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特高压mmc环流抑制策略

来源:哗拓教育
第53卷第11期电力电子技术

2019年11月Power Electronics

Vol.53, No. 11November 2019

特高压MMC环流抑制策略

1,崔玉2,孔祥平\\刘裕桦3

(1.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宄院,江苏南京211103;

2.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24; 3.上海九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1203)摘要:我国目前己经开始规划±800 kV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这种高压大容量换流器相间环流造成的损耗 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抑制桥臂环流,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桥臂电感压降进而抑制环流的方法。该方法直 接应用于阀基控制器,根据环流的流向增减子模块的投切个数,进而将环流抑制在限定范围以内,降低换流器 损耗。搭建了 PSCAD仿真系统以及9电平10 kW实验样机,对所提环流抑制策略进行验证,证明了该策略可 以有效抑制换流器的相间环流。关键词:换流器;阀基控制器;环流抑制中图分类号:TM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00X(2019)11-0004-02

Circulating Current Suppression Strategy of Ultra-high Voltage MMC

LI Peng', CUI Yu2, KONG Xiang-ping1, LIU Yu-hua3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t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 Nanjing 211103,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has begun to plan ±800 kV ultra_high voltage flexib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losses caused by the inter-phase circulation of high voltage and large capacity converters can not be ignored. 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circulating current of each arm, a method of suppressing the circulating current by controlling the inductance voltage drop is proposed.This method is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valve-based controller, which increases or decreases the number of switching sub-modules according to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circulating current, and then suppresses the circulating current within a limited range to reduce the converter loss.A PSCAD simulation system and a 9-level 10 kW experimental prototype are built to verify the proposed circulating current suppression strategy, which proves that the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inter-phase circulating current of the converter.Keywords : converter ; valve-based controller ; circulating current suppression Foundation Project : Supported by Technology Program of SGCC(N〇.5210EF180013)

l引言

个数,进而将环流抑制在限定范围以内,降低换流 器损耗。在阀基控制器中即可实现上述控制,无需

复杂控制,并且可以对各次环流进行抑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凭借其谐波含量

少、损耗低、易于扩展等优点[11,自2001年德国慕 尼黑联邦国防军大学提出该拓扑结构后便成为了 国内外研宄热点p_3],在高压直流输电方面具有广 阔的应用前景w。随着柔性直流系统传输容量及 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如何对其进行高效地抑制 成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热点问题'

传统环流抑制策略绝大多数都是在站基控制 器中实现,采用分解并解耦的方法,这种方法 运算较为复杂,且只能针对二次环流进行抑制。

此处采用控制桥臂电感压降的方法来实现环 流抑制。根据环流的流向合理增减子模块的投切 * 4

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5210EF180013)定稿日期:2019-03-06

作者简介:李鹏(1982-),男,陕西西安人,博士,高级工 程师,研究方向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2 MMC环流产生原理

MMC由6个桥臂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MMC主电路

Fig. 1 Main circuit of MMC

4

特高压MMC环流抑制策略

各桥臂由/V个子模块(SM)与桥臂电感L组 成,通过投入和切除SM,在交流端口处实现对交 流电压的拟合。所以各个桥臂可以等效成可控电 压源。其中,〜乂分别为x相电压和电流

增加a相投入的SM数量,反之,减少a相投入的

SM数量。为保证交流端口输出电压波形不变,a相 上、下桥臂应同时投入或切除相同数量的SM。

基于上述原理进行环流抑制,控制流程如下。首先采用经典环流计算方法提取换流器各相 二次环流具体方法不再赘述。判断 是否超过了整定值;若未超过,环流控制器不投 入,退出运行;反之,则应根据4的方向来进行 SM的投切,对环流进行抑制。以a相为例:①当^正向越限时,则a相上、 下桥臂同时投入1个子模块,以升高使dij 出为负降低;②当idlB负向越限时,则a相上、 下桥臂同时切除1个子模块,以降低Wm,使得 dL/dt为正,k升高。

当Ikl降至;f以下后,还原被投切的SM状态, 环流抑制器退出控制,防止子模块投切频率过高; 反之,保持被投切的SM状态,继续循环判断

C) 分别为X相上、下桥臂电流;tv, 分别

为;c相上、下桥臂电压;分别为直流电压和

直流电流;分别为SM电容电压和电流;UsM,

is„分别为SM电压和电流;C为

SM电容。

对a相桥臂电压进行分解,则有:

j^i/i/2-t/^sin (〇)〇«)

1 um= 1/^/2+ f/^in (w〇t)

式中:

为u.的峰值;对a相桥臂电流进行分解,则有:

tpa=/dc/3+(/am/2)sin(w〇«+im=IJ3-(IJ2)sm(〇jff+(p)式中:/„为i+.的峰值;

为相位角。

a相桥臂实际功率可以表示为:Pa=«petpa+Wnai™.

将式(1),(2)代入得:

Pa= t/i/dc/3 - ( t/an/an/2 ) COS^+ ( U J

(3)是否超过;f。上述环流抑制方法在阀基控制器内 实现,与站基控制器不产生关系,无需分解、 解耦等步骤,降低了站控芯片的运算压力。因其实

质是对环流斜率进行控制,所以可以抑制各次环 流,使用较为灵活。但对于极特殊的工况(调制比 为1),无法实现上、下桥臂同时投切SM,环流抑 制会对交流端口电压产生〇.5ue的影响,但对高电 平数的特高压大容量换流器可以忽略。

J 2 ) COS ( 2〇)(f+(p ) ( 4 )

式(4)中第1项为直流注入换流器功率的1/ 3;第2项为a相注入换流器有功功率,即三相交 流注入换流器有功功率的1/3,为保持换流器有功

能量平衡,二者的代数和必须为零;第3项是一个 二倍频正弦量,根据第3项可求出其对应的二倍 频能量为:

lFa=[/>9/(6ft)〇)]sin(2a»〇£+^) (5)

同理,b,c相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推导,得出 三相桥臂二次能量波动是对称的,该能量波动会 在三相桥臂之间激发二次环流,进而造成换流器 内部损耗。

4仿真与实验

在PSCAD平台上搭建了容量为5 000MW的

4.1 仿真验证

±800 kV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采用最近电平逼近调 制策略,仿真系统参数:直流母线电压为±800 kV, 网侧交流电压为750 kV,阀侧交流电压为800 kV, 各个桥臂 SM 个数为 200,C=8 000 |xF,i=100 mH, 额定功率为5 000 MW。环流抑制仿真结果如图2 所示,在3 s时刻启动环流抑制程序,环流被高效 抑制,其幅值不超过153 A,在Z=0.05Pu范围内。

3环流抑制策略

结合式(1 ),(2),在考虑环流桥臂电感压降后,

有如下关系:

UfZLd^/dki/de-UjSM

u^t=up,+umo

(6)

式中:uu为a相上、下桥臂电感总压降相环流;

由式(6)可知,&与二次环流导数强相关,所 以可以通过控制^实现对二次环流的抑制。

当t/dc>~SM时,〜为正,L为增大趋势,增长 速度与化正相关;当

,化为负乂„■为减

图2

环流抑制仿真结果

小趋势,减小速度与^负相关。故根据k趋势,

可判断UaSM的大小,通过改变SM投切数目来改变 ^趋势,进而起到环流抑制作用。即

Fig. 2 Simulation results of circulating current suppression

(下转第8页)

5

第53卷第11期电力电子技术

2019年11月Power Electronics

Vol.53, No. 11November 2019

3 实验

通过所搭建的对拖系统,对提出的带角度补 偿的复系数PI解耦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如 图6所示,与复系数PI解耦和电流反馈解耦相 比,采用的带角度补偿的复系数PI解耦方法,具 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解耦性能。在g轴电流指令 发生200 A阶跃时W轴受影响最小,9轴的电流 动态性能最好。

〇■

<—1()()Y

pi

有阻抗耦合,控制延时角度滞后90°以上才会失 稳;没有角度滞后,阻抗耦合只会使电流环动态性

能变差,不会失稳;采用的带角度补偿的复系数 PI控制器,具有更好的解耦和动态性能,但由于 电机电感等参数的变化,无法做到完全解耦。

参考文献

[1 ]

M H Vafaie,B M Dehkordi, P Moallem,et al.Improving the Steady - state and Transient-state Performances of PMSM Through an Advanced Deadbeat Direct Torque and Flux Control System[J].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7,32(4): 2964-2975.

[2] Underwood,S J Husain I.Online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Adaptive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s [J].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0, 57(7):2435-2443.

[3] Jinhwan Jung,Kwanghee Nam.A Dynamic Decoupling Con­

trol Scheme for High Speed Operation of Induction Mo- tors[J].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02,46(1):

解播

$

系数丨’丨解棋1?法电流反馈解耦灯法 赵系数pi解稱好乂>.

0.02 0.04 0.06 0.08 0.02 0.04 0.06 0.08

(a~轴阶跃指令^电流响应对比(b)v轴阶跃指令电流响应对比

图6实验波形

Fig. 6 Experimental waveforms

4结论

100-110.

[4] 吴荒原,王双红,辜承林,等.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改

进型解耦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5,30(1 ):30_37.

在对电流环复系数传递函数的推导分析基础

上,得出以下结论:电流环失稳,是在高转速和低 载波比的情况下,由于电流环带宽限制,在PMSM 阻抗耦合和数字控制延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没

(上接第5页)

[5] F Briz,M W Degner,R D Lorenz.Analysis and Design of Current Regulators Using Complex Vectors[J].IEEE Tra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00,36(3 ): 817-825.

和桥臂电感压降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在阀基控制器 内实现的环流抑制策略,无需分解及解耦等

复杂的控制,即可高效抑制环流。在PSCAD中建 模仿真,并搭建了单端实验样机,二者结果大致相 同,验证了所提环流抑制方法的有效性,并且能够 应用于实际直流系统。

4.2 实验验证

搭建了 9电平〗0 kW单端柔性直流MMC实 验样机,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策略,直流母线电压

为±400 V,网侧、阀侧交流电压均为380 V,各个 桥臂的SM个数为8,C=3 000 jxF,[=10mH,额定 功率为10 kW。如图3所示,系统稳定运行时,环 流峰值约为2.15 A,一段时间后,启动环流抑制程 序,环流含量迅速降低,其幅值不超过0.8 A,在 X=0.05pu范围内。且a相环流基本与PSCAD波形 成镜像关系,衰减趋势大致相同,进一步验证了所 提方法的有效性。

S/V0//参考文献

[1]徐政.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6.

P]李兴源,曾琦,王渝红.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研宄

综述m.高电压技术,2016,42(丨0): 3025-3037.

[3] Sharma R,Wu Q W,Cha S T,et al.Power Hardware in

the Loop Validation of Fault Ride Through of VSC- HVDC Connected Offshore Wind Power Plants [J].Jour­nal of Modem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2014, 2(l):23-29.

,/( 10 ms/格)

图3

环流抑制实验结果

[4] 阳岳希,贺之渊,周杨,等.厦门±320 kV柔性直流

输电工程的控制方式和运行性能[J].智能电网,2016,

Fig. 3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irculating current suppression

4(3):229-234.

[5] 李笑倩,刘文华,孙树敏,等.利用环流的MMC电容电

压波动抑制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18,52(11) :30-

5结论

首先分析了 MMC环流产生的原因,依据环流

8

32,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