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故意伤害罪如何判断是否减轻处罚?

来源:哗拓教育

故意伤害罪减轻量刑情节包括:未成年犯罪人、被害人有过错、全额或大部分赔偿经济损失、自首、立功、积极抢救被害人、坦白认罪、家庭纠纷导致伤害、法定减轻情节、赔偿并得到被害人谅解、多个减轻情节或应减轻情节。审委会可讨论决定是否跨刑幅度减轻处罚或免予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故意伤害罪的减轻量刑情节:

1、行为人是未成年人。

2、被害人有过错的。

3、被告人全部赔偿或者大部分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

4、有自首情节的。

5、有立功表现的。

6、犯罪后积极抢救被害人。

7、具有坦白、认罪态度较好或者亲属间因家庭琐事而致人伤害。

8、具有法定可以减轻处罚情节,认罪态度较好,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且得到被害人谅解。

9、被告人有2个以上法定从轻、减轻情节或虽只有2个情节,其中之一为应当减轻情节的;没有其他妨碍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可以考虑跨法定刑幅度减轻处罚或者适用免予刑事处罚,该情形应由审委会讨论决定。

拓展延伸

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及相关因素分析

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是指法律对于犯罪行为的刑罚幅度的规定。在判断故意伤害罪是否减轻处罚时,需要考虑以下相关因素:犯罪的严重程度、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犯罪者的主观故意、犯罪者的前科记录、犯罪者是否有悔过表现等。法官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参考相关判例和法律规定,以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在具体案件中,如果犯罪者有自首、赔偿受害人、积极认罪等行为,也有可能减轻处罚。然而,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性,最终的判决结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结语

故意伤害罪的减轻量刑情节多种多样,包括行为人是未成年人、被害人有过错、被告人赔偿经济损失、自首、立功表现、积极抢救被害人、坦白认罪、家庭纠纷致伤、被害人谅解等。法官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刑罚的公正合理。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性,判决结果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二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