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0年上海市物理大同杯竞赛复赛试卷

来源:哗拓教育
2010年上海市物理大同杯竞赛复赛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N/kg,水的比热容4.2×103J/kg·℃。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 ) A.画面变得模糊 B.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

C.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 D.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

2.蝴蝶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5~6次的声波,蜜蜂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300~400次的声波。假如你的眼睛被蒙上,那么有蝴蝶和蜜蜂分别从你头顶附近飞过,则( ) A.蝴蝶、蜜蜂飞过时,都能被发觉 B.蝴蝶、蜜蜂飞过时,都不能被发觉

C.蝴蝶飞过时能被发觉,蜜蜂飞过时不能被发觉 D.蜜蜂飞过时能被发觉,蝴蝶飞过时不能被发觉

3.大雪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雪后,气温降低,人的听觉变迟钝 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4.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的CO2,使大气的平均温度上升。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CO2对红外线的反射 B.CO2对红外线的吸收 C.CO2对可见光的反射 D.CO2对可见光的吸收

5.在煮饺子时,将饺子投入沸腾的水中,并用勺子轻轻在锅底推动沉下的饺子,等到水重新沸腾后,加上些凉水继续烧煮一会儿使水再次沸腾,这时煮熟的饺子会浮出水面。熟饺子会浮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

A.锅里的水量多了 B.饺子在水里经过烧煮变轻了

C.水温低时水对饺子的浮力小,水温高时水对饺子的浮力大 D.水沸腾后,饺子内的小部分水汽化后变成水蒸气,使饺子体积增大

6.一列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则( ) A.窗外有风,但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B.窗外有风,而且是由北向南的风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参考答案 第 1 页

C.窗外有风,而且是由南向北的风

D.窗外没有风,站在铁轨边的人看到雨滴是竖直下落的

7.右图中的容器内有一个凹面镜,容器内注满水,平行于主轴的反射后会聚于焦点,且焦点低于水面,设此时焦距为f。若其它条抽去,设焦距为f1。再在容器里注满折射率比水大的液体,设焦距( )

A.f1=f = f2 B.f1< f< f2 C.f< f1< f2 D.f1> f> f2

第7题图

光线经凹面镜件不变,将水为

f2。则

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其材质不同。将它们放入沸水中,一段时间后温度均达到100℃,然后将它们按不同的方式投入一杯冷水中,使冷水升温。第一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甲,将其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甲从杯中取出,测得水温升高20℃;然后将乙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测得水温又升高了20℃。第二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乙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乙从杯中取出;然后将甲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则在第二种方式下,这杯冷水温度的变化是( ) A.升高不足40℃ B.升高超过40℃

C.恰好升高了40℃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9.如图(a)所示,一根垂直于纸面的导线P放置在一水平放置条形磁铁的正上方,若导线受到磁铁给它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是垂直纸面________(选填:“向外”或“向内”);现将该导线稍微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如图(b)所示,则这根导线受到磁铁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选填:“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或“左上方”)。

P P

N S N S

(b) (a)

第9题图

10.如图所示,大水槽里有不种液体,A液体的密度为ρ,B2ρ。一个边长为a的小立方体在A液体中,另一半浸没在B上表面与A液体上表面齐平,为________ρ。若在物块上端第10题图 物块重力0.1倍的竖直向下的沉的距离为________a。(物块始终未与水槽底部接触)

A B 相溶的A、B两

液体的密度为物块,一半浸没液体中,物块的则物块的密度加一个大小为压力,则物块下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参考答案 第 2 页

11.血管变细是“高血压”病的诱因之一。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做一些简化和假设:设血液通过一定长度血管时受到的阻力f与血液流速v成正比,即f=kv (其中k与血管粗细无关),为维持血液匀速流动,在这血管两端需要有一定的压强差。设血管内径为d1时所需的压强差为△p,若血管内径减为d2时,为了维持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此时血液的流速是原来的______倍;血管两端的压强差必须变为原来的______倍。

12.如图(a)所示直角三角板ABC的边长BC=a,AC=b,开始时AB边靠在y轴上,B与坐标原点O重合。今使A点沿y轴负方向朝O点移动,B点沿x轴正方向移动,可知三角板从图(a)所示的初始位置到图(b)所示终止位置的过程中,C点的运动轨迹为______________(选填:“单方向的直线”、“往返的直线”、“一段圆弧”或“非圆弧状的其他曲线”),C点在此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____。 (a) (b)

第12题图

13.在图(a)所示的电阻个电阻的阻值为R。某同所示的装置去测量网络点之间的电流。设电源的则最大电流为最小电流为_________。

第13题图

网络中,每一学用如图(b)中任意两节电压恒为E,__________,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参考答案 第 3 页

三、计算题(本题共27分)

14.(12分)甲同学从学校出发步行去附近的邮局寄信,前15min内行走的速度为1m/s,为了尽快到达邮局,以后的速度提高到2m/s。在甲同学出发6min后,乙同学也想去邮局,为了赶上甲同学,乙同学以3m/s的速度行走。求:

(1)(6分)乙同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甲同学?

(2)(6分)若乙同学比甲同学晚出发12min,则经过多少时间乙同学能追上甲同学?

15.(15分)密度为ρ=500kg/m3、长a、高b、宽c分别为0.8m、0.6m、0.6m的匀质长方体,其表面光滑,静止在水平面上,并被一个小木桩抵住,如图(a)

a a 所示。

(1)(3分)无风情况下,地小木桩 小木桩 b b 面的支持力为多大?

(2)(6分)当有风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吹到长立方体的一个面上,如图

45° (b)所示。风在长方体光滑侧第15题图(a) 第15题图(b)

面产生的压力为F,则力Fθ 要多大才能将长方体翘起?

(3)(6分)实验表明,风在光滑平面上会产生垂直平面的压强,压强的大小跟风速的平方成正比,跟风与光滑平面夹角正弦的平方

风 成正比。现让风从长方体左上方吹来,风向

a 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c)所示。当θ大于某个值时,无论风速多大,都不能使长方体小木桩 b 翘起。请通过计算确定θ的值。

四、实验、作图题(本题共20分)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参考答案 第 4 页

第15题图(c)

16.(14分)如图(1)所示盒内的电路由三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组成,盒外有三个接线柱A、B、C。某位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各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完成以下问题:

(1)(2分)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测量A、B接线柱之间电阻时的电路;

(2)(3分)在测B、C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请读出并填入表格中。

(3)(3分)测量A、C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读数为2.40V,请将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4)(6分)画出盒内三个等值电阻可能的连接方式,并求出三个等值电阻的阻值R。

17.(6分)如图所示,一宽为ab的平面镜,垂直纸面放置,平面镜可以绕其中心轴O转动,MN为离平面镜一段距离的直线。人眼在ab与MN之间的某固定位置P点(图中没有标出),通过平面镜ab观察MN。转动平面镜,人眼可以通过平面镜观察到MN上不同的区域。当平面镜ab与直线MN平行时,人眼通过平面镜恰能观察到MN上从A点到B点的整个区域。 (1)(3分)利用刻度尺等工具,确定人眼所在位置。 (2)(3分)将平面镜ab绕O轴顺时针转过θ角,利用刻度尺等工具,画出人眼此时通过平面镜在MN上观察到的区域。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参考答案 第 5 页 θa b A C B + +

第16题图(1)

接触点 A、B B、C A、C U(v) 1.50 2.40 I(A) 0.50 0.30 第16题图(2)

O

五.判断与说理题(本题共41分)

18.在科学研究中,常利用物体某些性质的互补性,制成各种器件。请对以下问题作出解答。 (1)(6分)研究表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t变化的规律为R=R0(1+t),其中称为电阻温度系数。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电阻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可以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现将横截面积相同的铜棒和碳棒串接成1.0m长的导体,要求其阻值在0C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已知:在0C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

–3

M A 第17题图

B N

C –1,该铜棒每米长的电阻为1.7×10 –5 Ω;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 –4C-1,该碳棒每米长的电阻

用不计厚度、II,此时气体内气体,气体距筒底的高活塞在同一直在直筒中的两图提供的信么条件时,被随温度升高均

为3.5×10 –2Ω,铜棒与碳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2)(6分)如图(a)所示,在相同的直筒中,分别质量和摩擦的活塞封闭体积为V1的不同气体I、温度均为T1,活塞距直圆筒底高为H1。加热直筒温度为T2时,两活塞均上升到H2。两直筒中活塞度H随温度T变化的情况如图(b)所示。现用两只筒中封闭温度为T1的一定量的上述两种气体,封闭种气体被活塞隔开,总体积仍为V1。试根据H—T息,判断封入上述两种气体的初始体积之比满足什封闭气体的温度从T1升高到T2的过程中,总体积匀增大。

H2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参考答案 第 6 页

H 2 H 1 Ⅰ Ⅱ 第18题图(a)

H 气体Ⅰ图线

19.(15分) 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的发展,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引发了一场物理革

木星轨道 命,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1)(4分)最初的光速值是根据丹麦科学家罗默的理论测出的。

地球轨道 罗默对木星系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

离木星最近的卫星——木卫一绕木星运木星及卫星 行,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木星遮食一次,这个时间间隔在一年之内的各个时间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罗默在解释这个现

地球 地球 象时说,这是因为光穿越地球轨道需要时间,最长时太阳 间可达22min,已知地球轨道半径

R1.5108km。请根据罗默的数据算出

小。

第19(1)题图

光速的大

(2)(5分)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图,图中P可旋转的八面镜,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

P

的实验示意平面镜O与凹AB=L(L可距离。现使八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参考答案 第 7 页

第19(2)题图

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请写出测量光速的表达式。

(3) (6分)一车厢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车厢底部有一光源,发出一光信号,射到车顶。已知在车厢里的观察者测量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0,如图(a)所示。另外一个观察者站在地面,他测量到的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如图(b)所示。研究表明不论观察者是站在车厢里还是在地面上,车厢的高度L0都是不变的,光在车厢里和地面上传播的速度都是c,试判断t和t0哪一个更大一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v

→v

20、(14分)两

光源 第19(3)题图(a)

L0 L0 光源 光源 L0 O A v 第19(3)题图(b)

B 艘船A与B,在t=0时从港口O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10m/s分别向东、向南匀速前进,

如图所示。当A船距O点L1=50m处第一次鸣笛,发出短促的汽笛声,以后每前进50m

v 鸣笛一次。声波以u=340m/s的速度向各个方向传播。

第20题图 (1)(6分)求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的时刻。

(2)(8分)求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到第二次听到汽笛声的时间间隔,并判断B船上的水手以后听到相邻两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是否发生变化。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参考答案 第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