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论文

来源:哗拓教育


2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25-0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与社会及家庭支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我科22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护理而得到的体会。结果:22例冠心病患者在科学、有效的护理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均康复出院。结论:提高患者医疗、护理计划的遵从性,提高社会及家庭支持度,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体会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不但要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且要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这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了2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5岁。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发作,心功能ⅱ一ⅳ级(按nyha标准分级),稳定型心绞痛6例,不稳定心绞痛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心肌病变4例。22例冠心病患者在科学、有

效的护理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均康复出院。 2.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时主动热情地接待,介绍主管医生以及一切和患者有关的事项,使其消除紧张感、陌生感,尽快适应新环境,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治疗。在护理工作中讲究科学性、针对性。对心绞痛患者,针对其特点,了解发病原因,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进行劝慰、引导,平息其激动的情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惶恐不安、悲伤绝望的心情,应尽可能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以减轻心理压力。

2.2 生活护理 提供生活照顾,促进身心休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需绝对卧床1周,避免搬动,限制探视,协助翻身、进食、洗漱、排便;第2周允许在床上做深呼吸及伸屈曲双足,或进行轻缓的四肢主动与被动活动,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第3周可坐起,每次20~30 min;并逐渐增加,适度的运动可降脂、降压、降体重、改善耐量,增加机体的氧摄入及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若患者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1]。重视病人的主观感觉,认真观察其病情变化,如出现心慌、胸闷或气短症状,要卧床休息;如休息后不缓解或胸痛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口含硝酸甘油效果不如过去应及时送医院救治,避免意外发生。

2.3 心电监护 立即送入监护室,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5~7 d;必要时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注意尿量、意识等改变。控

制心力衰竭,吸氧,心绞痛时给氧2~4 l/min,急性心肌梗死时以中等流量持续给氧,改善心肌缺血,减轻疼痛,缩小坏死范围,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防止心原性休克和心律失常。 2.4 用药护理 心绞痛发作时,立即让患者安静坐下或半卧位 ,给予精神安慰,减轻恐惧,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使全身肌肉放松;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并观察用药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时,尽快解除疼痛,按医嘱给予哌替啶、吗啡。 舌下含化药物时应保留一些唾液,让药物完全溶解,不要急于咽下;如出现头昏、头痛、面红、心悸等症状应让患者平卧,以防止低血压;静脉输液时控制滴速和输液量,滴速一般控制在20滴/min,以防止心脏负荷增加[2];进行抗凝治疗时,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除需观察有无颅内、皮肤黏膜出血外,还需观察痰、尿、呕吐物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 h内应尽量避免应用洋地黄类药物,以免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2.5饮食护理 饮食治疗和护理有多数冠心病病人不能控制饮食中的盐含量,不能保证低脂饮食。因此,家庭成员应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饮食计划,控制食物中脂肪的摄入,限制食盐的用量。应选择一些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低,而维生素、食物纤维、有益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较多的并有降血脂、抗凝血作用的食物。 2.6 运动疗法护理 运动适量,循序渐进,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心肌对活动的适应性,使冠状动脉扩张,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加心肌营养和氧的供应,促进新陈代谢,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2]。同时,运动还可加速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堆积,增加心肺功能,这样可相对减少心脏负担,提高病人的身体综合素质。

2.7 预防并发症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致命性急症,因此要告知病人放松精神,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避免身心过劳及情绪激动。家属还应注意为病人保暖,避免诱发心肌梗死[3]。

2.8健康指导 缓解和恢复期的病人,他们的顾虑是担心心肌梗塞复发,担心出院后再发病时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另一方面担心不能再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以至自己在家中和社会的地位受影响。这时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摸清每个病人的心理特点,倾听其诉说,确认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向病人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信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进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在病人活动能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加强有关疾病的宣教,让病人和家属了解心肌梗塞的发病机理、治疗以及诱发因素、及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定期随诊,保持精神开朗,就可以减少再发。在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疏导工作,使病人和亲属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环境。 3小结

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护理质量

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心情及治疗效果。护理工作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完成工作任务,而需要护士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精神面貌,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通过全面有效的观察、护理措施,可减少睡眠状态时心律失常发生的频率,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有效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提高专业护理质量。 做到护病、护身、护心有机结合,才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衣秀萍,王景坤,刘纯凤.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2010, 23(2):304-305.

[2] 关娟,杨玉芝.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32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 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 24(5):583-584. 2011-2-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