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反义词是:愚者、莽夫。
智者的拼音是:zhì zhě。注音是:ㄓˋㄓㄜˇ。词性是:名词。结构是:智(上下结构)者(半包围结构)。
智者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智者详细内容】
智者zhìzhě。(1)有智谋或智慧过人的人。智者[zhìzhě]⒈有智谋或智慧过人的人。英sage;
二、引证解释
⒈有智谋或智慧的人。引《韩非子·主道》:“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淮南子·主术训》:“物之可备者,智者尽备之;可权者,尽权之。此智者所以寡患也。”元柳贯《过闸行》:“圣人乘运智者谋,尚忆当年河事始。”公刘《哀诗魂--怀诗人郭小川同志》诗之五:“我,半是智者,半是懦夫。”⒉即南朝陈至隋高僧、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公元538-597年)。隋开皇十一年,受“智者”之号。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七。引唐贾岛《送僧归天台》诗:“妙字研磨讲,应齐智者踪。”
三、网络解释
智者(词语解释)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公元前5世纪前智者泛指聪明并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后来自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乃至政治家,也被称为智者。由于智者能言善辩及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其看成是歪曲真理、玩弄似是而非的智慧的人。因而智者在历史上又成为诡辩论者的同义语。其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智者在思想上接受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思想,肯定运动变化着的感觉现象的真实性,但走向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认为知识就是感觉,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把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
四、其他释义
对公元前5世纪中叶到前4世纪一批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古希腊哲学家的统称。他们传授论辩、修辞和语法等技能,并在哲学上提出一些较有影响的观点。由于他们能辩善言以及少数智者有诡辩倾向,因而智者在历史上又成为诡辩论者的同义词。
五、关于智者的近义词
六、关于智者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