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博湖县城市保障性住房工程(二轻局)7#楼 — 交底部位 主体梁、板、柱砼浇筑 工程编号 日 期 2011-6-26 交底内容: 1. 材料要求 本工程主体结构采用C20商品砼; 2.作业条件 (1)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符合要求,模板缝隙最大不得超过2.5毫米,过大者应堵严,并办完预检手续。 (2)绑好钢筋并办完隐检手续。 3)构造柱、圈梁及板缝施工缝接搓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凿清理并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 (4)常温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灌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浇灌、振捣→混凝土养护 (3)混凝土浇灌、振捣: 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在浇灌前宜先铺5cm~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2)浇灌方法:用泵车供料时,应先将泵头降至距板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板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车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浇灌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震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灌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连续作业浇灌到顶。 4) 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面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长度的1.25倍; 5)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外砖墙,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以及漏浆等现象,并派专人修理。 6)浇筑雨篷混凝土时,上层钢筋为受拉筋,要保持上层钢筋的位置、保护层厚度,切勿踩踏,否则雨篷的上表面就会产生裂缝,甚至引起雨篷板断裂; 7)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保护。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位移,顶丝,拉杆,钢管扣件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胀模等现象立即停止浇筑,派专人检修好后方可继续浇筑;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博湖县城市保障性住房工程(二轻局)7#楼 — 交底部位 主体梁、板、柱砼浇筑 工程编号 日 期 2011-6-26 8)表面抹平:圈梁和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随即挂线,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随后铺塑料薄膜盖严实 9)浇筑楼梯混凝土时,先将楼梯施工缝和松散混凝土及杂物清理干净;浇筑前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振捣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与人工振捣相配合。楼梯自下而上一次浇筑振捣完毕,浇筑振捣完毕用铁抹子自上而下抹平。养护期内防止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而受到振动; (4)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浇水养护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5)制作混凝土试块(标准试块和同条件试块),用以检验混凝土28d强度。 4.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砂、石、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的规定。检查水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 2)按GB/T50344-200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并评定混凝土强度。 (2)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具体要求参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构造柱、圈梁、板缝现浇混凝土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2-42 允许偏差(mm) 项次 1 2 3 4 5 6 7 8 项目 砖混 构造柱中心线位置 构造柱层间错位 标高 (层高) 截面尺寸 -5 垂直度(每层) 表面平整度 预埋件中心线偏移 预埋螺栓中心线偏移 5 8 10 5 尺量检查 用2米托线板检查 用2米靠尺和楔形尺检查 10 8 ±1 +8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水准仪或尺量 检验方法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博湖县城市保障性住房工程(二轻局)7#楼 — 9 预留洞中心线偏移 15 交底部位 主体梁、板、柱砼浇筑 工程编号 日 期 2011-6-26 5.成品保护 (1)浇注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 (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免钢筋移位、模板变形或埋件脱落。 (3)操作时不得踩碰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补好。 (4)散落在楼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水泥浆流失、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胶皮。 4)孔洞:原因是柱中拉结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5)缝隙与夹渣层:楼梯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6) 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 交底人: 接交人: 质量检查员: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