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2期 V01.27 No.2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0fCha ̄hun Normal Univemty{Na ̄l Science) 2008年4月 Apr.2OO8 磷钨酸催化合成丁酸丁酯 白秀丽,陈彦玲,高宏伟,宋肄业 (长春师范学院化学学院,吉林长春[摘130032) 要】用磷钨酸作催化剂,苯作带水剂,正丁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丁酸丁酯。采用平行实验法 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醇):n(酸)=O.5:O.3,催化剂用 量为醇酸总质量的2.37%,反应时间为2.5—3h,酯化率可达到88.O6%,回流温度120—125't2。 [关键词】磷钨酸; 催化合成;丁酸丁酯;酯化率 [中图分类号】0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8)02~0043—04 丁酸丁酯(n—butyl butyrate)又称酪酸丁酯,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苹果、菠萝、梨等水果 香味。20℃时相对密度为0.8670 0.8710,20℃时折光率为1.4050—1.070。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4等有机溶剂。盛装于镀锌铁桶或塑料桶中,放于阴凉干燥处,不可露天堆放。主要用途是作香料、制喷漆或 作为树脂和酯化纤维的溶剂,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丁酸丁酯合成的传统方法是在浓硫酸催化下,正丁酸和正丁醇加热回流进行合成,这种方法操作过程简 单,产率高,但反应时间长,硫酸又具有脱水和氧化作用,易生成众多副产品。同时硫酸对设备有腐蚀性, 产生工业废水,污染环境。因此,探索丁酸丁酯合成的更佳催化剂成为国内外的首要问题。 下面是几种很有应用价值的催化剂:以硫酸铁铵为催化剂L1],催化合成酯。该催化剂价廉易得,催化效 果好,对环境无污染;采用四丁基溴化铵(rIBAB)为相转移催化剂进行酯化合成L2J,该法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简单,选择性高,副反应少,收率高,反应时问短,后处理容易;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具有催化活 性高,制备简便,廉价易得,易于分离,能重复使用等优点;SnO催化合成酯 J,该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 时间短,操作方便,无三废污染,其最高酯化率和产品纯度均在98%以上;使用杂多酸(m,A)催化合成丁 酸丁酯lL5 ],酯合成率在99%以上;硫酸氢钠是催化合成丁酸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喁】,酯化率可达95.1%;以 固化酶为催化剂【9-1oJ,正丁醇与正丁酸反应可一步合成丁酸丁酯,酯化率可达98%,这种催化剂在酯化反 应中的稳定性好,选择性高,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本文使用磷钨酸作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酸丁酯n¨,并对 酯化产品进行分析。这种催化剂制备十分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酯化率高,而且对环境无污染, 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催化剂。 1实验部分 1.1主要仪器和试剂 1.1.1主要仪器 (1)阿贝折光仪,上海光学仪器厂;(2)MT_Z型中量有机制备仪,天津玻璃仪器厂;(3)JJ一1型定时电 动搅拌器,巩义市杜甫仪器厂;(4)DZTW型电子调温电热套,河北省黄骅市新兴电器厂。 1.1.2主要试剂 (1)正丁酸(化学纯,≥99.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正丁醇(分析纯,≥99.0%),北 京北化精细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3)磷钨酸(分析纯,≥99.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07—08—25 [作者简介】白秀丽(1965一),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化学学院高级实验师,从事有机化学研究。 ・4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实验原理 CH3(CH ̄) COOH+cH3(cH2) cH2oH__堡 cH3(cH2) COOCH2(CH2) cH3"4-H2o 1.3实验过程 将正丁酸放入三颈烧瓶中,不断振荡并加入催化剂磷钨酸、带水剂苯、正丁醇和沸石。安上搅拌器、温 ∞他 度计、分水器和冷凝管,分水器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加热回流。控制反应温度在120~125 ̄C之间,1h后开 始回流,总时间为2.5~3h(从电热套加热开始到反应结束)。 将产品稍稍冷却,倒人分液漏斗,加入少许浓硫酸振荡,静止分层,放出下层液体,用饱和碳酸钠进行 洗涤至液体呈中性,再依次用饱和NaC1溶液、饱和CaCI2溶液进行洗涤,将有机层由分液漏斗上口倒人干燥 的圆底烧瓶中,用少许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如缺少使用饱和NaC1溶液这一步,在加入CaCI2后就会生成 CaC03沉淀,无法除去正丁醇)。 将干燥除杂后的产品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控制温度在80~IO0 ̄C之间,蒸出苯,时间为1h。将产品进行 减压蒸馏,开始接出少量初产品,温度达60℃后转换接受瓶,接收产品丁酸丁酯。 测定反应的酯化率,酯化率=(实际生成酯的质量/理论生成酯的质量)×100% 用阿贝折光仪检验所得的丁酸丁酯折光率,并用标准值比较。 2结果与讨论 2.1改变丁醇与丁酸的摩尔比 ・ ∞ 他 固定带水剂苯5ml,催化剂用量0.25g,原料醇酸总质量的0.39%,反应时间2.5~3h,控制回流温度为 120~125 ̄C,改变正丁醇与正丁酸的摩尔比,得到醇酸摩尔比与酯化率的关系(见表1、图1)。 表1 醇酸摩尔比与酯化率的关系 / / 厂 / / / / / / 0.3:0.3 0.4:03 0.5:0.3 0.3:0.3 0.3:0.4 0.3:0.5 图1醇酸摩尔比与酯化率的关系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固定、理论生成酯保持不变时,增加酸或醇的量都会提高酯化率, 但原料丁酸价格高,因此实验保持丁酸的量不变,逐渐增加丁醇的量。随着醇酸摩尔比增大,酯化率提高。 但醇酸摩尔比过高会增大醇的回收时间,为了降低成本,缩短醇的回收时间,选择醇酸摩尔比为0.5mol: 0.3toolo ・4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2改变带水剂用量 丁酸丁酯的合成产生水,是个可逆过程。因此,及时除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有利于反应朝着酯的生成 方向进行。 固定醇酸摩尔比为0.5:0.3,催化剂用量0.25g,反应时间为2.5—3h,回流温度控制在120—125't2,用 不同量的苯作带水剂,得到带水剂用量与酯化率的关系(见表2、图2)。 表2带水剂用量与酯化率的关系 髓盯% 髂 叭∞ 他 / \. / ’ / / / 一 / 0 5 10 15 20 25 图2带水剂用量与酯化率的关系 由表2和图2可见,带水剂的用量对酯化反应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苯的增加,酯化率逐渐提高,但是苯 用量达到15ml后,再增加苯用量,酯化率开始下降,因为苯过量时相当于降低了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反 而不利。 2.3改变催化剂用量 固定醇酸摩尔比为0.5:0.3,苯15ml,反应时问2.5 3h,回流温度控制在120 125't2之问,改变磷钨 酸的用量,得到磷钨酸用量与酯化率的关系(见表3、图3)。 表3磷钨酸用量与酯化率的关系 由表3和图3可以看出,当催化剂磷钨酸为0.25g时,酯化率就已达到84%lAY_,此时催化剂仅占醇酸 总质量的0,39%,由此可看出磷钨酸作为催化剂的高效性。随着磷钨酸用量的增加,催化效果明显提高, 但当用量达到1.5g后,催化效果提高不很明显。因此,定催化剂最佳用量为1.5g,占原料醇酸总质量的 2.37%。 2.4检验 , 用阿贝折光仪测出各个产品的折射率,发现每次产品的折光率都在丁酸丁酯的范围0.4050 0.4070内, 完全符合标准。 3结论 ・4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O 89 88 //。 87 ————/ 86 85 / 84 O O.5 1.5 2 2.5 图3磷钨酸用量与酯化率的关系 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如下结论:固体超强酸磷钨酸对该酯化反应是高效的、实用的。合成的最佳反应条 件为:醇酸摩尔比0.5:0.3,催化剂磷钨酸用量占醇酸总质量的2.37%,反应时间为2.5 3h,回流温度为 120 125℃,酯化率可达到88.06%。 常数: [参考文献】 [1]金振国.硫酸铁铵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研究[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2(2):72—75. [2]苏丽红,李红玫.相转移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Is].化学工程师,2005,23(8):13—14. [3]董镜华,黄玲,张德华.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异丁酸丁酯[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4,42(2):87—89. [4]董镜华,罗婷,杨水金.SnO催化合成苯甲酸正丁酯[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O2,13(12):42—44. [5]吴庆银,林静雯.杂多钨酸催化合成丁酸酯[J].辽宁化工,1994,19(1):28—29. [6]吴庆银.杂多钨酸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J].香料香精化妆品,1994,31(4):3—5. [7]温朗友,闵恩泽.固体杂多酸催化剂研究新进展[J].石油化工,2OOO,10(1):51—57. [8]黄先威,谢治民,周原.磷钨酸催化合成异丁酸丁酯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5,17(4):43—45. [9]徐洪峰,吴文龙.酶催化下合成丁酸丁酯[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OO5,27(3):63—65. [10]徐洪峰,吴文龙.酶催化合成丁酸丁酯[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0(4):42—44. [11]王俏,马荣萱,刘斌.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4(2):60—61. Catalytic Synlhesis of n—Butyl butyrate by H30 Pwl2‘xI'I20 BAI Xiu—li,CHEN Yan—ling,GAO Hong—wei,SONG Yi—ye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The synthesis of n——butyl butyrate wiht/1——butyric acid and/1—-butanol a8 reactants and phosphoutungsifc acid hydrate as catalyst wa8 studied,ht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te opti- munl condiitons w a8 foUows:the molar ratio of n—butanol to/1一butyric acid wa8 0.5:0.3。the amount of catalyst W ̄ILq 2.37%of the n麟ofmixture cha曜re in the reaction,and the reaction time was 2.5—3h,the esteriifcation yield fo/1一butyl butyrate WaS 88.06%,the reflux temperature was 120—125℃. Key ̄rds:phosphouttmgstic acid;catalytic synthesis;n—bu哆l butyrate;esteriifcation yield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