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偷税漏税一般不判刑是吗?

来源:哗拓教育

判断一个人是否偷税漏税,是否会受到刑罚,主要取决于是否构成了犯罪。偷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申报的纳税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情节严重的行为。现在很少有漏税之说,税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是按偷税处理。根据《刑法》的规定,犯偷税罪,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10%以上不满30%且偷税数额在100

法律分析

判断一个人是否偷税漏税,是否会受到刑罚,主要取决于是否构成了犯罪。如果构成了犯罪,那么就可以被判刑。偷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申报的纳税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情节严重的行为。现在很少有漏税一说,税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是按偷税处理。

根据《刑法》的规定,犯偷税罪,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10%以上不满30%且偷税数额在10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并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30%以上且超过10万元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偷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偷税罪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纳税人偷税漏税的金额大的话的,是会被判刑的,偷税漏税是否会被判刑主要是可以是否构成犯罪行为,没有构成犯罪行为的,一般是处罚款和行政处罚,但是因偷税漏税被行政处罚过两次的,还偷税漏税的,会被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罚款。

拓展延伸

偷税漏税是一种违法行为,然而,判断一个人是否偷税漏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是一些可能有助于判断一个人是否偷税漏税的方法:

1. 观察行为和言论:偷税漏税的人可能会表现出谨慎、不诚实或者缺乏申报精神的行为和言论。如果一个人经常拒绝申报或者申报不实、夸大收入或者减少应纳税额,那么他们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风险。

2. 检查财务记录:偷税漏税的人可能会试图隐瞒或者不记录某些收入或者支出。因此,仔细检查财务记录,包括银行账户、信用卡账单、发票等,可以提供有关一个人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的线索。

3. 询问税务情况:如果一个人对他们的税务情况不清楚,他们可能会向税务专业人士寻求帮助。然而,如果一个人申报的税务情况与他们的财务记录不符,那么他们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风险。

4. 检查税务申报单:偷税漏税的人可能会试图不申报或者不准确地申报税务情况。因此,仔细检查税务申报单,包括申报收入、申报支出、申报利润等,可以提供有关一个人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的线索。

以上这些方法并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一个人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因为有些人可能属于无意中漏税或者不熟悉税务规则的情况。如果发现某个人存在偷税漏税的嫌疑,建议及时向税务部门举报,以便他们进行调查和处理。

结语

判断一个人是否偷税漏税,是否会受到刑罚,主要取决于是否构成了犯罪。如果构成了犯罪,那么就可以被判刑。偷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申报的纳税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情节严重的行为。现在很少有漏税之说,税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是按偷税处理。根据《刑法》的规定,犯偷税罪,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10%以上不满30%且偷税数额在10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并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30%以上且超过10万元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偷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偷税罪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四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