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私国家保护珍贵动物罪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来源:哗拓教育

涉及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走私行为构成本罪,犯罪对象为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贵动物包括珍稀野生动物和濒危野生动物。犯罪行为为非法携带、运输、邮寄进出国境。本罪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和单位,主观要件要求故意犯罪。不知道珍贵动物及其制品属于禁止进出口或不知道其为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犯罪目的可以是非法获利或其他目的。

法律分析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禁止进出口的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则是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贵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不仅包括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珍贵野生动物,还包括品种数量少、濒危的濒危野生动物。既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不属于中国的特产,但是在世界上被列为罕见的濒危种类的动物。根据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动物分为一级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再根据国务院1998年12月10日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珍贵动物的有256个种或种类,如大熊猫,金丝猴,猕猴,文昌鱼,白唇鹿,扬子鳄,丹顶鹤,天鹅,野骆驼等。至于珍贵的动物产品,是指珍贵的动物皮、毛、骨等产品。上述珍贵的动物及其产品必须为国家禁止进出口。否则,虽然是珍贵的动物及其产品,但不会为国家禁止进出口,即使有走私行为,也不会构成成本罪。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产品,表现为进出国境的行为。其行为方式与走私武器,弹药罪的行为大体一致,具体可参见走私武器,弹药罪的有关介绍。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及单位都可以构成本罪而成为本罪主体。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行为人不知道属珍贵动物及其制品或虽知道为珍贵动物及其制品但却不知道为国家禁止进出口,即使有走私的客观行为,亦不能构成本罪。至于其目的,可以是非法获利,也可以是其他目的,但不影响本罪成立。

结语

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进出口禁令是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珍稀物种而设立的重要制度。本罪的客体是违反该禁令的行为,包括非法携带、运输、邮寄珍贵动物及其产品。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和单位。本罪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不知道禁止进出口或不知道物品属于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情况下,不构成本罪。无论其目的是非法获利还是其他,只要符合上述要件,本罪成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 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进口、出口以及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活动中,违反国家规定,致使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流入非法渠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