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试题六2015年

来源:哗拓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试题六2015年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总题数:29,分数:58.00)

1.《儿童权利公约》颁布的时间是( )。 A.1991年 B.2002年 C.1989年 √ D.2001年 解析:

2.下列对班主任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班主任是日常道德品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B.班主任是幼儿家庭教师的介绍者 √ C.班主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D.班主任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解析:

3.“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法律规定始出于( )。 A.《教育法》 √ B.《义务教育法》 C.《教师法》 D.《宪法》 解析:

4.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 √ B.宣告中止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解析: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诗歌《我爱这土地》,其作者是( )。 A.艾青 √ B.郭沫若 C.席慕蓉 D.叶芝 解析:

6.《教师法》的适用范围是( )。

A.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 B.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C.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的教师

D.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 解析:

7.儿童诗《小小的船》的作者是( )。 A.叶圣陶 √ B.冰心 C.田地 D.刘大白 解析:

8.现行《义务教育法》规定,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部门是( )。 A.国务院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解析:

9.幼儿园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 A.五小时半 B.四小时半 C.三小时半 √ D.两小时半 解析:

10.唐宋八大家不包括( )。 A.柳宗元 B.杜牧 √ C.苏轼 D.王安石 解析:

1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家庭、学校对未成年人具有( )责任。 A.监护、教育、管教 √ B.教育、管教、感化 C.保护、教育、监管 D.教育、感化、保护 解析:

12.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 )。 A.选好班干部 B.组建培育班集体 C.了解研究学生 √ D.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解析:

13.“师爱”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教育价值。下列各项中“师爱”表达不正确的是( A.研究与了解儿童 B.尊重与热爱幼儿 C.信任并期望儿童

D.尽量满足幼儿的要求 √ 解析:

14.《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其适用范围,其中不包括( )。 A.班级组织的春游活动中有人食物中毒 B.假期有学生翻越学校围墙摔伤 √ C.教师在上课时将学生拉到门口罚站 D.学校宿舍漏电造成学生被电击昏迷 解析:

15.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 B.钱学森 C.杨振宁 D.李政道 解析:

)。 16.沟通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四大洲、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并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事件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解析:

17.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王昌龄《长信怨》诗里“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诗作出来总需要旁人能读懂,“懂得”这是能够唤起以往的经验来印证,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大半凭借再现的想象。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决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也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的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下列对文中“想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也就是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从而创造出艺术作品

B.创造的想象是用已有的意象重新配合来创造艺术,再现的想象则是通过再现以往的意象来独立创造艺术

C.只有再现的想象决不能创造艺术,这是因为它并非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

D.创造的想象心理作用分为分想与联想,有分想作用而后与选择,选择就是创造,诗有时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作成 解析:

18.下列哪种统计量数描述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 A.平均差 B.标准差 C.全距

D.算术平均数 √ 解析:

19.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下列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品是( )。

A.《马可·波罗游记》 √ 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 D.《思想者》 解析:

20.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与要求主要包含在两个文件之中,它们是( )。 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 B.《教师法》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C.《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法》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 解析:

21.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培养精英 B.提高国民素质 √ C.发展特长 D.提高个人素质 解析:

2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 A.妇女解放 B.艺术解放 C.禁绝欲望

D.人文主义 √ 解析:

23.有甲、乙、丙三个学生,一个出生在北京,一个出生在上海,一个出生在武汉;他们中一个学国际金融专业,一个学工商管理专业,一个学外语。其中:①甲不是学国际金融的,乙不是学外语的;②学国际金融的不出生在上海;③学外语的出生在北京;④乙不出生在武汉。请根据上述条件,判断甲的专业是( )。 A.国际金融 B.工商管理 C.外语 √ D.3种专业都可能 解析:

24.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 )。 A.西林寺 √ B.东林寺 C.庐山 D.岳阳楼 解析:

2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 A.黑龙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 D.长江流域 解析:

26.“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这一法律规定始于( )。 A.《义务教育法》(1986) √ B.《义务教育法》(2006) C.《教育法》 D.《宪法》 解析:

27.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 √ 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 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 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及格了 解析:

28.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造一条船吧。”这群年轻人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了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出一条独木舟。独木舟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了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歌唱。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年轻人齐声说道:“快乐极了!”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 )。 A.勤劳地工作是快乐的源泉

B.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就会收获快乐 C.快乐来自于对明确目标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 D.快乐的体验来自于心灵的智慧 解析:

29.古代老师的别称不包括( )。 A.夫子 B.受业 √

C.先生 D.恩师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总题数:3,分数:42.00)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幼儿园教师郑某,因住房分配政策对园长心存不满,对工作失去了信心,于是向幼儿园提出了调动申请,要求立即调走。当时幼儿园工作非常紧张,并且郑某担任的课程还未结束,与幼儿园签订的聘任合同也未到期。因此,经研究,幼儿园决定暂不考虑郑某的调动问题,并派人做她的思想工作,劝其认真考虑。郑某却认为这是有意拦阻不放其走,因而拒不上班,致使其所担任的教学工作被迫叫停。园长多次找郑某做工作,但她仍不去上班。 问题: 郑某的做法违背了哪些法律条款?幼儿园应该如何处理? (分数:1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郑某违背了下列法律规定。 ①《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义务之一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郑某擅自不上班,显然违背了这一义务。 ②《教育法》规定,教师在享有教育教学权的同时,也应履行教师的各项义务。郑某在任职期间不上班,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 ③郑某擅自不去上班,导致相关教学工作停止,侵犯了幼儿的受教育权。 (2)幼儿园的处理: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根据《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①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②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③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解析: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 如果你是一位教师,谈谈你对终身学习的认识。 (分数:1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经常更新知识结构,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和敏锐。 (2)学会学习。教师应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晓自己所教的学科;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学习信息技术等。 (3)教师不再是一次性地学习,而应是持续地学习以扩展知识领域,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解析: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一节美术课上,老师让大家把自己的梦想画出来。等大家都画完后,老师指着墙角的那一片区域说:下面我们请最可爱乖巧的女生展示一下她的作品。这时,坐在墙角的一个学生站起来,刚要举起自己的作品时,老师说:“青青,老师说的不是你,应该是小文同学最可爱乖巧。”老师说完后,青青忍住要掉下的眼泪,看了一下四周的同学,怯怯地坐了回去。 问题: 请运用儿童观评析该教师的行为。 (分数:1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该老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青的发展。 (2)尊重幼儿,维护幼儿尊严,该老师伤害了青青的自尊。 (3)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幼儿。该老师对青青不够公平。) 解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总题数:1,分数:50.00)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论说文。 材料1:[意]亚米契亚《爱的教育》:倡导谅解与友爱。 材料2:陶行知:“爱满天下。” 材料3:丰子恺在谈到他的老师时说,李叔同先生是“爸爸的教育”,夏丐尊先生是“妈妈的教育”。 材料4:冰心:“有爱就有教育。” 要求: 请联系现实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围绕“爱与教育”,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分数:5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参考样例】 爱与教育 我国作家冰心认为:有爱就有教育。从小我们就享受爸爸的爱、妈妈的爱。生活在美丽的校园里,我们无时不感受到老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我们无处不被爱所包围。我们就像微不足道的水滴在浩瀚的爱的海洋里徜徉!在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的今天,我们与爱同行,让爱满天下! 校园里,一个个爱的故事在流淌,许许多多感人的场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陈老师的儿子得了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疾病:白血病。陈老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微薄的工资,供儿子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陈老师一筹莫展。但是,很快学校里的老师伸出援助之手,100元,200元,……同学们父母的支持下,捐出零花钱,5元,10元,20元,……爱心在校园弥漫,关怀在无声延展。我们凝聚爱的阳光,从死神的手里夺回了一个年轻的生命。陈老师的儿子又重返大学校园,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现在他已经参加了工作。我想他一定会努力工作,用爱回报社会。 在我们班上,每学期都会开展“一帮一”的结对子活动: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帮助一个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让两位同学一起进步。在这个结对子活动中,我们看见了让人感动不已的一幕幕:成绩较好的那位同学,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成绩暂时落后的那位同学讲题。每天放学后,也总是守着自己的小伙伴把所有作业完成后,才放心地离开;成绩较差的那位同学,也十分认真地倾听讲解,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向那住同学请教。“一帮一”活动后,我们看到:同学们的成绩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大家的友谊越来越深,享受着爱的阳光,我们快乐成长!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就像是一个丰富的收纳袋,它不断地收获自己的需求,也在不断地给予和付出。我相信,只要有爱,就有教育。或者说,爱就是教育! 牵手你我,与“爱”同行,使我们的校园和学习充满“诚信与友爱”,让我们一起乘坐“和谐”的小舟,在“爱”的海洋里徜徉吧!)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