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赫* 。皴。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赵强(河南省长葛市第三高级中学461500)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 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 传统教学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使学生能将学到的数 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也是我们研究性学习 的一个重要方面.带动学生去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 数学研究性学习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真正做到使学生学 以致用.数学的应用不仅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更重 要的是能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 学生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数学问 题,研究数学问题,建立解决各种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学 生一方面能用所学的数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 面又能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抽象成数学的模型,数学 的研究性学习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循环渐进. 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 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 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 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 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数学作为中学课程的一门基础性学 科,自然是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一块主阵地.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从 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 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 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 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 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数学研 2.在数学开放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数学开放题能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 探究的过程,能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 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 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选 择课题,学生从自身数学学习实践出发,找到他们感兴趣 的、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开展数学研究性课题学习将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就 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将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 究性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在社会实践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会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 习”为新颖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当前数学教学 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利于调动学生 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从而有效提 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中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呢? 一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社会实践是重要的获取信息和 研究素材的渠道,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并亲身参 与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可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予以解决.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培养他 们的实践能力.具体说来,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 作的能力: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尝试研究“银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 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就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 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 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 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使他们发现研究数学的乐 趣.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把握指导的度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 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 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在讲授新 课时,我们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 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在遵循教 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 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活动铺垫了基础. 二、在数学问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 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 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 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综 在课堂上要形成“问题中心”,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搬 进课堂内进行研究.使课堂成为问题展示平台、讨论与辨析 的场所.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 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师, 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既不可以按已有的教 学模式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能放任自流,不闻 不问.要达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的指导必须把 握一个度.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 果带着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那 么。他们的大脑就会处于积极活动之中,他们所得到的知 “研究性学习”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作一个解决问题 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识过 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 对问题的研究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 境中不断地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 识就比较深刻、扎实.教师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体 现在教学全过程,紧密结合教材中的经济、政治、科技、文 化、教育的实际问题渗透学生自主创新性的研究型课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发展个性特 长。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努力促进学生提出问题, 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参与和改造社会从而 获得发展的基础. 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反思;促进学生讨论问题,增强问题意 识,培养质疑精神;促进学生自觉地把问题专题化. 1.在数学的应用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 数学学习与研究20O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