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 2、知道声音能传递能量。
3、了解超声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集中等特点,因而有广泛的应用。 4、了解很多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会产生次声波,人们通过对次声波的监测和控制,可预报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阅读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声音能传递信息 2、声音能传递能量 【教学难点】
声音的在日常生活用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课前预习并完成助学中的二个知识点,准备扬声器、蜡烛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要素)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一、声与信息(7min)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和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实例. 1、【提出问题】你平时用声音传递过信息吗? 2、通过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呢? 当堂达标练习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课的知识,学生较容易接受 学生回答: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我们彼此之间的谈话,教师在课台上的讲课声,同学们课下的交谈与交流声等不都是在传递信息 学生讨论回答: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携带的信息;另一种是靠反射回来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到的应用)人类的交 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课的知识,学生较容易接受、知道声音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学生能通过看书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在生活中具体应用谈声、中医的望、闻、问、的例子 切等。 学生做附件1练习题 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二、声音与能量(8min) 三、知识拓展(4min) 1、 做演示实验如图所示: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声音能传递能量,使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总结知识的能力。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当堂达标练习 (1)超声波有两个特点:1定向性好( 频率高)2 穿透能力强 (2)次声波又叫亚声,它的来源广泛,传得远,穿透力强. (3)近几十年又发展起来一门新学科:仿声学 小资料:超声波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云南白药的主要原科重楼,种子发芽一般需要两年多的时间.而经超声处理后,其种子发芽可提前1年半,只需4—5个月,发芽率由30% 提高到9O% ,其发芽周期缩短了2/3 。 所以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缩短,生长期会提前。 并举出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在社会生活很多方面的应用。 学生做附件1练习 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科学世界中我国古建筑在声音的应用方面的成就。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在声学方面的成就 课堂小结 (2min) 课堂练习 (20min) 见附件3 1、声音有哪些应用? 2、我们是如何应用的?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声的利用 一、声可以传递信息 二、声可以传递能量 1、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2、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教学反思:
本节采用学生自学与实验教学进行授课,授课过程中,我认为有两方面做得比较好:
1、课堂引入是通过学生学过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对生活及物理现象有亲近感,使学生更好认识了声可以传递信息和声可以传递能量。在今后教学中,要根据授课内容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出彩的情景设置。
2、在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声是怎样利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去寻求知识。 本节课中有两个方面做得不够好:
1、课堂中给学生举例子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能因怕学生回答不出而急于引导。
2、师生互动有待加深,以学生为中心做得欠缺。
③练习的形式不够丰富,如没有设计“简答题”这种题型,练习题尚欠“精”。 使得学生练习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 附当堂达标测试题:附件3
附件一
知识点一:
1、 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原因是 ( )
A、声音响度太小 B、声音响度太大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声音的频率高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2、下列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断是否有螺栓松动 C、科学工作者,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洋的深度 D、瓦工砌墙时,用刀敲打砖块
3、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国为 ( )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附件二
知识点二:声与能量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4
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低一些 2、下列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 A惊天霹雳,感觉到房屋都在震动
B、海豚在浑浊的水中利用自身的“声呐”系统可以准确地判断远处小鱼的位置 C、冲锋号响起,战上们冲向敌人
D、地震仪根据地震处传来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位置 3、下列现象中表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 A、利用超声波对孕妇作常规检查 B、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科考船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D、人突然暴露在150 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4、在下列应用实例中.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 ) A、外科医生利用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利用声波预测自然灾害事件
C、利用声波检测样品内部是否有缺陷 D、超声雾化器将罐里的水变成水雾 附件三
小试身手
1声不仅能传递__________ ,同时也能传递__________。
2、医生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内封闭的空气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__________(填“音耐”或“响度”)。
3、空难演习中,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实际上是利用了_________来测距离的,同时也说明____________可“传声。
4、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了解病人心脏工作状况 C、牙医用超声波清洁牙齿
D、古代航行中水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5、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小试身手
1、人类在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洋时,往往也影响到一些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科学工作者发现在使用声呐系统的海域中的鲸不堪忍受大功率的超声波。纷纷逃离这些海域,到浅滩搁浅“集体自杀”。这些人们“充耳不闻”的超声波对十鲸来说是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的。
2、科学家们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探知海洋的深度时,将声呐系统装在船边的水面上.垂直水面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经过4 s后接收到这个超声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 500m/s,此处的海洋深为____________ m。
3 、2004年1 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
5
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发现很少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动物可以听到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_ 声波.而人听不到.
4、下列不属于回声定位的实倒是 ( ) A、蝙蝠夜间进行觅食 B、捕鱼船的声呐系统
C、医学上用的B超 D、海洋勘测船的声呐系统
5、超声波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它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如油和水)混合在一起。这表明超声波能传递敲________。而超声诊断仪(B超)可以用来检查人体疾病,确定人体内不便直接看到的内部器官的病变情况,这表明超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
6.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B、利用超声波能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的疾病信息 C、声可以用来清洗机械
D、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7、据报道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需要用薄薄的一层 ( )
A、导电物质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绝缘物质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