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摘要: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本文以桂林传统为例对其价值体系、文化构造、环境和发展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并且结合文旅开发策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性 可持续发展 1.
传统村落概述
传统村落又名古村落,是指那些形成较早的以血缘、家族而聚集起来的民居建筑,统称在一起就形成村落。传统古村落有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学等,并且凝聚着复杂多样的民族文化形态,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传统村落的价值体系 1.经济价值
传统村落有着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它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美学、结构布局和环境特色等优秀的文化价值,并且反映者古村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各种痕迹。可以说这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类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共生共存的文化精华和历史记忆。
2.艺术价值
传统村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古村落内传统民居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到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当地名族特色的独特建筑,并且受当地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
3.文化价值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文化遗存, 存在极高的文物价值,其文化价值在于其自身的原始性。有学者指出:“文物自身的价值源于其承载着的历史、文化、科学等信息和人们的情感。”所以其真正的生命脉搏在于它的真实性。在传统村落保护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其“原真性”,即便保护的只是些废墟荒土。简单的修修补补或精心的仿建,并不能还原出传统村落的“原貌”,反而会掩盖历史的真相。
1.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与问题
1.现代城市化进程对古村落的影响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民居大多不足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大多搬进了现代的楼房中,导致古村落年久失修、无人居住等问题,更严重的现象可能还会被推到重现建造。这种种行为让传统村落的建筑遭到破坏,历史文化的痕迹就这样随着文化进程的发展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没有了历史文化的导向和审美的指导,对传统村落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传统村落的自然老化和灾害侵袭
传统村落经历过时间考验,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侵蚀对传统建筑造成了很大伤害,所以对传统民居的保护越来越迫切。以桂林来讲,它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到了1887.6毫米,所以桂林传统民居会受到雨水的侵蚀并且很容易发生洪水对其造成严重的伤害,并且还有时间的磨损以及当地居民对建筑的破坏,这恰恰提醒我们历史在消失,文化在消亡,对这些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3.传统村落保护资金不足与人才技术的短缺
维护传统村落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是这方面的资金回报率并不高,并且当地居民和开发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缺乏积极性,而且在人才和技术等方面还存在极大的不足。以桂林来讲,大部分古村落建筑都为木制结构,从材料成本这方面来讲,木材在市场上的价格比较昂贵,且原木较难买到;还有传统村落使用砖石的颜色、硬度与现在的砖石存在很大差异,有些还需要采用独特工艺和定做的方式,所以导致传统村落的维护成本逐渐增高,加之投入的资本不足对保护工作开展造成很大影响。
四、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对策 1.利用环境地理优势, 加强宣传推介
加强宣传力度,积极的去宣传当地的传统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打造属于自己的名片。以桂林为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早已闻名,作为一座远近驰名的旅游城市, 如何让游客们充分认识到一个全面的桂林, 桂林既有自然景观,又有历史文化,并且古村落资源丰富,所以还需要继续的去努力。
桂林古村落具有独特的“桂派”风格, 对其宣传推介十分必要。应当利用一切媒介、条件或时机, 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既要从整体上设计旅游形象, 与徽派、湘派、浙派等一样, 推出“桂派”古村落品牌, 深入不同的村落来突出其个性特征。而且当地还有很多高等院校,可以同各高校联合起来, 举办一些实地写生和观光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学生、留学生去古村落游览, 由他们来撰写“我心目中的传统村落”的文章, 让他们现身说法, 影响国内外的客人,以提升其国内外知名度。
2.开发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文创产品
提升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水平, 用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 应当着重把握入境旅游市场, 统一研究分析游客的心理, 开创游客喜爱的当地文创产品。许多来自海外的游客通常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很大的兴趣, 总想通过观赏和参与来体验中国文化。其实, 并不只是海外游客,很多国内的游客也会有这样的心里。所以需要全面的开发、完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3.完善文旅开发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古村落在发展的同时,应本着生态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加强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尽量维持传统建筑的风貌,保持其原有的韵味。发展设计时注重自然条件保护与应用,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营造完美的村落条件。
五、结语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统筹规划,从整体出发,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出发,着重的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筑,推动当地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发展纲要,进行合理的保护性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欣.桂北古村落改造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8(04):35-36.
[2] 安超.传统文化保护视角下的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部皮革, 2019(05):16-17.
基金项目: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性设计研究——以桂林传统民居为例》(校级A类),项目编号: X202110166108
作者简介:
苗壮,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本科生,环境设计专业
白鹏(通讯作者),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