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的选用与实施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民族传统 体育 课堂教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创造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则是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学校得以弘扬,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振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选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能很好的传承民族文化,丰富课堂体育教学,又能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主要表现在: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弘扬爱国精神
体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课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特点,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内容丰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其内容和器材对学生来讲都是显而易见的又新奇。例如:抵杠比赛,教具就
是木杠或竹竿,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比赛,力争将对手抵出规定区域为胜利。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它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形式多样,内容简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比赛中不拘于固定的教学形式,男女生都可进行,比如高跷比赛,没有固定的比赛规则,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平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拼搏精神。使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并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
四、和谐的氛围,又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
在课堂教学和比赛中老师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用深动、诙谐的语言调动学生热情,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生一起,带动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快乐体育”,与此同时师生间的心理相融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情感。
学校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民族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风格各异的特点,技术差异比较大,对教师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不过民族传统体育有简、易的特点,只要能够把握这些特点就能很快有效制定其教学过程。在选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项目的选择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场地、器材情况,选择民族特色浓、趣味性强的项目。简便易教,避免华而不实的的形式,简单易学。民族传统体育绝大部分项目都简单易学,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长期的教学是口传身教,缺乏经过文字的整理或通过研究得出的技术参数,对教师来说,缺乏教学参考,只有依靠教师自身不断实践后归纳出技术要领和动作组合及技巧。对学生来说,不断摸索通过练习改进动作从而提高技术进而创新和发展。
第二、教具的制作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传统体育项目的要求制作简洁、新颖、适用的教具,为教学作好充分准备。
第三、规则的制定尽量引用传统民族体育的规则,但是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安全系数更高,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规则。
第四、教学方式
1、游戏教学:民族传统体育蕴涵着很多游戏成分,具有集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为一体的的功能。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形式,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运用一些游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技术的进一步掌握和提高,有助于学生对技战术的理解和合理运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以游戏的形式可以使一些个体有差异的学生消除顾虑,克服心理障碍,体验成功和快乐体育的感觉,为培养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最强调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能力,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生活,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建立战胜困难的能力,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能力。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学校这一基地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是保证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展望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将为继承、发扬、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场所,学校体育要适应新大纲、新课标的要求,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比重,树立素质教学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建立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与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保持充沛的精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