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优秀

来源:哗拓教育

  入室人员的管理

  (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衣、帽、裤、鞋,不准带私人用物进入工作区。

  (2)入室人员进入限制区必须戴圆顶帽、戴口罩。

  (3)工作人员每年一次体检,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患有传染病者不得入室工作。

  (4)手术病人入室前,必须更换清洁衣、裤、戴帽及穿脚套。

  (5)进入手术室的推车轮须经消毒后进入半限制区。

  (6)工作人员外出必须更换工作衣、帽、裤、鞋。

  参观制度

  (1)非本室人员及非手术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进修、实习人员必须遵照上述规定执行,实习人员须由带教老师带领,不得单独进入手术室。

  (3)参观人员须经医教科或护理部同意后,更换衣、帽裤、鞋、戴口罩,并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任意穿行。

  (4)除每日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外,每周固定一日为卫生日,彻底清洁消毒手术室。

  (5)专用拖鞋每日用消毒液浸泡后,清洗晾干备用,鞋柜用消毒液擦试

  每日一次。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划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区间有明显标志,严格遵守三通道原则,手术间按无菌、非无菌、污染手术分室。

  2.认真洗手,严格按照洗手的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每月对手术医生、洗手护士手指培养一次,要有据可查。

  3.浸泡液及酒精,每日测比重,每周更换容器及消毒液1~2次,要有记录。

  4.手术医生和器械护士戴上无菌手套后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5.巡回护士应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外出和走动,手术间的门不要随便打开

  6.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要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

  7.做好各类物品的终末消毒。

  8.手术间紫外线要求:功率≥30W/m3,灯距地面70uw/cm2。

  9.凡需手术病人术前一律查肝功能、乙肝全套抗原抗体,阳性者按传染病隔离技术要求对待。

  一般感染手术

  1.器械、敷料、针筒、手套、引流瓶等均应浸泡消毒后按常规处理。

  2.手术间开窗通风,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推车、物体表面、拖地,用紫外线消毒空气。

  (五)特殊感染手术、隔离手术

  1.就地手术为原则,采用一次性敷料、器械、针筒为好,门口挂隔离牌。

  2.术中的`纱布、敷料及其他能燃烧的物品应全部焚烧。

  3.器械、针筒、搪瓷盘应浸泡于0.5%过氧乙酸中30分钟,经2次高压蒸气灭菌后再处理,包上应贴有红色传染病标志。

  4.未使用过物品集中打包,贴上红色传染病标志,高压灭菌后作常规处理。

  5.一切接触患者的用物包括推车、被褥,放置手术间内(布类要松散,带盖的盒要打开),用甲醛加热法熏蒸消毒,12.5ml/m3封闭24小时。

  无菌物品的管理

  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集中管理,室内通风、干燥、环境清洁、无杂物无蝇无尘,应有纱门纱窗。

  2.

  无菌物品柜清洁通风应有专人检查,无菌包按顺序排列,标记清楚,无过期物品,无菌物品有效期7天,霉季5天。

  3.无菌包体积不应超过30×30×40cm,包布大小合适,容器无破损,大、中型包中间及包布的反折处各放规定的化学试剂一枚。

  4.浸泡器械消毒液量足够,关节打开,每周更换一次,标记清楚,细菌培养每月一次,要有据可查。

  5.敷料灌、泡手酒精桶,碘酒、酒精瓶要消毒,每周1~2次。

  6.酒精浸泡液测试每日一次,比重保持在0.70~0.75之间,并有记录、签名。

  7.肥皂水、指刷、消毒毛巾等用物每24小时消毒一次。

  手术室物品清点及消毒隔离制度,你了解了吗?

  手术室物品

  清点查对制度

  1所有手术均应清点物品,并记录。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缝皮后。清点物品包括手术所用全部器械、敷料(包括花生米、棉片、纱布、纱垫、纱条)、缝针、手术刀、针头;血管吻合术应增点血管针、血管夹。

  2清点时两人必须确实看清物品(实物),唱点。如有疑点应马上重点,应特别注意刀片、螺钉、螺帽,及各种进腔物品的完整性。

  3手术台上的物品不得在手术未完成前随意挪用,掉落台下的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可在手术未完成前移出。包括切下来的组织。

  4使用清点过的物品如发现异常(重叠、少带、物品不完整),应立即通报及时处理。纱布不得随意剪开,物品剪下来的残端不得留在台上,应立即弃去。

  5手术过程中增减物品要及时清点并准确记录。

  6清点物品时,发生意见分歧应立即请示由上级做出决定。

  7带新护士上台时,必须由带教老师负责清点核对。新护士单独上台时,巡回护士负全部责任。

  8术中放在伤口内的纱布、纱垫、器械等,器械护士要提示医师共同记住。

  9缝针用后及时别在针板上或放在针盒内,断针要保存完整,正使用的针不应离开持针器,掉在地上的缝针由巡回护士放入消毒盘内,手术结束后交由器械械护士带出手术间处理。

  10一例手术两次清点物品时要求:双切口手术,一侧手术完后常规清点,做另一侧重新清点。但前一侧用的纱布、纱垫要包好放于手术间内,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处理。

  手术室消毒

  隔离制度

  必须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

  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

  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消毒或更换,尽量减少用浸泡消毒的器械,丝线、刀片、剪等应高压蒸汽消毒。

  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九、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月对工作人员作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记。

  手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做空气培养,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m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