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Wireshark的基本使用;
2、了解网络协议实体间进行交互以及报文交换的情况。 二、实验环境
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安装有Wireshark、IE等软件。
三、预备知识
要深入理解网络协议,需要观察它们的工作过程并使用它们,即观察两个协议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序列,探究协议操作的细节,使协议实体执行某些动作,观察这些动作及其影响。这种观察可以在仿真环境下或在因特网这样的真实网络环境中完成。
观察正在运行的协议实体间交换报文的基本工具被称为分组嗅探器(packet sniffer),又称分组捕获器。顾名思义,分组嗅探器捕获(嗅探)你的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报文。
图显示了一个分组嗅探器的结构。
图 分组嗅探器的结构
图右边是计算机上正常运行的协议和应用程序(如:Web浏览器和FTP客户端)。分组嗅探器(虚线框中的部分)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是分组捕获器,其功能是捕获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每一个链路层帧的拷贝;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分组分析器,其作用是分析并显示协议报文所有字段的内容(它能识别目前使用的各种网络协议)。
Wireshark是一种可以运行在Windows, UNIX, Linux等操作系统上的分组
嗅探器,是一个开源免费软件,可以从下载。
运行Wireshark程序时,其图形用户界面如图所示。最初,各窗口中并无数据显示。Wireshark的界面主要有五个组成部分:
命令和菜单 协议筛选框
捕获分组 列表
选定分组 首部明细 分组内容 左:十六进制 右:ASCII码
图 Wireshark主界面
命令菜单(command menus):命令菜单位于窗口的最顶部,是标准的下拉式菜单。
协议筛选框(display filter specification):在该处填写某种协议的名称,Wireshark据此对分组列表窗口中的分组进行过滤,只显示你需要的分组。
捕获分组列表(listing of captured packets):按行显示已被捕获的分组内容,其中包括:分组序号、捕获时间、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协议类型、协议信息说明。单击某一列的列名,可以使分组列表按指定列排序。其中,协议类型是发送或接收分组的最高层协议的类型。
分组首部明细(details of selected packet header):显示捕获分组列表窗口中被选中分组的首部详细信息。包括该分组的各个层次的首部信息,需要查看哪层信息,双击对应层次或单击该层最前面的“+”即可。
分组内容窗口(packet content):分别以十六进制(左)和ASCII码(右)两种格式显示被捕获帧的完整内容。
四、 实验步骤
1. 启动Web浏览器(如IE); 2. 启动Wireshark;
3. 开始分组捕获:单击工具栏的
按钮,出现如图所示对话框,[options]
按钮可以进行系统参数设置,在绝大部分实验中,使用系统的默认设置即可。当计算机具有多个网卡时,选择其中发送或接收分组的网络接口(本例中,第一块网卡为虚拟网卡,第二块为以太网卡)。单击“Start”开始进行分组捕获;
图 Wireshark配置界面
4. 在运行分组捕获的同时,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某个网页的URL,如: 5. 当完整的页面下载完成后,单击捕获对话框中的“stop”按钮,停止分组捕获。此时, Wireshark主窗口显示已捕获的你本次通信的所有协议报文;
6. 在协议筛选框中输入“http”,单击“apply”按钮,分组列表窗口将只显示HTTP协议报文。
7. 选择分组列表窗口中的第一条http报文,它是你的计算机发向服务器()的HTTP GET报文。当你选择该报文后,以太网帧、IP数据报、TCP报文段、以及HTTP报文首部信息都将显示在分组首部子窗口中,其结果如图。
图 Wireshark数据显示界面
五、 实验报告内容
在实验基础上,回答以下问题: (1)
列出在分组列表子窗口所显示的所有捕获数据包的协议类型;
ARP, HTTP, TCP, NBNS
(2)
从发出HTTP GET报文到接收到对应的HTTP OK响应报文共需要多长
时间(分组列表窗口中Time列的值是从Wireshark开始追踪到分组被捕获的总的时间数,以秒为单位)
秒 (3)
你主机的IP地址是什么你访问的服务器的IP地址是什么
主机ip地址: 服务器ip地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