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明史·周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源:哗拓教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忱宇恂如,永乐二年进士。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而江南为甚,苏州一郡,积至八百万石,思得才力重臣往厘之。乃用大学士杨荣荐,迁忱工部右侍郎,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始至,召父老问逋税故,皆言豪户不肯加耗,并征之细民,民贫逃亡,而税额益缺忱乃创为平米法,令出耗必均。旧例,粮长正副三人,以七月赴南京户部领勘合(注)。既毕,复费送部,往反资费,皆科充之。忱止设正副各一人,循环赴领。初太祖平吴尽籍其功臣子弟庄田入官后恶富民豪开坐罪没入田产皆谓之官田按其家租籍征之故苏赋比他府独重官民田租共二百七十七万石,而官田之租乃至二百六十二万石,民不能堪。时宣宗屡下诏减官田租,忱乃与知府况曲算累月,减至七十二万余石,他府以次减,民始少苏。历宣德、正统二十年间,朝廷委任益专。忱以此益发舒,见利害必言,言无不听。忱尝言:“吴淞江畔有沙涂柴场百五十项,水草茂盛,虫多生其中。请募民开垦,可以足国课消虫灾”报可。其因灾荒请贷,及所陈他利病无算,小者用便宜行之,无所顾虑。正统九年,给事中李素等忱妄意变更,专擅科效。景泰元年,溧阳彭守学忱。明年礼部尚书杨宁言:“妄费罪乃在忱。”言官交章忱,请正其罪。景帝素知忱贤,但令致仕。忱性机警。三殿重建,诏征牛胶万斤,为彩绘用适赴京,言库贮牛皮,岁久朽腐,请出煎胶,归市皮偿库。

(节选自《明史·周忱传》)

(注)勒合:古代文书凭证。

1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太祖平吴/尽籍其功臣子弟庄田/入官后/恶富民豪并/坐罪没入田产/皆谓之官田/

B.初/太祖平吴/尽籍其功臣子弟庄田/入官后/恶富民豪并坐罪/没入田产/皆谓之官田/

C.初/太祖平吴/尽籍其功臣子弟庄田入官/后恶富民豪并坐罪/没入田产/皆谓之官田/

D.初/太祖平吴/尽籍其功臣子弟庄田入官/后恶富民豪并/坐罪没入田产/皆谓之官田/

1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忱制定新法,解决欠税积弊。他上任后,召集百姓,调查税粮拖欠原因,得知豪户不肯交纳损耗费,就创设平米法,予以解决。

B.周忱降低税额,纾解百姓困境。苏州赋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他就与况锺研究出官田租税减轻方案,使苏州百姓生活有了很大改观。

C.周忱屡遭弹劾,被迫辞官退休。景泰年间,杨宁指摘周忱的罪行,谏议官也接连上奏请求定罪,景帝深知周忱贤能,只让他辞去官职。

D.周忱处事机警,善尽腐皮之用。周忱建议用库存腐皮煎胶,而后买新皮入库,这既可解决建殿需要的牛胶问题,还能更新库存。

1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毕,复赍送部,往反资费,皆科敛充之。

(2)忱以此益发舒,见利害必言,言无不听。

【答案】

110.D

111.B

112.(1)工作完毕后,把勘合送回部里。他们往返的费用,都是征敛而来。

(2)周忱因此更加发奋,发现利害必提出建议,而皇上对他也是言无不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