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过关训练

来源:哗拓教育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过关训练

1. 课内阅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魑魑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先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剜,是郝嗣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 ,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仿造“黑魃魃”写几个与夜晚有关的叠音词。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

(3)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画横线的语句。 (4)联系全文,完成下列诗歌。 一星______,就是你的生命, 一盏______,就是你的追求, 为了______, 为了______,

你点燃了心爱的书本, 也点燃了生命的火光。

战友啊,亲爱的战友,华灯下,你在干什么——______。

2.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________,没有________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________。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根据选文写出“嫩”的意思。 嫩红:______ 嫩叶:______

(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缩句) (4)爬山虎的叶子有哪些特点?

(5)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3.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 ______(yì yī yí)群大雁往南飞,一 ______(yì yī yí)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 ______(yì yī yí)”字。 (1)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大雁排成了什么样的队形?看图写出生字。

(3)联系全文,想一想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 )(填序号)

①秋天来了,南方比北方暖和。 ②秋天来了,北方比南方暖和。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树上有一只乌鸦、一只蝈蝈和一只啄木鸟,它们三个在一起聊天。 ②一头黑猪从丛林中走过来,它们的话题立刻转到了猪的身上。 ③乌鸦说__这个家伙长得多黑呀__简直像块黑炭__

④__瞧__这个家伙肚子多大呀__蝈蝈说__简直像个要爆炸的气球__ ⑤__瞧__这个家伙的嘴巴多长啊__简直三天三夜摸不到头__啄木鸟说__

⑥一只孔雀从这里路过,听了它们的谈话,忍不住说:“你们三位最好还是先找面镜子照照自己的模样,然后再对别人评头论足吧!” (1)给第③至第⑤自然段加上标点

③乌鸦说______这个家伙长得多黑呀______简直像块黑炭______

④______瞧______这个家伙肚子多大呀______蝈蝈说______简直像个要爆炸的气球______

⑤______瞧______这个家伙的嘴巴多长啊______简直三天三夜摸不到头______啄木鸟说______

(2)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啄木鸟______ zhuó zhuō 模样______ mó mú

(3)根据上下文,说说“评头论足”一词的意思。

(4)乌鸦、蝈蝈分别把黑猪比作______,嘲笑黑猪;啄木鸟则用的语言嘲笑黑猪的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

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端午粽》节选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_____ 的。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______箬竹叶 ______糯米 ______枣 (3)端午节时间是______

①7月7日 ②5月5日 ③9月9日

(4)想一想,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

6. 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悄然降临。我们看到秋风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那时,道路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鸟儿为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来回忙碌。

(1)上文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2)“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个______句,请你也来写一句:______

(3)仿写词语: ①金黄色:______ ②翩翩起舞:______

7. 和大人二起读《小松鼠找花生》,回答问题。 (1)为什么小松鼠没看见一个花生?( )(填序号)

①花生被人摘走了。 ②花生死掉了,没有结果。 ③花生长在土里。 (2)你还知道哪些和花生类似的植物?和大人说一说。

8.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蟋蟀也叫______,(A.蝗虫 B.蛐蛐)是农业的______。(A.害虫 B.益虫)

(2)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照样子下词语。

弯弯曲曲______、______、______

(4)蟋蟀的住宅外部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蟋蟀的住宅内部布置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

蟋蟀的住宅很______,很______,还很______。我觉得蟋蟀真______!

9. 课内阅读。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_________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_________而且无论怎么飞_________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_________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_________它也能灵巧地避开_________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_________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_________

(1)在选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科学家做了______次实验,最终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______,而是______。

(3)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______的启发。 (4)蝙蝠飞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0. 读一读,回答问题。

静悄悄的夜,有小小的虫在合奏。 星星和月儿喜欢听,都跑出来了。 找出整体认读音节。

11. 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______到______顺序写的。 (2)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4)画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中国画是指______。

(5)写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6)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话。

12. 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叫答问题。

有趣的动物园

星期六下午,妈妈带我到动物园看动物。

动物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顽皮的猴子、美丽的孔雀,有笨重的黑熊、可怕的蟒蛇,还有凶恶的狼。猴子很淘气,跳来跳去,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吸引我的是孔雀,它的羽毛展开了,像一把大扇子,美丽极了,好像在和我们比美。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主要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在文中找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4)最吸引“我”的动物是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星期一上午,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看动物。 ②动物园里的蟒蛇最淘气,总是跳来跳去。

③孔雀的羽毛展开了,像一把大扇子,非常美丽。 (6)动物园里还有哪些动物呢?请你再写两个。

13. 课内阅读。

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1)刘老师笑着讲女娲甩泥造人,结果自己的腿也被甩掉了,表现了刘老师______。

(2)“我们”笑是因为______。

(3)“我们”心里酸楚是因为______。

(4)“我们”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是因为______。

14. 下面是故事的结尾部分,请读一读,做一做。

①于是,鸟太太剪了长长的一段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这下好了,我总算找到了一根够长的绳子。”

②胡萝卜先生就这样一直走,他的胡子一直长,当胡萝卜先生走进一家眼镜店的时候,他的胡子也就不再发疯一样长了。由于一路上胡子派了许多用处,已经不是那么长了,就挂在他的肩膀上。胡萝卜先生开始掏钱为他的近视眼买眼镜。

③眼镜店的白菜小姐是个非常机灵的女孩,她一边给胡萝卜先生戴上眼镜,一边说:“如果你怕不小心把眼镜摔了,那么就在眼镜框上系一根绳子,然后挂在脖子上。”白莱小姐说这些话的时候,用那根胡子系住了眼镜。

④当胡萝卜先生的眼镜不小心从鼻子上滑落下来的时候,他的胡子拉住了眼镜。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

是的,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确实是太棒了,大家都这么说。 (1)先预测,再总结。

①读了第①段,我预测后面的情节是:______ ②读了第②段,我预测后面的情节是:______

总结以上两次预测,对照作家的原文,我发现:______ (2)大家为什么都说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确实太棒了?

15. 阅读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 ______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 ______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

(2)在横线上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3)用横线画出具体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①“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______,“白色”的是_____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_____

②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______和______,说明它的______,表达出对地球的______之情。

16.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李老师看了看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二十分钟。” 元元非常后悔。 (1)照样子写词语。

看了看:______了______ ______了______ ______了______ (2)元元红着脸是因为______。(填序号)

①他没考好,老师批评他。 ②他迟到了,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3)元元后悔的原因是______

17.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______。

(2)写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变化的句子和描写江面景象变化的句子:______。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多,心情______,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18. 课内阅读。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_”画出来。 (2)文中有一对反义词,请找出来。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

19.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能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子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

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照看——______亲密——______ 舒服——______ (2)用横线划出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话。

(3)用波浪线画出牛郎为什么那么周到照看牛的句子。

(4)“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能对得起它呢?”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改为陈述句是:______

(5)牛郎细心照看牛,可见他是一个______的人,从他把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可以看出她是一个______的人。

20. 重点段落品析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忘记——______ 失信——______ (2)分别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如果……可是…… ______ ……因为…… ______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理解。

21.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 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选出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______ ②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______

(3)举现代科学实例来说明“千里眼”“顺风耳”。 千里眼:______ 顺风耳:______

(4)“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是指( )

(5)“我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大概”在文中的意思( )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文中

引用的作用是( )

22.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________女娃。女娃游于________,________,故为精卫,常________,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23. 课内阅读。

敦煌壁画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壁画大体可分为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山水画等七种。其中,故事画又分为五种,画面生活气息浓郁 , 情节动人有趣,反映了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莫高窟第二百九十窟中,有按顺序绘制的八十七幅壁画,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另外,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就绘制在莫高窟第三百二十三窟的北壁西端上。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 (1)写出选段中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浓郁——______ 罕见——______ 印证——______ (2)选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3)故事画有什么特点?

(4)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两个故事画?

24. 读一读,回答问题。

山坡上,真热闹,大家在做广播操: 一二三四伸伸腰,二二三四踢踢脚。 天天锻炼身体好。

(1)找出一个学过的三拼音节抄写在下面。 ______

(2)找出两个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抄写在下面 ______ ______

(3)大家在______做______。(填序号) ①广播操 ②山坡上 ③草地上

25. 我能按照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列词语。 喝 跑 摘 跳 喝 做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_______,从这棵树_______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_______窝,_______果实,_______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1)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动词。

(2)这段话主要介绍了松鼠_______特点,使我们感受到它的_______。( )

26.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和酶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有生命的天体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2)“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至少”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

27. 读文段,做练习。

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1)蚂蚁队长是怎样处置掉下来的奶酪渣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从哪里可以看出小蚂蚁们的劲头比刚才更足?把文中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

28. 课内阅读。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对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秦王________。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________。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根据课文,写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2)给文章中括号处加标点。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29. 读课文《过马路》。根据提示补充音节。

(h______)(d______)停,(l______)(d______)行,交通路牌要看(q______)。过街要走(r______)(x______)道,交通规则须记牢。

30. 读片段,再结合全文做练习。

“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 。”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

(2)老屋毫不犹豫地帮助了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体现了老屋______的精神。

(3)老屋会倒吗?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