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配伍禁忌与机制分析

来源:哗拓教育
药事组织 2011年第20卷第l8期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配伍禁忌与机制分析 黄秋明,唐燃原,袁永建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湖北孝感432100) 摘要i目的收集整理并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及其机制。方法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数据库,收集2005年1月至 2010年5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类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美洛西林、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头孢唑林 钠、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孟多、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匹胺、左氧 氟沙星、甲硝唑、替硝唑、磷霉素钠、夫西地酸钠、鱼腥草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氨茶碱、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呋 塞米等药物有配伍禁忌。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具有弱酸性,忌与碱性药物、中药注射液配伍使用。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配伍禁忌;机制 中图分类号:R969.3;R9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11)18—0048—02 氨溴索为溴己新体内代谢产物之一。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为稀 化黏痰祛痰药,适用于伴痰液分泌不正常以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 头孢噻肟钠 J:分别将氨溴索注射液(7.5 mg)、预配好的头饱 噻肟钠(1 g+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各1 mL混合后定容至 50 mL,于室温下观察混合溶液的外观变化。可见,立即产生白色浑 浊,振摇后消失。 慢性肺部疾病。随着本品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有关其配伍稳定性 的报道亦随之增多,笔者就此进行文献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头孢他啶 I:取氯化钠注射液8 mL,将头孢他啶完全溶解,将 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 J数据库,收集2005年1月 至2010年5月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盐酸氨溴索配伍的文献,进行 归纳整理和分析 、 2 结果 盐酸氨溴索溶液2 mL注人头孢他啶稀释液,迅速出现白色混浊。 头孢哌酮钠t 8I:用输注过头孢哌酮钠的输液器再输注盐酸氨 溴索时,输液管内出现浑浊及絮状物。更换输液器并交换输注药物 次序,输液管内同样出现以上现象。由于以上药物浓度为临床正常 使用浓度,证明两药确实存在配伍禁忌。 2 1 与抗菌药物的配伍禁忌 美洛西林 :将4 g美洛西林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中,抽取10 mL注入无菌玻璃瓶,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盐酸氨溴索 15 mg,注入该玻璃瓶内,混合后观察外观。可见,液体立即变浑浊, 3 Illin后产生许多白色絮状物,重复多次均出现相同反应。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将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1.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缓慢滴入盐酸氨溴索并 观察。可见,药物交界处迅速形成乳白色混浊物,静置24 h后仍为 乳白色。上述方法重复多次,出现相同反应。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 1.将1 mL盐酸氨溴索(2 mL:1 5 mg)注 射液、0.5 mL头孢哌酮他巴唑坦钠预配液(2 g+0.9%氯化钠注射 液4 mL)依次滴入试管内,混合溶液迅速出现混浊;同法交换药液 的滴人次序,试管内出现相同现象。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将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 g用250 n 1 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盐酸氨溴索30 mg用5%葡萄糖注射液 150 mL溶解备用。分别取上述稀释液各2 mL混合,结果混合液迅 速出现白色混浊,静置2 h后,转变成白色絮状沉淀,加热无变化 常温下放置24 h,白色絮状沉淀物不消失 头孢唑林钠 1.将2 g头孢唑林钠溶于100 mL的0.9%氯化钠 注射液中,加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旋涡混匀,分别在室温 (20℃)和冰箱(4℃)贮存条件下,对混合溶液的外观、pH、含量进 行考察。结果随着时间延长配伍液pH逐渐升高,6 h后呈现浑浊, 盐酸氨溴索含量降至54%。 五水头孢唑林钠 :将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用5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100 g/L的溶液,再将盐酸氨溴索用0.9%氯 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5 g/L。分别取上述两种药液各0.1 lnL,注入 同~一玻璃试管,混合液立即混浊变白,2 h内肉眼观察呈白色混浊 头孢匹胺钠I…:将头孢匹胺钠和盐酸氨溴索分别溶于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pH=6)中,用注射器各抽取2 mI 溶液直接混 合,混合液即刻变成白色混浊液,放置24 h后L层为白色混浊液, 下层为澄清液。 左氧氟沙星 I:室温条件下模拟临床使用浓度,将盐酸氨溴索 注射液(1 mL:7.5 mg)与0.2%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混合,在6 h内 观察配伍溶液外观变化,测定pH、微粒、含量变化。结果,配伍后2 h 盐酸氨溴索标示含量下降为84.48%,其余指标未见变化。 抗厌氧菌类药物 j:室温条件下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分别与 液,放置24 h逐渐析出白色结晶。另将五水头孢唑林钠和氨溴索分 别配成质量浓度为50 g/L和3 g/L的溶液,同法操作,结果相同。 头孢孟多 :取盐酸氨溴索(2 mL:15 mg)、头孢孟多0.5 g,用 5%葡萄糖注射液10 mL溶解稀释,分别抽取上述配伍液,按不同 甲硝唑、替硝唑混合,在6 h内观察配伍溶液外观变化,并测定pH、 微粒、含量。结果与甲硝唑配伍后,2 h盐酸氨溴索含量降为标示量 的84.48%,6 h降为82.13%,其余指标无变化;与替硝唑配伍后, 配比分别在玻璃试管中观察。结果盐酸氨溴索与头孢孟多1:1混 合后,出现白色混浊样改变及絮状物,静置1 min后混浊消失,絮状 2 h盐酸氨溴索含量降为标示量的84.48%,6 h降为82.13%,其 余指标无变化。 物仍存留,2 arin后絮状物消失;盐酸氨溴索与头孢孟多1:2混合 后,出现絮状物,30 S后絮状物消失;盐酸氨溴索与头孢孟多2:1 混合后,出现白色混浊样改变,静置24 h混浊不}肖失。 磷霉素钠ll 2 J:将磷霉素钠1.0 g分别配成0.054~0.4 g/L的 系列质量浓度,再将预配好的0.6 g/L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溶液分 别滴入上述不同浓度的磷霉素钠溶液中观察,均出现白色沉淀。 夫西地酸钠I1 3I:在输注完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注射 用夫西地酸钠500 mg后,更换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时,莫菲滴管中 立即出现白色混浊沉淀,更换输液器、间隔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J后,再未发生混浊沉淀。 头孢曲松钠 :分别将氨溴索注射液(7.5 mg)、预配好的头孢 曲松钠(1 g+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各1 mI 混合后定容至 50 m1 ,于室温下观察混合溶液的外观变化。可见,立即产生白色浑 浊,振摇后消失。 48・ ・中国药业China Pharmaceuticals 2011年第20卷第l8期 2 2 与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禁忌 药事组织 质在溶剂改变的同时溶解度亦发生了变化,导致不溶物析出。需谨 慎对待中药针剂的配伍,因为这类配伍变化仅以微粒显著增加为 表现,通常在一般外观检查上不易被发觉。 3 2 盐酸氨溴索配伍使用建议 鱼腥草注射液【6j:室温条件下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药物混 合,在0,2,6 h 3个时间点观察配伍溶液外观变化,测定pH及微 粒,对理化性质未发生明显改变的混合药液进一步用高效液相色 谱法测定盐酸氨溴索的含量变化。配伍后粒径不小于10 m或 25 m的微粒均显著增多,2 h后盐酸氨溴索标示含量降为90.55%, 6 h后降为88.13%。 喜炎平注射液L14】: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盐酸氨溴索及喜炎平 各1 mL,混合后观察外观。3~5 min后混合液变混浊,安瓿底部出 现白色沉淀,放置24 h后外观稍透明,但白色沉淀不消失。 清开灵注射液L 1:将临床正常用量的清开灵注射液与盐酸氨 溴索注射液混合,5 arin后混合液出现沉淀物。 对于盐酸氯溴索的配伍使用,笔者建议:1)临床上确需盐酸 氨溴索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将药物分别静脉输注是安全、有 效的选择。具体做法是在更换药物时先用其他液体(如氯化钠注 射液)冲洗输液管,避免盐酸氨溴索与配伍药物直接接触。产生浑 浊或沉淀。2)尽量不要与中药注射剂配伍。3)如确需配伍又无参 考文献依据时,对欲配伍使用的药物在冲配混合时用pH试纸进 行监测,若pH范围相近,也须在搅拌或振荡下缓缓加入。否则,应 避免配伍。 配伍稳定性研究应从配伍溶液的外观、pH、微粒、含量、新生物 质等角度进行考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作者简介:黄秋明,男,大学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医 院药学,(电子信箱)yxb0712hys@163.corn。 参考文献: [1]孙艳林,李领香,王玉峰.美洛西林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 忌【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11):75. 丹参注射液_6j:室温条件下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药物混合, 在0,2,6 h 3个时间点观察配伍溶液外观变化,测定pH及微粒,对 理化性质未发生明显改变的混合药液进一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定盐酸氨溴索的含量变化。配伍后粒径不小于10,25 m的微粒均 显著增加,盐酸氨溴索含量下降超过10%,其余指标无变化。 2.3 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 氨茶碱 1:模拟临床应用,取氨溴索注射液(7.5 mg)、氨茶碱 (5O mg)各1 mL混合后定容至50 mL,于室温下观察混合溶液的外 观变化、测量pH、微粒及含量变化。结果在6 h内。氨溴索含量呈下 [2]曹淑娜.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盐酸氨溴索之间存在配伍禁 忌[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2):239. 降趋势,微粒计数逐渐增多,粒径不小于10 m或25 m的微粒数 目达到或超过限度标准。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溶解后,充分摇 匀,用5 mL注射器抽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mL,再抽取盐酸氨溴 索1 mL混合后观察,混合液呈白色浑浊状,用5 mL注射器抽取甲 [3]王斌,李仲苇,钟明康.盐酸氨溴索与常用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J]. 琳,刘月芹.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盐酸氨溴索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15(3):187—189. [4]范章云,康存在配伍禁忌[J].临床荟萃,2008,23(16):1 196. 【5】杨向亚,罗 英,马利丽.盐酸氨溴索与头孢孟多配伍使用应注意的问 泼尼龙琥珀酸钠1 mL后,用氯化钠注射液5 mL冲洗注射器,再推 注盐酸氨溴索1 mL,无浑浊现象。 呋塞米m】: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及呋塞米注射液各I mL混 合,药液立即出现乳白色混浊,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分别用5%葡 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5 mL后,再分别与呋塞米注射液混 合,药液仍出现乳白色混浊,静置后出现白色沉淀,按上述方法重 复多次,均出现相同反应。 3 分析 题[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2(8):8 054. [6]李顺炜,袁孔现,李国忠,等.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16种常用药物配伍 稳定性考察[J].安徽医药,2008,12(5):400—402. [7】许娜.头孢他啶和盐酸氨溴索的配伍观察[J].护理研究,2005,19 (8):1 451 [8]李凤君.头孢哌酮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护理实 践与研究,2006,3(2):47. [9]陈跃红,韩玉洁.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配伍 禁忌[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12):78. [1O]母关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盐酸氨溴索存在配伍禁忌[J].护理实 践与研究,2008,5(12):24. 3.1 盐酸氨溴索配伍变化机制 盐酸氨溴索系反式一4一[(2一氨基3,5一二溴苄基)氨基】环 己醇的盐酸盐,注射液pH为5.0,其游离碱不溶于水。当本品与 pH较高的注射液配伍时,因氨溴索游离而产生沉淀。上述配伍溶 液产生的白色浑浊或沉淀,很可能为析出的氨溴索游离碱。因此临 床选择与盐酸氨溴索配伍使用的药物时,须严格控制配伍后混合 液的pH,切忌与易使混合液pH大于6.3的药物配伍使用。尤其应 [11]马 丽,薛丽娟.头孢匹胺钠与盐酸氨溴索存在配伍禁忌[J].护理 研究,2008,22(5):1 275. [12】刘 英.盐酸氨溴索与磷霉素存在配伍禁忌[J】.护理学报,2008,15 (8):63. [13]王 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注射用夫西地酸钠配伍禁忌[J].中国 民康医学,2008,20(18):2 203. [14]刘会关,谭启明.盐酸氨溴索与喜炎平存在配伍禁忌[J].广州医药, 2008,39(2):51. 重视两种或两种以上pH相差较大的药物配伍时,即使混合液pH 小于6.3,由于冲配时速度过快,造成两液面接触时pH急剧变化, 也可能使氨溴索游离碱析出,这从文献【3,6]对比分析中可以看 出。 [15]刘会美,谭启明.氨溴索注射液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J].临床 军医杂志,2008,36(1):60. 从文献【6]可以看出,含量变化明显的配伍液色谱图存在不明 杂质响应,并随考察时间延长而增多,可能系配伍药物的分解产 物。若配伍液pH明显变化或微粒明显增多时,常提示存在理化改 变,也间接反映了配伍药物含量的改变。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鱼腥 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均超过相关 规定要求,可能与中药注射液的特殊性有密切关系[ 18j。经植物提 取、精制而得的中药注射液中多存在去除不完全的鞣质等,这些杂 [16】王毅泓.盐酸氨溴索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5(12):75. [17】曲振宁,董红娜,曲美琴.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存在配 伍禁忌[J].中华护理研究,2008,22(6c):l 626. [18]杜士明,蔡华,陈黎,等.香丹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 性微粒变化的考察[J].药学实践杂志,2004,22(4):203—205. (收稿日期:2010—08—06:修回日期:2010—12—30) ・中国药业China Pharmaceuticals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