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慈母情深-教案(2019最新版)

来源:哗拓教育
 17*慈母情深

学习内容: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慈母情深 学习目标:

1、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能正确认读3个生字。

2、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学习重难点: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者梁晓声的资料,阅读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

学 习 过 程:

一、由诗引入,感悟解题

1、出示诗《游子吟》这首诗我们非常熟悉了,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吟诵的是谁?(母亲)让我们一起轻轻地称呼一下。

2、这节课,我们就要随着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文字,去认识一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手指板书)——慈母情深。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打开课本,大声读。要求:(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 龟裂 忙碌 攥 陷入 3、请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出示练习:我一直想买一本书价( )的《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工作得十分辛苦,本已不想说出( ),但当知道我是要钱买书时,母亲却毫不犹豫地用( )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 )着钱跑了出去,为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知道后( )了我一顿,又给了我买书

的钱,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母亲的理解读课题,为学习慈母情深做好铺垫。略读课文应训练学生搜集信息和概括文章的能力,这一环节以填空的形式既让学生掌握了文中的生字词,又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可谓是一举两得。】

4、文中的梁晓声为了一本《青年近卫军》而失魂落魄,也许有的同学会说了一本书一元五角钱太便宜了,买呗!当时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呢?看看梁晓声在《母亲》一文里是怎么写的?

默读这段话!这 27 元是我们一家六口全部生活的来源, 所以从中抽出 1 元 5 角钱来买书,对于我个家来说确实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三、再读课文,截取镜头

1、这篇文章非常感人,我们想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小小的影片,现在我们都是导演,该拍哪些镜头呢?这篇课文就是剧本。我们好好地来读读,把你最想拍的那些镜头的有关语句划下来。

2、出示五个镜头的句子。

3、在这些镜头中,要凸显母亲的慈母情怀,你打算把哪一个画面放大,拍成特写镜头,并且说说你的理由。

2、镜头一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⑴映入你眼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瘦弱的母亲)(板书:瘦弱”) ⑵母亲的身体为何如此瘦弱?

⑶是的,瘦弱的母亲在震耳欲聋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着,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异常沉重。我情不自禁地喊了两声, 生读“妈---妈---”

镜头二 镜头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 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⑴我们可以把这个镜头拍成慢镜头。镜头拉近,放慢,让我们仔仔细细地看看母亲。孩子们,母亲的背直起来了,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转过身,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你又看到了母亲一双怎样的眼睛?(疲惫的眼;充满血丝的眼……)(布满汗珠的脸;疲惫不堪的脸……)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板书:疲惫、辛劳)

⑵这就是我瘦弱、疲惫、辛劳的母亲,早上6点出发,晚上7点进门,每天工作十几个小

时,赚到的却只有9毛钱。但是那本书,那本《青年近卫军》,却要1元5角,这几乎是她整整两天的工资啊!然而,当我开口向他要钱时,她却毫不犹豫地拿钱给我买书。那真是——慈母情深。让我们把万千感受放进去来读读这句话。(师生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导入镜头三: 母亲掏衣兜, 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 用龟(jun)裂的手指数着。 ⑴从“揉得皱皱的毛票”你看出了什么?(穷,舍不得花)出示补充,这27块钱要派些什么用场?每天才——9毛钱,你有什么感受?可当我向母亲要钱买书时,母亲——。还读懂了什么?

⑵数,用什么样的手数?“龟裂的手指”,什么是“龟裂”?你在谁那看到过这样的手指?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3)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板书:贫苦 勤俭)

导入镜头四: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⑴ 钱可以“递”给我, 可以“交”给我, 为什么会是“塞”? 母亲说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板书:善解人意)

⑵塞到我手的还仅仅是钱吗?它是?它还是?

导入镜头五: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 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⑴从几个立刻上我们能读懂什么呢?(不休息,拼命地挣钱)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板书:勤劳)

⑵望着这四个“立刻”,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母亲吗? (预设:为什么这么着急?为什么不歇歇?……)(适时板书:忙碌)

母亲就是这样,争分夺秒地工作着。

3、让我们再一起回想那一个个让人感动,让人心酸的镜头吧!(齐读五个镜头的句子) 4、这一个一个镜头中,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在我的心中慢慢放大,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里。为了我们,母亲不辞辛苦地忙碌着,当我向母亲要钱买书时,母亲又毫不犹豫的掏钱给我。这一切的一切,汇成了四个字——“慈母情深”!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母亲的辛劳和对我深深的爱是本节课重要的语言训练之一,学生在深入阅读、充分感悟中品味文字,习得语感,领悟文章遣词造句之妙。】

四、拓展延伸,情感提升

1、、难怪几十年过去了,对梁晓声来说,这些画面依然挥之不去,历历在目。因为——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 ……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2、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理解句子:你能理解13岁的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就像孟郊在《慈母吟》中所言,“谁言……”。我终于明白,只要好好读书,才是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好好读书,才是报答母亲深情的最好方式。

五、配乐练笔,实践读写结合

我攥着那一元五角钱,攥着母亲的血汗, 更攥着母亲那无私而又伟大的爱, 跑了出去! 一路上,他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拿出笔把他想说的话写下来。 写后学生当场交流。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此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出作者的心声,从而体会自己对母亲的爱。】

六、升华情感

1、母亲的慈母情深,一直激励着作者,也成就了作者。多年以后, 作家梁晓声在回忆母亲时,这样写道(音乐《懂你》起): “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时的情景,我避开人躲在一个地方哭了,那 一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2、是的,这就是母亲,她那平凡却又博大的慈母情怀怎能不令我们深深感动? 祝愿天下所有母亲幸福!让我们在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中结束今天的课,让我们把这份深深的感动融入到今后我们对母亲的感激之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