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袄的词语解释是:1.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盛行于六朝,唐宋因之。2.袍和袄。隋唐官定常服。袍袄[páoǎo]⒈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盛行于六朝,唐宋因之。⒉袍和袄。隋唐官定常服。
袍袄的词语解释是:1.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盛行于六朝,唐宋因之。2.袍和袄。隋唐官定常服。袍袄[páoǎo]⒈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盛行于六朝,唐宋因之。⒉袍和袄。隋唐官定常服。 结构是:袍(左右结构)袄(左右结构)。 繁体是:袍襖。 拼音是:为páo ǎo。
关于袍袄的成语
袍笏登场 黄绵袄子 擐甲披袍 割须弃袍 黄袍加身 黄袍加体 冠袍带履
袍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盛行于六朝,唐宋因之。引《宋书·孔琳之传》:“昔事故之前,军器正用鎧而已,至於袍袄、裲襠,必俟战阵,实在库藏,永无损毁。”⒉袍和袄。隋唐官定常服。引《新唐书·车服志》:“袍袄之制,三品以上服綾,以鶻衔瑞草,鴈衔綬带及双孔雀。”
二、网络解释
袍袄袍袄,汉语词语,读音为páoǎo,意思是袍和袄,出自《宋书·孔琳之传》。网友释义:袍袄,汉语词语,读音为páoǎo,意思是袍和袄,出自《宋书·孔琳之传》。汉语大词典:(1).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盛行于六朝,唐宋因之。《宋书·孔琳之传》:“昔事故之前,军器正用铠而已,至于袍袄、裲裆,必俟战阵,实在库藏,永无损毁。”(2).袍和袄。隋唐官定常服。《新唐书·车服志》:“袍袄之制,三品以上服绫,以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双孔雀。”
关于袍袄的词语
擐甲披袍 披袍擐甲 黄袍加身 紫袍玉带 割须断袍 黄袍加体 袍笏登场 荆钗布袄 秉笏披袍 锦衣绣袄
关于袍袄的造句
1、旗装主要由袍、袄挂、马甲等组成,而旗袍最初是以无袖的长马甲形式出现的。【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袍袄造句】
2、丞相下令,众人哪敢怠慢,只数日便将狐狸皮硝熟,造成了一件袍袄,只候严冬进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