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冷一热,人容易感冒,家里的毛孩子也一样 “脆弱”。换季时,温差变大、过敏原增多、细菌病毒活跃,宠物很容易被疾病盯上 —— 轻则咳嗽打喷嚏,重则呕吐腹泻,甚至需要住院治疗,不仅宠物遭罪,还可能花上千元治疗费。今天就来盘点换季时宠物最易患的 5 种病,帮你提前做好预防,让毛孩子平安度过换季期!
一、换季 “头号杀手”: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气管炎)
症状:打喷嚏、流鼻涕、咳嗽,严重时呼吸困难
换季时昼夜温差大,比如秋天白天穿短袖、晚上盖外套,宠物如果频繁进出空调房、趴在冰凉的地板上,或被冷风直吹,很容易着凉引发呼吸道问题。猫咪可能出现 “鼻子湿漉漉、眼睛流泪” 的症状,狗狗则会频繁打喷嚏、咳嗽,像 “喉咙里卡了东西” 一样。
如果不及时处理,普通感冒可能发展成支气管炎、肺炎 —— 网友 @阿琳 家的比熊 “奶茶”,就是因为换季时趴在阳台吹风,从 “偶尔打喷嚏” 拖成了肺炎,住院输液一周花了 2000 多,“早知道当初发现时就该立刻治疗,不该以为‘多喝水就好’”。
预防 & 应对:
注意保暖:给宠物准备厚垫子,别让它们趴在瓷砖、阳台等冰凉的地方;空调温度别低于 26℃,避免冷风直吹宠物窝;
及时治疗:发现宠物打喷嚏、流鼻涕,先喂点宠物专用感冒药(如猫用赖氨酸、狗用感冒冲剂),观察 2 天;若出现发烧(猫体温超 39.5℃、狗超 39℃)、呼吸困难,立刻送医,别拖延成肺炎。
二、肠胃 “闹脾气”:急性肠胃炎(呕吐、腹泻)
症状:频繁呕吐、腹泻(粪便稀软或带血)、食欲不振
换季时,宠物的肠胃功能会变得敏感:一方面,温差大导致肠胃蠕动紊乱;另一方面,有些主人会给宠物 “贴秋膘”,突然增加喂食量或换高蛋白食物,加重肠胃负担;此外,换季时食物容易变质,宠物误食后也会引发肠胃炎。
猫咪得肠胃炎时,可能会呕吐出未消化的猫粮,甚至吐黄水;狗狗则会频繁跑厕所,粪便可能带粘液或血丝,严重时会脱水。@陈哥 家的橘猫 “胖子”,就是因为换季时吃了剩罐头,上吐下泻一整天,送医后诊断为急性肠胃炎,输液补水 + 吃药花了 800 多,“以后再也不敢给它吃隔夜食物了”。
预防 & 应对:
饮食稳定:换季时别突然换粮、加食量,若要换粮,需新旧粮混合 7-10 天过渡;别喂剩菜剩饭、隔夜零食,食物开封后及时密封;
应对脱水:宠物呕吐腹泻后,先停食 12 小时(不停水),喂益生菌调理肠胃;若出现精神萎靡、眼窝凹陷(脱水症状),立刻送医,避免电解质紊乱。
三、皮肤 “发痒预警”:过敏性皮炎(掉毛、抓挠、皮肤发红)
症状:频繁抓挠身体、舔爪子,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掉毛严重
换季时,空气中的花粉、尘螨增多,宠物接触后容易引发过敏;此外,秋天宠物开始换毛,毛发堆积若不及时梳理,也会滋生细菌,引发皮肤问题。猫咪可能会抓挠耳朵、下巴,导致 “黑下巴” 加重;狗狗则会舔舐爪子,让爪子变得红肿,甚至掉毛露出皮肤。
@莉莉 家的萨摩耶 “雪球”,每到秋天就会因为花粉过敏,全身抓得满是红点,医生说 “如果长期抓挠,可能会引发感染,需要涂药 + 吃抗过敏药,严重时还要打脱敏针”,每年换季都要花 1000 多调理皮肤。
预防 & 应对:
减少过敏原:少带宠物去花丛、草坪等花粉多的地方;回家后用宠物湿巾擦身体,尤其是爪子、肚皮;定期清洁猫窝、狗窝,暴晒杀菌除螨;
及时护理:每天给宠物梳毛,去除浮毛和灰尘;发现皮肤发红、抓挠,先涂宠物专用止痒药膏(如红霉素软膏),若 3 天无好转,送医检查过敏原。
四、猫咪专属 “换季病”:毛球症(呕吐、便秘、食欲不振)
症状:呕吐出 “毛球”(黄色或棕色团状,带毛发)、便秘、不爱吃饭
秋天是猫咪的换毛旺季,它们梳理毛发时会吞下大量浮毛,若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在肠胃里形成毛球。轻度毛球症时,猫咪会偶尔呕吐出毛球;严重时,毛球堵塞肠道,导致便秘、腹胀,甚至需要手术取出 ——@小夏 家的布偶猫 “年糕”,去年秋天因为毛球堵塞肠道,手术花了 5000 多,“现在每天都给它喂化毛膏,再也不敢忽视换毛期的毛球问题”。
预防 & 应对:
主动排毛:每天用排梳给猫咪梳毛(尤其是长毛猫),减少吞毛量;每周喂 2-3 次化毛膏或猫草,帮助毛球排出;
观察状态:若猫咪每周呕吐超过 3 次,或 3 天不排便,可能是毛球堵塞,先喂乳果糖通便,无好转立刻送医,别等需要手术。
五、关节 “痛”:关节炎(走路缓慢、不爱跳、关节肿胀)
症状:走路一瘸一拐、上下楼梯困难、不爱跳上沙发 / 猫爬架,触摸关节时会躲闪
换季时气温下降,尤其是秋冬,宠物的关节会变得僵硬 —— 老年宠物(猫 7 岁以上、狗 8 岁以上)或大型犬(如金毛、阿拉斯加),因为关节磨损严重,更容易引发关节炎。它们会慢慢减少活动,以前喜欢跳的沙发,现在要犹豫很久才敢尝试;有的宠物甚至会因为关节疼,拒绝出门散步。
@王哥 家的 10 岁金毛 “阿福”,每到冬天关节就会疼,医生说 “关节炎无法根治,只能靠保暖和药物缓解”,现在每天给它穿关节护具,喂宠物专用关节药(如氨糖软骨素),每年换季都要花几百元调理。
预防 & 应对:
保暖护关节:给老年宠物准备保暖垫,别让它们睡在冰凉的地方;出门时给大型犬穿关节护具,避免受凉;
减少磨损:少让宠物爬楼梯、跳高台;每天适度散步(10-15 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喂关节保健品,修复关节软骨。
换季宠物护理 “3 个关键动作”,比吃药更重要!
除了针对性预防疾病,换季时做好这 3 件事,能让宠物抵抗力翻倍,减少生病概率:
1. 控制环境温差,别让宠物 “忽冷忽热”
空调、暖气别开太低或太高,室内外温差控制在 5℃以内;
宠物出门时,若天气冷,给小型犬、短毛猫穿衣服(别穿太厚,避免出汗后着凉);
别让宠物频繁进出空调房,比如从 20℃的室内突然到 30℃的室外,容易引发感冒。
2. 保持饮食 “清淡规律”,别盲目 “贴秋膘”
换季时别突然给宠物加肉、加零食,保持平时的喂食量和饮食结构;
多给宠物喂温水,尤其是秋天干燥,避免脱水;
老年宠物或肠胃弱的宠物,可喂点易消化的食物(如蒸鸡胸肉、南瓜泥),减轻肠胃负担。
3. 定期清洁消毒,减少 “细菌病毒” 滋生
每周用宠物专用消毒剂清洁家里,尤其是宠物常待的沙发、窝、食盆;
定期给宠物驱虫(体外每月 1 次、体内每 3 个月 1 次),换季时细菌病毒活跃,别漏驱虫;
若家里有生病的宠物,及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最后想说:换季生病,预防比治疗更省钱
宠物不会说话,身体不舒服时只能默默忍受,等主人发现时,可能已经发展成严重的疾病,不仅宠物遭罪,还会花更多治疗费。换季时多花点时间观察宠物的状态 —— 是否吃饭正常、是否有异常动作、精神好不好,提前做好预防,比什么都重要。
你家宠物换季时遇到过什么健康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让更多宠物主人学会保护毛孩子,平安度过换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