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话语分析——基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新闻标题探究

来源:哗拓教育
学术探讨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话语分析

——基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新闻标题探究

韩 茹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主题可以用标题的形式表达和暗示,标题是消息文本的纲要性概述。因此分析新闻标题

有助于在宏观上了解《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内容时的新闻主旨和报道重心。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人民日报 ·海外版》;新闻标题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3-0096-02一、研究背景近期,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美英法对叙利亚的精确打击等国际事件的发生,全球化危机重重,世界正面临着重要的历史关口。全球化造成了各国、各民族、各文明族群间前所未有的相互依存。随着依存度的提高,中国提出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的中国方案。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上升到国家对外战略的高度后,传媒作为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先锋,面对新的全球形势,如何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的新世界主义,如何进行价值传播的顶层规划,如何引领全球治理理念创新的话语权与主导权,推进中国价值理念的全球认同都是如今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海外版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闻标题出发,通过ROST CM6.0软件进行词频分析,以探究在对外传播这一话题上海外版的报道重心。

二、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研究对象。此次研究以该报从2017年1月1日到2018年3月31日期间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为研究样本。在人民网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分类检索后发现样本有538篇。通过对所有样本的分析后发现,有很多文本虽然只是在文中简单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但是为了搞清楚提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前后文存在的联系,也为了样本的丰富性,对这类文本不予以剔除,均算作有效文本。所以剔除那些重复的文本后得到有效样本为509篇。

三、研究结果中国之于世界:5个词看主题。

排序1234596

高频特征词中国世界时代*发展

频次167121524934

排序678910

表1是利用ROST CM6.0软件对样本的所有标题进

行的词频分析。在这一部分,本文用5个词来看海外版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的主题。(一)两个名词:“中国”与“世界”

“中国”与“世界”是出现频数最多的两个词,这也侧面说明了中国与世界日趋紧密的联系。同时可以看出海外版十分强调用“中国”概念,这也契合了顶层设计中“讲好国家故事”对国家的强调。此外,两个词都是名词属性,从语义学上来讲,名词只是指称义,不表示事物的特征,所以为了考量这两个高频词在题目中所产生的效果,还需要关照修饰这两个名词的形容词。“中国”虽然是国家的一个名称,但是在海外版上,更多时候是被赋予了形容词性的,也就是名词形容词化。所以在海外版的样本标题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述:“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思想”,强调的都是“中国”色彩。在标题中对“中国”二字的曝光度可见一斑。之后在所有样本的基础上再进行关键词“世界”“国际”“全球”的标题搜索,分别得到82篇、21篇、18篇文本。再对这121篇样本利用ROST CM6.0进行字频和词频的分析,词频分析中出现最高的形容词是“美好”“稳定”“期待”。字频分析中重复率极高的字有“幸”“享”“好”“福”。这几个字营造出的都是一种暖色调的氛围,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好的事物。提到“幸”,我们自然会想到“幸福”,而“享”,只有拥有好的东西才能称为“分享”“共享”,“好”字就更不用说了,本身就带有褒义、肯定的色彩。(二)一个动词:发展

“发展”一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动词。而在样本标题中,这个动词又往往名词化,如经常会看到“中国的发展”这样的表达。在当今时代,国家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世界的发展,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各国的发展。因此,在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闻报道的标题中多次提到“发展”,也就侧面表明了这一思想

频次3328242120

排序1112131415

高频特征词十九大论坛特色经济方案

频次1918151515

表1

高频特征词一带一路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外交

第9卷第13期 2018年07月Vol.9 No.13July 2018对国家、对世界的现实利益,凸显了这一思想在实际中的价值。

(三)两个领域:外交和经济根据词频分析显示,在所有样本题目中,“外交”和“经济”是出现最多的两个领域。以前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为争夺国际权力发生了数不清的战争与冲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所以加强外交对话,共同谋求利益成为主题。而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际权力观的内涵体现。

通过对这4个高频词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题目整体传达出了3种效果:一是强调中国概念,肯定了中国理念的极高价值。二是表达了中国同世界的密切联系,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世界的发展已经不能忽视中国力量,同样,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这印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4个理念中的共同利益观。中国之于世界,世界之于中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三是发展外交关系,加强经济利益合作的主题明显,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权力观的理念。参考文献:

[1] 祁鑫.《人民日报·海外版》与《环球时报》标题若干

语言特点对比分析[D].河北大学,2016.[2] 楚军,周军.报纸新闻标题的功能研究[J].四川外语

学院学报,2006(04):89-93.[3] 贾磊.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思想渊源与路径

选择[D].吉林大学,2017.

(上接第19页)的细节化和语言的亲民化,采用悬念、倒叙、伏笔等手段,突破传统新闻写作手法,围绕核心事件展开事实描述,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由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时,《南方周末》的故事性占比已由第二阶段的70%下降到了第三阶段的58%,即下降了12%。这说明在第三阶段内,《南方周末》对于新闻报道的写作形式上也开始加大非故事性叙事手法的注重。

这种转变尽管不像故事性写法那样引人入胜,却也展现了《南方周末》新闻写作“硬”力。新闻写作必须忠于事实,密切贴合社会形势。对于国家政治层面的事件的描述需要准确、详尽。10年间,国家对于新闻行业的监管趋于完善,要求记者对于新闻事实的把握做到精准、立足全局、客观反映事件。

三、结语10年间,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形势的改变,对《南方周末》的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结合以上3个阶段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南方周末》头版头条深度报道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报道领域全面而深刻。其中,尽管对民生、环境、科教等领域的议题都有关注和报道,但政治性议题一直是《南方周末》的重点关注议题。

尽管在《南方周末》的头版头条深度报道中一直以来都是以政府及政府公务人员为重点关注对象,但其在头版头条的深度报道中也逐渐增加了对社会生活及民众这一群体的关注。对于民生议题的相关报道也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南方周末》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民生议题和社会生活的关注,越来越突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怜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人文色彩浓厚,关注人、尊重人、重视人成为《南方周末》新闻报道的特色。然而一方面关注个体,一方面又以典型人物突出典型事件、典型社会,反映社会问题,以小见大,深入聚焦新闻主体,呈现事件背后深层次的意义。《南方周末》的记者采用横向、纵向交织的描写叙事突出典型人物,挖掘事实,为《南方周末》的人文情怀定下了感情基调。由此,《南方周末》的报道内容越来越

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注重于报道老百姓最为关

心的、最想了解的新闻。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独特类别,相较于一般性报道而言,更注重对新闻事件的内容、背景进行解释,体现出一种深度和广度。而更为关键的是记者在叙述新闻事实要有自身的独特理解。一名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必须具备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感性的思维能力、异于常人的观察能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南方周末》的记者在写作中能够深入把握事件的核心,理性思考社会问题,深入解析事件背后的真相,保持客观,坚守道德责任,推动着《南方周末》头版头条深度报道的发展。

从《南方周末》头版头条深度报道10年来的发展变迁中不难看出,其顺应了时代发展,注重故事性的写作手法,紧追时事热点,从受众的兴趣出发,了解受众的关注焦点,从选题到撰稿都在深入地挖掘事实真相,全面阐明事实,并且通过文字客观、细致地将事实真相展示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南方周末》近10年来头版头条的发展变化也是中国社会形势10年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10年以来,《南方周末》已经从一份单一化的周报转变为关注政治民生、重视社会发展、体察民情面貌的综合性大报。《南方周末》近10年来头版头条深度报道的发展,展现了其背后隐秘的社会根源和人文情怀。参考文献:

[1] 郭镇之.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J].国际新

闻界,1997(03):18-25.[2] 刘爽.论报纸新闻叙事的发展及前瞻[J].理论观察,

2015(05):120-121.[3] 陈力丹.从历史到现在:党报头条的内容演变[J].新

闻记者,2011(7):14-19.[4] 蔡铭泽.新闻学概论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0:58-59.[5] 周志懿.理想照耀现实《南方周末》二十五年成长史

[J].报业观察,2009(8):40-47.

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