理: A.任何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其部门负责人,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包
①如人员受伤,立即送医院:
②火警事故立即拨119报警:交通事故,立即拨110报警: ⑧如属紧急情况,按部门相应的应急措施执行。
B.各类事故现场应急处理结束后要保护好现场,同时当事人或部门负责人应将现场处理
结果填写进《事故报告处理表》相关栏目,报中心负责人。
6.6.3.2事故原因调查。事故所在单位负责人收到《事故报告处理表》后,应在24小时
内组织事故相关人员,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必要时可召开事故分析会议,了解事故发生的全过
程及原因:堡露事故原因应在48小时内调查清楚,调查的原因应由事故处理单位负责人详细
记录在《事薮报告处理表》中。
6.6.3.3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原因调查的结果,事故处理单位负责人提出事故初步处理意
见后报送集团领导。处理意见应包括以下内容:
对事故当事人的处理意见;必要的补救措施;纠正/预防措施。
所提出的处莲意见和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填写在《事故报告处理表》中。事故处理单位责任人在提出处理意赃的同时应明确采取措施的责任部门或人员。
安全应急预案
学生祉区安全关系到学生生命财产和学校稳定。为确保安全,并以最迅速的措施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以维护学生社区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7.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障学生社区的安全为第一出发点,分工落实,明确责任。坚持把安全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务必做细做实。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可能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7.2组织机构
中心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中心主任为组长与安全第一责任人,部门经理为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员,负责各部分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改进等工作,各小组长要切实对自己听管辖区域内的安全负责。值班员、清洁工依据各自的岗位职责,是社区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7.3应急预案覆盖范围
本预案适用我校学生社区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7.4预防和预警机制 7.4.1信息监测与报告
建立学生社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监测与报告制度,中心工作人员和入住学生公寓的学生工作干部要做好学生公寓及教室情况动态监测,对事故隐患要及时上报安全领导小组,并根据应急预案要求,采取必要措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加强对发生在学生社区区域以外的重大事件的信息收集、整理与传报工作,加强与大学城派出所及兄弟院校的联系,密切关注事态变化,做好防控工作。
7.4.2预警预防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责任追究。
学生社区各值班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值班点由中心安排值班员、安全卫生巡视员、维修员24小时值班,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迅速作出反应。
坚持每日安全巡查和每周一次不定期抽查,以确保及时解决和处理相关问题。做到
检查“四必须”,即,检查必须有记录,对责任人必须有教育,对问题项必须整改,整改后必须有复查。
中心维修段务韶严格按照《检修计划>进行全面检修,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7.5 处置原则
7.5.1“五分钟报告”原则。对所有发生在社区范围内的应急事故必须在5分钟内上报。报告程序为:第一发现人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一集团领导一相关职能部门。对不及时报告、反馈情况者,要视情节,给予处分。
7.5.2“30分钟现场处理”原则,应急事故发生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必须在30分钟以内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指挥处理。
7.5.3 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先救人后救物的处置原则。
7.5.4沉着、冷静、积极、主动,合法、公正、舍理处置原则。
7.5.5 在有关职能荨门人员未到达事故现场以前,尽力采取自救和互救等措施并 维持好秩亭,笏止事态失控: 7.6处置办法 7.6.1水电事故
若发生突发性大面积停水、停电等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向同学们告知原由及相关对应的措施,维持良好的秩序。
漏电、触电事故:必须第一时间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或者关闭电源(使用绝缘体,切勿用手或金属接触);对触电者进行急救或送往医院,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工作要求:同学问讯时,要耐心解释,并告知已采取的措施,请同学谅解。若知道原因的,要准确、及时地作出解释;若不知道原因,要马上联系,并汇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7.6.2火灾事故
7.6.2.1各类人员职责:
发生火情时,发现火情的同学要迅速报知值班室,切断发生火情宿舍的电源。如果火势较小,现有设备条件和人力可以自行救火的,应立即用楼道内的灭火器和消防水枪及时进行扑救。同时大声呼喊,告知本楼学生,在班干部和宿舍寝室长、层长的组织下迅速、有序地由安全通道进行疏散。
值班员在接警后,要立即向中心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利用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扑救。同时组织学生干部带领学生迅速有序地由安全出口疏散,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学生慌乱。
7.6.2.2处置办法:
如是小火灾,先切断电源,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利用附近的灭火器和其它工具迅速扑灭。打开公寓楼的所有疏散门,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引导学生立即疏散。
若火情严重,值班人员或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用自身携带通讯工具或就近电话等通讯工具,向119火警台报警,在通电话时,必须说明四大基本的因素:火警发生酌确切具体地点,如某校区某学生区某学生宿舍某处;燃烧物;火势;报警者手机或所用着电话的号码。
在消防人员未到现场以前,要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进行自救。救火原则:先救人后
救火;先隔离火源,后灭火。要组织好疏散,做好救援,防止不法分子浑水摸鱼、发生伤亡
事故。
值班领导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和相关单位责任人及时到位,同时迅速高效的做好: 安排人员及时疏通道路上的障碍物,保障消防车辆的行车路线畅通; 在门口和路口安排人员为消防车引路; 检查就近消防龙头出水情况正常与否;
安排人员,视情设置警戒安全线。 值班人员迅速通知学生,并组织学生迅速有序地由安全出口疏散。
消防车赶到后,值班员直及时准确的引导消防战士就近找到水源,并介绍目前的基本火情,详细向消防队介绍夫火宿舍的内外情况、结构和居住学生人数等,并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火场侦查。
7.6.3打架斗殴
值班员立该立即劝阻打架的双方,避免事态扩大和造成伤亡;同时立即上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和相关学院负责人和保卫处联系,尽快将当事人隔离并带离现场。第
一时间琉散围观者,收缴打架用的凶器。对双方采用说服教育方法,使双方冷静下来,并协助保卫处进行处理:
若因打架事故造成重伤的,应拨打120,并协助送附近医院抢救。 在制止争吵、斗殴过程中,切不能动粗,不能恶言相向。 7.6.4盗窃
若发现盗窃分子作案,第一时间上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人员,当场抓获, 连同物证送交公安处处理。
当案件突发时,要保持沉着冷静,设法制服罪犯,大声呼叫,向同学和有关人员求助。
在事后发现的盗窃现场的,要保护好作案现场,不让任何人触摸现场痕迹和移动现场物品,并立即上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向公安处报警,听从有关部门的查处。
对重大可疑被窃现场,将事主和目击者的情况如实向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怍出详细报告。
发现可疑作案人员,可采取暗中监视或设法约束,上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或报保卫处处理。
7.6.5起哄事件
若发生学生起哄事件,立即上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联系公安处和相关院系负责人,说明学生起哄原因、具体位置(某公寓某幢楼),以便及时处理。
7.6.6紧急疾病
学生社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当发生学生紧急疾病,特别是有人员伤亡时,值班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并与学生所在系部领导和辅导员联系,同时向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值班人员应根据情况采取恰当的应急处置措施或组织人员将受伤人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若在同一幢楼短时间内有10人以上出现同一种病情时,应及时做好登记,并立即上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必要时应通知相关部门前往现场进行检疫,尽快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7.7后期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结束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书面材料,并向有关部门汇报后做进一步处置。
7.8宣传、培训与演练
学生公寓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公寓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防控能力。
定期邀请安全保卫部门有关人员对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和广大学生作安全知识专题培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开展形式多样的演练活动,在实际演练过程中提高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和学生的自我救护能力,保证学生公寓的安全稳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