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通过优才、高才等政策吸引了不少内地家庭移居香港。这些家庭看中的不仅是香港的国际化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升学优势。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人才子女享受本地生待遇,香港教育政策正在悄然发生变化。2025年,一系列关于学费、本地生定义以及DSE考场扩展的政策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对于希望通过办理香港身份获取教育红利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关键时刻。
人才子女学费拟涨50%?
根据港九劳工社团联会(劳联)在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中的建议,政府可能会对持有受养人签证的学生实施“分层学费”政策,向他们收取比其他本地生高50%的学费。目前本地大学本科生的学费为44,500港币/年,若政策实施,来港人才子女的学费将增至66,750港币/年,增加了22,250港币。但相比非本地生的学费(高达16万-21.8万港币/年),66,750港币仍然是较低的水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调整?其实,这背后反映了香港教育资源分配的压力。近年来,大量内地家庭通过优才、专才等计划获得香港身份,其子女作为受养人也享受了本地生待遇。这让部分本地居民担心,人才子女可能会占用本应属于本地学生的大学名额,因此呼吁调整政策。与此同时,政府也希望优化财政资源的使用,确保公共资金能够更公平地支持长期定居香港的家庭。
本地生定义收紧
除了学费问题,“本地生”的定义也在重新审视之中。目前,只要孩子在18岁前获批受养人签证,即可被视为本地生,享受政府资助的学费待遇。
然而,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电台节目中透露了正在考虑参考英国和新加坡的做法,引入“居住年限”标准。例如,要求申请本地生学费待遇的学生必须在港居住满一定年限,否则将被视为“准本地生”或“非本地生”,并支付更高的学费。
此外,未来还可能打破传统“本地生/非本地生”的划分,实行更精细的分层机制。比如:
- 永久居民继续享受最低学费;
- 非永久居民但持受养人签证的学生需支付稍高的学费;
- 短期居住或非长居家庭则进一步提高收费标准。
DSE考场扩展
尽管上述两个政策调整方向带来了不确定性,但也有好消息传来——香港考评局宣布,自2025年起,DSE考试将在内地新增两所“与考学校”。
此前已有的深圳培侨书院和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将继续开放,而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和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也将加入其中。
这一举措使得更多内地港澳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参加DSE考试,无需频繁跨境,大幅降低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未来三年将是身份规划的关键时期
综合来看,2025-2027年将是政策过渡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获得香港身份的家庭,很可能仍适用现有的学费政策和本地生认定规则。即便后续政策有所收紧,香港身份依然拥有以下核心优势:
学费成本低:即使实行分层收费,本地生的学费仍远低于非本地生,性价比极高。
升学通道多元:DSE、华侨生联考、国际课程三轨并行,覆盖全球六百多家高校。
优质教育资源:香港有5所大学位列亚洲TOP20,基础教育质量更是位居世界前列。
当然,政策调整也提醒我们,单纯拿身份已不足以保证所有教育优势。未来,只有真正融入香港社会、长期定居发展的家庭才能充分享受到这些福利。
香港教育政策的调整,既是对资源分配的优化,也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对于内地家长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合理规划,不仅可以规避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还能充分利用香港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子女铺就一条通往国际名校的康庄大道。
免责声明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图片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