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分析

来源:哗拓教育
2010年6月 69 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分析 曾素清 陈玉莲’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本I ̄2007年1月一2009年12fl发生的产 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87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者43例,发生率为229%,导致产后出血主要的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 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 关键词:产后出血;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12—0069—01 Cau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ZENG suqing.CHEN yulian(TheChinese Municipal Central Hospitl of aHuiZhou City,HuiZhou 5 16001,China) Abstract:0biecf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factors of postparturn hemorrhage,a reasonable control m, ̄sures tao reduc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s.Methods To the hospital in January 2007-2009 took place in December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 suits 1876 cases of women giving birth。43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oceur¥,the rate was 229%,the main reason leading to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uterine atony,placentl factaors,the soft birth canal injury.Conclusion obstetric postpartum hemorrhage is a common compli— cation,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nd take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postpartum hemorrhage. K words:Postpartum hemorrhage;factors;control measures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目前是我国引起孕产妇死亡 的首要原因,发生率为2%~3%【lJ,认识其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 正确的预防措施,将能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 病死率,本文降我院妇产率2007年1月一2009年12月收治的43 例产后出血病例做一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1876 例,年龄20—37岁,平均28.3岁。孕周35~42周,平均39周。其中 阴道分娩1795例,剖宫产81例。诊断产后出血43例,其中初产 妇26例(60.47%),经产妇17例(39.53%)。有人流、引产史者37 例(86%),有剖宫产史9例(20.93%),阴道分娩34例(79.07%)。 1.2诊断标准: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日,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 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治疗的43例患者中,出血 量500—1000wl 34例(79.1%),1000~200Oral 8例(18.6%),2000ml 以上1例(2-3%);出血发生在产后2h 38例(88.37%),产后2 ̄24h 5例(11.63%o 1,3出血量的测量方法:阴道分娩的胎儿娩出后,立即置接血弯盘 于产妇臀下,至产后2h取去,直接测量弯盘内的血量.剖宫产分娩 时,子宫壁切开后先吸尽羊水弃之,然后负压瓶集血,其余学测量 方法与阴道分娩相似。 1.4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查和t检查,P<O.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3_3产后出血原因的判断:胎儿娩出后,首先观察血液颜色,如为 鲜红持续性流血,应考虑软产道裂伤,如为暗红色阵发性流血,应 考虑胎盘剥离,胎儿娩出后观察15min,无胎盘剥离征象,则行人 工剥离,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是否完整,有无粘连,同时注意子 宫收缩情况,如果子宫轮廓不清,子宫时软时硬,则考虑子宫收缩 乏力,如果血液无凝血,则考虑凝血功能障碍。 3.4产后出血的治疗: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必须立即止血并补充血 容量,这是紧急治疗和预防产后出血休克的关键。一方面及时输 液、输血,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另一方面要及时 找出出血原因立即止血,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 发现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者及时使用宫缩剂或用按摩子宫的 方法。在子宫收缩乏力不能被缩宫素和子宫按摩改善时,应用二 线药物前列腺素制剂治疗,对于继发性宫缩乏力、巨大儿、多胎、 羊水过多等胎儿娩出后预防性地使用卡前列腺素[司。如有胎盘滞 留,则视产情况进行人工剥离胎盘术或清宫术,必要时可行子宫 切除术,若发现软产道损伤,应消除血块,仔细缝扎止血,总之要 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安全、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3.5产后出血的预防 2.1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24例占55.81%,胎盘11例占 25.58%,软产道损伤7例(16.28%),凝血功能降低1例(2.33%)。 2.2早接触、早吸,有无人流史、引产史及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发 生率的关系,见表1。 表1 1876例产妇的情况比较例(%)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急症,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是威胁产妇生产 安全的主要原因,做好产妇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是完成“降消”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的重要任务,也是 产科工作人员的职责。 3.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产后出血是我国引起孕妇死亡 的首要原因,发生率为2%~3%H】,与本文报道基本相符。 3.2产后出血的病因:产后出血的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找出产后 出血的原因,本组病例中24例为子宫收缩乏力(55.81%),I 1例为 胎盘因素,7例为软产道损伤,1例为凝血功能障碍。由此可见子 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此外,有孕产史、分娩方式的 科杂志,2004,20(11):677—679. 选择,有无早接触及早吸也是影响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3】王小敏,王小燕.剖公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册.现代妇产科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516001) 2010年4月9日收稿 3.3.1重视产前保健,合理的营养指导,在控制胎儿体重,并加强 对高危妊娠的管理,对不宜妊娠者在早孕期终止妊娠。 3.5.2做好产妇的宣教工作,了解孕妇的过去史、分娩史及本次妊 娠高危因素,有多次刮宫史者,要警惕胎盘粘连或残留的可能,胎 盘滞留者及时行人工剥离胎盘,胎盘娩出后检查后检查是否完 整,对可凝者应探查宫腔,产钳术后应常常规行阴道检查。 3.5.3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及手术时机,控制剖产率,同时提高手 术质量,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根据措施p1。 3.5.4严密观察产程,对临产后的产妇给予人文关系,进行有效沟 通,提供心理支持,消除产妇紧张、恐惧的情绪,保持精力以缩短 产程,促进子宫收缩。 3.5.5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有出血高危因素者 提前开通静脉通道,预防性使用缩宫素,正确处理第3产程。适时 会切开,规范手术操作。 3.5.6加强产后观察,本组资料43例产后出血中,产后2h内出血 38例占用88.37%,产后2h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时期,应认真观 察阴道流血及血压、脉搏情况,观察膀胱、会阴伤口、肛门有无坠 胀感等,及时督促产妇排空膀胱,检查宫底时必须按压,将官腔内 积血块挤出,防止积血影响宫缩,失血较多者应及早补充血容量。 3.5.7鼓励母亲让新生儿及早吸奶头,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 出血量问。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涕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o3.224—227. 【2】顾玮,苏琦枫,黄永梅.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叽.中国实用妇科与产 进展,2006,15(12):938. [4 丁,鲁秋云.妇产科疾病诊疗指南f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