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哗拓教育
惠州一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第I卷(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3小题。

禅是一种生活智慧

我们在生活中的诸多焦虑与烦恼,根源于“我”的执著以及由此产生的私欲上的“贪”、情绪上的“嗔”、思维上的“痴”,即所谓贪、嗔、痴“三毒”。这种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错谬,严重毒化了我们的生活。现实生活中,欲望的物质化、享乐的工具化、情感的技术化、道德的价格化、人际关系的交换化,使人逐步成为“物”的复制品。物欲是迷失心灵的直接原因。一个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把宇宙万有作为自己强取豪夺的对象时,将使个体有限的生命凌驾于无限的生命之上,于是,所有的冲突和矛盾就将成为必然,不满、愤怒、失望、忧郁、绝望等也就难以避免,成为生命的障碍。当我们迷恋于荣誉、财物、地位等一切身外之物时,就会丧失理智,不择手段,暴力和伤害就在所难免,社会难以健康发展,世界就无安定和平。

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审视与反省,进而不断校正与明确生活的追求和目标,体验生活的和谐与美妙,我们的生活将不再是枷锁和负担,觉悟人生和奉献人生就会真正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唯有这样的生活,才可能让生活真正实现“相续”,它不再是染污的、私欲的、低劣的,而是净化的、无私的、高尚的。

禅的智慧,能使我们生活得达观与自在。生活中,不少痛苦来自于心灵的封闭与精神的僵化。看破、放下、自在,是禅的智慧。世间万象,特别是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是时代和个人的因缘聚合、因果相应。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原本是自然而然的,希图任由主宰而恒常不变都不可能,即所谓“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洞悉了这一法则与真理,就是“看破”。“看破”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让我们看见“我”的虚妄和自我的真相。但我们还需要落实在行为上,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人生。这就需要“放下”。要想获得身心的轻松与愉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会放下。在现实生活中,大致有这样三种现象:提不起,放不下,没有担当和责任,却只想名利享受;提得起,放不下,能够奋斗,却贪恋权力;提得起,放得下,能随缘进取,也能顺应机缘舍弃,得失坦然、宠辱不惊。放得下,是为了进取和包容;只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在禅的境界中,应当有这样的显现:放下散乱的心,提起专注的心;放下专注的心,提起融通的心;放下融通的心,提起自在的心;彻底放下,从头提起;放松身心,提起正念;因为慈悲,所以提起;因为智慧,所以放下。生活其实就是放下的过程,只有经过了生活实践的验证,才能确认自己是否真正地放下了。这绝不是做些表面文章就可以奏效的,没有彻底的放弃自我执著,是做不到“如如不动”的,也是不会自在的。自在,是一种禅境,更是一种生活情态,乃至生命状态。

人要生存要生活,但要活得心安理得,活得自自然然,活得有品格有格调,才是真自在,

这是一种从心底里透发出来的彻底达观、轻松、愉悦。有禅诗云“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有了这样的心境和自在,生活便如“雨过竹风清,云开山顶露”一般的灵动与净明。

(选自2014年8月27日《光明日报》)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禅境”的一项是 (3分) ...

A.下班遇到有人开车加塞,提醒自己人家也许是遇到了很急的事,亦提醒自己,等这一下也就是几十秒的事,不要因此影响心境。

B.我们登山时,渴望到山顶一览秀丽的风景,尽管整个登山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我们为

了得到到达山顶那一刻的快乐,也要咬牙坚持。

C.在工作中,因为坚持标准而被同事误解,同事当面冷嘲热讽,甚至于拔拳相向时,提醒自己这只不过是个误会,好好解释即可解决。

D.周日生病,数学作业没完成,想到严厉的数学老师的怒容就心烦意乱,但一想到这只是自己的想象,解释一下老师会原谅的,也就释然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私欲上的“贪” 、情绪上的“嗔”、思维上的“痴”是人焦虑和烦恼的来源,而贪、嗔、痴“三毒”的根源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

B.迷恋于荣誉、财物、地位,就必然会巧取豪夺,得之则喜,失之则怒,物欲完全挤占了人的精神的空间,势必造成心灵的迷失。

C.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吃喝住行都很普通,对孩子也很吝啬,却把绝大部分金钱捐给了慈善机构,这是他奉献人生的自觉行为。

D.不断审视与反省自己,就是要适时调整自己人生的目标,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地不

断攀登人生的高峰,体验生活的和谐与美妙。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我们如果想生活得达观与自在,就必须具有开放的胸怀和善于思辨的精神,在观念上

了解自我的真相,破除“我”的非分之想。

B.生活中既要提得起奋斗之心,也要放得下名利之心。敢负责,能担当,但知进也要知退,具备了宠辱不惊的心态,才能真正随缘进取。

C.所谓彻底的放弃自我执着,就是万事都不放在心上,一切随心所欲,借用一句网络语

言来说,就是“神马都是浮云”,享受才是正理。

D. 人要生存要生活,吃喝住穿是必须的,但要活得心安理得,就需要放下太盛的物欲,追寻精神的清洁,活出品味格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次至及善,乃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事。”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待游燕,但检校阁中。”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注:①掷倒:古代杂技的一种,表演时倒行而舞。②垂拱:武则天主政时的年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历司属卿 历:担任 B.忧未既也 既:终了,完结 ..C.来俊臣系狱当死 当:应当 D.密赞其谋 赞:辅助 ..5.下列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B.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C.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D.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及善因为父亲为国捐躯的军功被授予朝散大夫,并袭邢国公爵。

B.皇太子李弘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高宗又提升他任三品要员,特许他佩带大横刀在身边侍卫。

C.武则天特别看重王及善,破格提拔他为魏州刺史,王及善奉命前往治理边庭,政绩卓著,后来被升迁为内史。

D.二张由于受武后厚宠,在侍宴时全然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指责他们,武后

很生气,但并未罢免他的官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次至及善,乃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事。”太子谢之。(5分)

答: (2)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5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过陈琳①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②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

8. 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答: 9.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有与琳相似者。”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二人有何相似和不同之处?(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 。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

(3).《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揭秘城市生活成本:孩子教育占大头

上周,“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和“进口车国内售价远高于海外市场”引发广泛

关注。“算账”一时成为热词。

大城市生养一个孩子动辄需花费数百万元;一款同品牌、同款型的汽车在国内买要多掏几十上百万元——触目惊心的账本背后,是众说纷纭的观点对立。有人有切肤之痛,有人觉得言过其实。看来看去,都成了一本糊涂账。

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生活,都需要支付成本。不同的是,有的很透明,有的很朦胧。养育一个孩子、买一辆汽车,要求不同、标准不一自然会导致成本差异,尤其是在市场化的商品时代。但这不应该是生活成本糊涂化的理由。真正值得追问的,是我们为尚不富足的生活支付了多少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隐性成本”。

最近,网络上流行了一个“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广州生育成本高达201.4万元。该排行榜说,按家庭年收入12万元计算,需要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工作16.78年。

这201.4万元的账,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包括怀孕时的营养成本,一年2万元左右;产前产后及月子费用,1.4万元;学前日常用品成本,6年18万元;学前教育成本及学前其他成本,6年60万元;7岁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如学校常规收费、择校费、补习家教费等,16年95万元;人情送礼花费及生活费,16年35万元。

即便如此,广州仅能名列第四。“最贵”的北京生育成本竟然高达276万元。上海生育成本达247万元,深圳达216.1万元,杭州183.2万元,南京170.1万元,武汉160.6万元,青岛152.6万元、西安142.5万元,长春131.5万元。

该榜单发出后,引发了网民大讨论。意见则呈现两极化。有网友说:“谁家养孩子这样养的?这不鬼扯吗?”也有网友认为“一点都不夸张”。

《人民日报》日前就此撰文,援引相关专家的说法称:“生育成本的下限是比较容易算出来的,就是考虑一些基本的需要,而生育成本的上限是无止境的,可以无穷大,不宜做此类比较。”

对于此榜单的科学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李丁博士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质疑:“网络上并没有给出计算的具体方法,不知道是调查而来,还是粗略的估测?该排行榜,不是很严肃。”

不过,研究人口与社会问题的李丁也提出,中国生育成本尤其是城市居民生育成本确实在上升。“我们统计发现,不管是高收入家庭还是低收入家庭,孩子教育支出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更关键的是,有些成本是隐性的,无法量化衡量”。

公务员林女士的儿子今年7岁,下半年就要开始上小学。她看到这份榜单时笑了,觉得不可信,但也道出她的苦水,养儿不易、开销很大。“我们都说义务教育是免费的,可实际开销是多少呢?”

“我一朋友小孩,幼儿园就上好的,一年要好几万元。我儿子上的幼儿园只是小区的,已经让我觉得他输了,小学不能再输了。”她结婚时房子买在广州番禺区,为了儿子上学,把番禺的房子卖了,跑到越秀区买房子。“我问了中介,我们那房子光学位费就值30万元。”

专家们说,养育孩子不应该攀比。但林女士说,现在生育一个孩子,不仅仅是养活他,还要养好他。

我们要算出养一个孩子需要花多少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很多难以量化。但一个基本判断大致是准确的:要想养好一个孩子,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这源于教育这种社会性资源也是分配不均的,是一种变相的“垄断”,迫使人们不得不花更大的力气去获取这些资源。

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基本市场化,但要算出生活成本,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栏作家李俊就曾写道,有一些东西表面看起来便宜,但是我们要获得它,付出隐性成本却是非常高的。

导致这些隐性成本的重要原因就是垄断,这也是反垄断的意旨所在。

要破解垄断转嫁的成本,在于我们让社会一些并不是透明、开放的领域,变得开放透明。 11.(1)下列对报告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大城市生养孩子的成本达数百万元,进口车国内售价远高于海外市场,表明我们为生活支付了“隐性成本”。

B.从怀孕时的营养成本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均在百万以上,对此,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认同。

C.对于“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专家认为生育成本难以量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的教育支出占很大的比例。

D.养育孩子不应该攀比,我们无法算出生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好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免费的,能为家庭节约一定的教育成本。

E.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基本市场化,许多东西看起来很便宜,但生活成本既零碎又复杂,所以很难算出来,成了一本糊涂账。

(2)大城市的生育成本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分条简括说明。(6分)

答: (3)针对“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网友和专家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4)本篇报告揭秘城市生活成本中孩子教育占大头,实质要谈的是什么问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第II卷(80分)

四、语言基础知识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有的人本来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最后只是 。 ②他都知道误入歧途了,竟然不知 ,令人遗憾!

③他本来只想拍一部短片,回来发现题材太过庞大,于是 ,拍了一部长片。 A.改头换面 改弦易辙 改弦更张 B.改弦易辙 改弦更张 改头换面 C.改弦更张 改头换面 改弦易辙 D.改弦易辙 改头换面 改弦更张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A.多日来中国东部地区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6级,安徽和浙江的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航班起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B.今年“双十一”,淘宝24小时便创造出571多亿的成交额。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每年“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

C.嫦蛾三号探测器12月14日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其中80%以上的技术和设备为我国全新研发。

D.有人批评“汉字听写大会”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故意刁难人之嫌,但更多的人则赞扬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那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 , , , , 。除非像有的人那样,从不固步自封,思想开放,能够不断自新自强,但这种人毕竟太少了。 ①在体育方面,年轻人四肢柔软,比老年人更适应各项运动 ②犹如学习语言,在表达和发音方面,年轻人的舌头比老年人更灵便 ③可见,晚学总不如早学那样从容自如 ④这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⑤幼年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最为重要 ⑥实际上早期教育的重点就应该是培养习惯

A.⑤④⑥②①③ B.⑤②①③④⑥ C.⑥②①④⑤③ D.⑥⑤②①④③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 ① ,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 ② ,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 ③ ,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

16.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答: (2)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3分)

答:

附加题:17.默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分)(必答题,没完成此题总分扣10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8.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限文体;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高二上学期语文月考2试卷答案

1. B (以禅境“看破、放下、自在”的标准衡量四个选项 ,B项不符。)

2. D(原文“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审视与反省,进而不断校正与明确生活得追求和目标”,“进而”表递进关系,“就是”表示前后是同一关系。) 3. C(曲解文意,原文是说要放弃“三毒”。) 4、C(C项,当:判处,判罪。) 5、A

6、D(D项。“王及善奉命前往治理边境,政绩卓著,后来被升迁为内使”,于原文无据。) 7、(1)轮到王及善时,他拒绝说:“殿下自有乐官,我如果奉命,恐怕不属对殿下辅佐之事。”太子向他道歉。(次:按次序或轮到;羽翼:辅佐;谢:道歉。3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2分)

(2)逆贼侵犯边境,你虽然有病,可以带上妻子儿女每天走三十里,替朕治理好边境,使它成为抵御敌人的屏障。(盗:侵犯;妻子:妻子和儿子;屏蔽:屏障。3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王君愕。深沉有智谋。高祖率领义军入定关中的时候,任王君为大将军,后被封为新兴县公,升迁左武卫将军。王君愕跟随太宗征辽东,兼领左屯营兵马,与高丽战于驻跸山,王君愕冲锋陷阵,力战而死。被赐予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王及善因父死于王事而授朝散大夫,袭爵邢国公。太子李弘被立,王及善被提拔为左奉裕率。太子在宫中宴饮时命宫内大臣倒行而舞,轮到王及善时,他拒绝说:“殿下自有乐官,我如果奉命,恐怕不属对殿下辅佐之事。”太子道歉而让他离开。高宗听到此事后而特加奖慰,赐绢百匹。不久,又授右千牛卫将军,高宗对他说:“朕因为你忠心谨慎,所以授你三品要职。其他人非征召不能到朕的处所,卿佩带大横刀在朕身边,卿知道这个官尊贵吗?”不久,因病免职,后又起用任卫尉卿。垂拱年中(687),王及善任司属卿。当时,山东饥荒,王及善任巡抚赈给使。不久,任春官尚书,调任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并加授光禄大夫。因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

神功元年,契丹作乱,山东不安,又起用他为滑州刺史。武则天对他说:“逆贼侵犯边境,卿虽有病,可以带上妻子儿女每天走三十里,(慢慢地去上任),替朕治理好边境,使它成为抵御敌人的屏障。”趁此时武则天又询问朝廷得失,王及善详细陈述了治乱之宜十余条,武则天说:“那是小事,这才是根本大事,卿不可前去。”于是留在朝廷任内史。来俊臣犯事被逮捕入狱,被有司判为极 刑,武则天想赦免不杀他。王及善奏道:“来俊臣凶残狡猾,不合仁义,带领亡命之徒,诬陷杀戮善良的大臣,天下人都很痛恨他。臣认为如果不除掉首恶,将会成为祸乱的根源,祸患不会终了。”武则天接纳了他的意见。不久,武则天将

要立庐陵王为太子,庐陵王回来后,王及善帮助他谋划。等到庐陵王成了太子,王及善又请太子到外朝来抚慰人心。

王及善虽不很擅长文辞,但在职总是以清正自持,临事坚定不改变,有大臣之节。当时,张易之兄弟依仗受宠,每次侍宴,都无人臣之礼。王及善多次批评制止这种行为,武则天不高兴,对王及善说:“卿已年高,不适宜参与这类游乐,只审查阁中事就可以了。”于是王及善乞请告老还乡,未得到允许。改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去世,享年八十二岁。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贞,陪葬乾陵 (二)诗歌鉴赏

8、颈联描绘了一幅荒凉寥落的景象。(2分)前句写眼前实景,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冷落萧条;后句写联想之景,曾经重用陈琳的曹操修建的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了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2分)整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2分)

9、“飘蓬”、“ 霸才无主”、“ 临风倍惆怅”、“ 欲将书剑学从军”。(2分)二人皆有盖世才华,陈琳曾不被重用,而作者一直怀才不遇。(3分) (三)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11、(1)CE(A1分E2分C3分) .(A表述为“.表明我们为生活支付很大的隐性成本”更准确 B.“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认同”与原文所说“意见则呈现两极化”不符。D.义务教育阶段也有很多的隐性成本。)

(2)①怀孕时的营养成本。②产前产后及月子费用。③学前日常用品成本。④学前教育成本及学前其他成本。⑤7岁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⑥人情送礼花费及生活费。(每点1分) (3)①有的网友认为言过其实,有的网友认为毫不夸张。②有专家认为生育成本的下限很容易算出,而上限无止境,可以无穷大,不宜比较。③有专家认为该排行榜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不够严肃。④有专家认为不管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家庭,孩子教育支出都占据了很大比重,并且还有许多无法量化的隐性成本。(每点2分,任意答三点)

4.实质要谈的是反垄断问题(2分)。①要想养好一个孩子,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这源于教育这种社会性资源,也是分配不均的,是一种变相的“垄断”,迫使人们不得不花更

大的力气,去获取这些资源(2分)。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基本市场化,但要算出生活成本,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些东西表面看起来便宜,但是我们要获得它,付出的隐性成本却是非常高的(2分)。③生活成本糊涂化,我们为尚不富足的生活支付了多少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隐性成本”。导致这些隐性成本的重要原因就是垄断,这也是反垄断的意旨所在(2分)。我们要让社会上一些并不是透明、开放的领域,变得开放透明,要破解垄断转嫁的成本,让生活账算得清,而不再是一笔笔糊涂账。(2分)(中间3点答到2点即可,一头一尾两个要点各2分,必须答到) 四、语言运用

12.A(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改弦易辙: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改弦更张:比喻改变方针、计划和方法,以纠正偏差或错误。“改弦易辙”语义较“改弦更张”重,多指方向、道路、路线或其他根本的改变。)

13、D(A项“安徽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B项成分残缺,应改为“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节”,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或“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

14、A(这种选用句式题,应把握各种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审清题目要求,把握命题方向,认真分析语境、明确语境限制。分析选项,第一空位⑤⑥句,根据句首大意,承接“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所以应选⑤句,④句中的“早期教育”承接⑤句的“幼年”,⑤句应接④句;得出肯定的结论,接⑥句;“犹如”,接②①句,得出结论③“晚学总不如早学那样自如”。⑤句和前文内容密切相关,⑥紧接⑤④做进一步说明,③是总结性话语,从①②而来。) 15、(1)每个人都可能得心理疾病;(2)抑郁症的成因很多;(3)心理问题(每句2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语言连贯能力的把握。答题时主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题主要在论述抑郁症,第一空,课联系后句“部分男女老幼”,第二空根据前一句“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答题。第三空课根据文意答题。 16. (1)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问题。(2分)

(2)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是父母的远离,缺乏父母的关爱。(1分)童年留下的心理问题可能为他们日后成长埋下悲剧的种子。(1分)应当在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等方面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职责,探索监督和保护父母尽职尽责的渠道和办法,(1分)学校、社会应对留守儿童建立长效帮扶和管护机制,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权益。(1分)(任意答到3点给三分) 五 、作文

【解析】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从教授的言行看,反映了理论和实践、客观与主管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从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挑战“;从其它动物的议论可以提炼出话

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