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8义务教育教科书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金秋时节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宋文君/郑州市中原区郑上路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2)基于习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2.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由于是二年级的学生,学生仍处于使用铅笔写字的水平,写字速度较慢。
(2)基于阅读:相当一部分学生阅读需要借助拼音,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进行引领。
(3)基于习作:学生没有正式进行习作训练,但前期有绘画日记与口语交际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书面语言的组织运用还存在困难。学生没有自己修改习作的基础,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4)基于口语交际:学生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但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及简洁性都不够。
3.教材分析
《写日记》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文字提示和例文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二部分围绕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日记的基本格式编排了三个问题;第三部分提出了习作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例文入手发掘日记的写作内容,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记日记的好处,产生坚持写日记的信心,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日记可写的内容,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日记的阅读,了解日记可以写哪些内容。2.通过阅读例文,掌握日记的格式。评价任务:
1.通过交流绘本日记的内容,评价学生是否了解日记的写作内容。2.通过改写绘本日记,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日记的格式。
教学环节环节一绘本导入揭示课题
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绘本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绘本《蚯蚓的日记》导入,激发学生了解日记的兴趣。
环节二阅读绘本交流内容
1.逐页欣赏交流《蚯蚓的日记》中 6 篇日记,
通过学生阅读交流,教师引导
了解日记可以写的内容。
总结,了解日记的内容范围。
2.总结日记可以写的内容。
(评价目标一)
(完成目标一)
环节三学习例文掌握格式
1.阅读日记例文。
2.讨论日记与课文在格式上的区别。3.练习日记的格式。
(完成目标二)
通过练习,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正确的日记格式。
(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总结内容
总结本节内容,说一说日记可以写什么,格式有什么要求。
通过总结交流,评价学生是否正确掌握日记的内容范围和格式。
(评价目标一、二)
板书设计:
写日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