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亚洲宠物展,“文身犬”被入场
近日,上海亚洲宠物展览会(亚宠展)因一只“文身犬”引发广泛争议,主办方已采取该犬主人入场的措施。
8月22日,有网友在亚宠展现场拍摄到一只墨西哥无毛犬,其背部布满“左青龙右白虎”的文身,并佩戴金链子、小手表等饰品。狗主人声称文身过程中使用了麻醉,狗狗“不会感到疼痛”,但部分目击者称主人曾表示“未使用麻醉”,引发公众对动物虐待的质疑。
相关视频和照片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大量网友谴责此举涉嫌虐待动物,认为文身对宠物毫无意义且可能造成身心伤害。
亚宠展主办方在事件发酵后迅速回应,表示已涉事犬主人入场,以避免不良影响。展会强调其宗旨是倡导关爱动物,此类行为与主题相悖。
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指出该狗主人此前曾连续两年参展,但此次事件前未引起主办方关注。
为狗狗文身的吕先生于8月22日公开道歉,称去年应狗主人要求(自称犬只痛觉低且拥有繁殖基地)在宠物医院完成文身,操作中使用了麻醉和一次性耗材,但承认未意识到行为的严重性。
吕先生呼吁同行避免为宠物文身,并强调自己“被网友骂醒”,未来将更重视动物福利。网友普遍认为,即使使用麻醉,文身仍可能对宠物造成长期心理压力,且无毛犬的皮肤更敏感,术后感染风险高。
目前中国法律对宠物文身尚无明确禁止规定,但公众认为此举违背伦理,属于“以审美之名行虐待之实”。事件还引发对宠物畸形审美的讨论,如无毛猫文身、打耳洞等行为,可能导致动物健康受损(如反复发炎、视力问题等)。部分商家或网红通过此类行为博取流量,进一步加剧动物福利争议。
亚宠展此次事件反映了公众对宠物权益保护的强烈关注。尽管主办方及时介入,但如何从行业规范和法律层面杜绝类似行为仍需探讨。文身师的道歉和网友的持续发声,或将成为推动动物福利立法的契机。
近年来,宠物美容行业快速发展,但部分以“审美”为名的操作实则对动物造成身心伤害,甚至涉嫌虐待。例如,泰迪、比熊等犬种常被强行剪耳成圆形,而柯基犬的断尾则纯粹为了造型。手术可能导致感染、神经瘤或幻肢痛,且术后恢复期痛苦。兔耳包含大量血管,断耳后会影响散热功能。
还有使用染色剂、腮红等化学品为宠物打造“时尚造型”,如染全毛、画眼线等。化学物质可能引发皮肤灼伤、过敏或中毒,尤其舔舐后可能导致内脏损伤。部分染色剂含重金属,长期接触危害健康。有消费者发现购买的泰迪犬被画眼线,商家辩称“为了拍摄效果”,但实际是掩盖宠物健康问题。
也有通过饥饿、缩小针或早产剖腹等手段人为制造超小型犬,导致心肺功能不全、骨骼脆弱,寿命大幅缩短。部分宠物医院提供割双眼皮、打肉毒杆菌类服务,声称可让宠物“更可爱”,实则无医疗必要且可能引发眼部感染或肌肉瘫痪。
美容师为控制不配合的宠物,采取掐脖子、摔打、胶带缠嘴等暴力手段。造成宠物外伤、心理创伤,甚至死亡。这些行为背后反映的是人类将自身审美强加于动物的伦理问题。尽管部分操作未被法律明确禁止,但已引发公众强烈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