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二、学习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课前准备
1、找写花的好词好句,写在采蜜集。
2、词语的意思。
山阴道的意思,《世说新语》记录王子敬的话说:“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由此,“山阴道上”常被用来指景物多而美。现代作家郁达夫就有诗云:“罗刹江边水拍天,山阴道上树含烟。”
花团锦簇(huātuánjǐn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莞尔一笑:微微一笑。
3、花的名称收集。
4、课题事先写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四、设计思路
以跟随季羡林先生展开“异域风情之旅”的课堂展开形式,贴近作者视角,选择“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为切入点,以“寻找美丽—— 感悟美丽——内化美丽”为贯穿课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句式变换、联系生活、延伸阅读、随文练笔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五。教后反思: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老师们对我授课的批评与指正。总体来说,自己表现的还是不错的,比较亲切、和蔼。
1.注重预习环节,有备上课
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顺利,一环一节,有条不紊,主要归功于课前布置学生的预习。2.开合理想象,有效体验
1)找写花的好词好句,写在采蜜集。
2)词语的意思。(第一课时已经解决)
3)花的名称收集。
4)作者情况与写作背景。(第一课时已经解决)
5)读懂哪些语句,疑问课堂交流。(第一课时已经解决)
有些要求第一课时已经交流,为第二课时解决难点,突破重点作好铺垫。
在教学中灵活采用“欣赏画面入境,品读想象中生情,深读积累中拓展”等教学方法,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抓住文中那些直接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描写的方法,设计两次小练笔,将课前积累的好词好句带到课堂上,用到创作中。
3.不足之处
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指导朗读上。对于朗读的指导,自己做得非常不到位,尤其是体现德国美丽的景色的那一部分,朗读指导还缺乏技巧,以后在这方面要多下工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