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说奶猫要少食多餐,可“少食”是多少?“多餐”是多频繁?喂多了怕撑坏,喂少了又怕饿着……我整理成这份“按需投喂表”——不用死记硬背,看小猫状态就能喂对!
先搞懂:小猫的“胃容量”和“饥饿信号”!
我家奶糖刚接回来时,我总怕她饿着,偷偷往碗里多倒猫粮。结果第二天她软便了,兽医说:“小猫胃就乒乓球大小,你喂这么多,不撑吐才怪!”
小猫的胃容量有多小?
1个月大:胃容量≈10ml(相当于一口酸奶);
2个月大:胃容量≈30ml(差不多一个鸡蛋);
3个月大:胃容量≈50ml(一杯豆浆)。
所以,小猫不是“能吃”,是“不能多吃”!它们的胃就像个小气球,喂多了撑,喂少了饿,得“少量多次”。
小猫的饥饿信号有哪些?
用脑袋顶你手/爪子扒拉你(“妈,我饿了!”);
舔空碗/对着你叫(“碗里咋没粮了?”);
蹭家具/咬脚趾(“实在没吃的,凑合啃啃吧…”)。
我家奶糖最绝的是:饿了会叼着我的拖鞋放到碗边,仿佛在说:“快!把吃的放这儿!”
分阶段喂食表:1个月到6个月,每天喂几次?
1个月大(奶猫):每天4-5次,用“羊奶粉+泡软粮”!
我家奶糖1个月大时,我白天每3小时喂一次,晚上每4小时喂一次——别嫌麻烦,小猫代谢快,胃排空也快!
具体操作:
主食:用38℃温水泡软幼猫粮(水温太高会破坏营养),泡到“不硬不黏”(像软米饭);
辅食:每天喂2次羊奶粉(用宠物专用奶瓶,别用人类奶粉,乳糖不耐会拉稀);
量:每次泡软的粮大概“覆盖碗底1mm”,奶粉每次10-15ml(根据体重调整,50g的小猫每次5ml)。
我家教训:奶糖2周大时,我用牛奶喂过一次,当天就拉水样便,兽医说:“小猫没乳糖酶,喝牛奶=灌泻药!”
2个月大(离乳期):每天3-4次,“泡软粮+少量干粮”!
2个月大的小猫开始长牙,泡软的粮吃久了会挑嘴。我家奶糖这时候开始“闹脾气”——捧着泡软的粮闻闻就走,反而盯着我碗里的干粮流口水。
兽医说:“可以尝试‘渐进式换粮’:70%泡软粮+30%干粮,慢慢增加干粮比例。”
具体操作:
泡软粮:每天3次,量和1个月大时差不多(覆盖碗底1mm);
干粮:每天1次,每次撒5-8颗(用手捏着喂,避免呛到);
加餐:下午可以喂点水煮鸡胸肉泥(不加盐,指甲盖大小)。
我家奶糖的变化:换粮后她明显吃得香了,拉的粑粑也从“软趴趴”变成“小煤球”(成型但不硬)。
3-4个月大(快速生长期):每天2-3次,“干粮为主+定期补营养”!
3个月后,奶糖的胃容量涨到“能装下一小把干粮”,我也懒得泡了——直接喂幼猫干粮(选颗粒小、易咀嚼的)。但她开始“疯狂长个”,每天跳上跳下,饭量也涨了。
兽医说:“这个阶段小猫需要大量蛋白质和钙,干粮要选‘幼猫专用’(含肉量≥40%),每天喂2-3次,中间可以补点营养膏或蛋黄。”
具体操作:
干粮:每天2次,每次30-50颗(根据体重,1kg的小猫每次30颗);
加餐:每周2-3次水煮蛋黄(碾碎拌粮),每月1次宠物营养膏(挤黄豆大小);
注意:别喂太多零食(猫条/冻干),会挑食!我家奶糖有次偷吃了半根猫条,当天饭都少吃了一半…
5-6个月大(成猫预备期):每天2次,“定时定量+观察排便”!
5个月大的奶糖已经是个“小皮猴”,每天跑酷3小时,饭量稳定在“每次50颗干粮”。我把她的饭碗从“随时添粮”改成了“定时投喂”——早上7点、晚上6点,雷打不动。
兽医说:“5个月后小猫肠胃功能成熟,每天2次足够。但要注意:吃不完的粮及时收走,别让猫粮受潮;观察粑粑,成型不软不硬最健康!”
我家奶糖的现状:现在她每天到点就蹲碗边等,吃10分钟就跑开玩,晚上6点再喊她一声,又颠颠跑过来——完美!
这3件事别做,喂再多也白搭!
1. 别用“自由采食”(碗里一直有粮)!
我家奶糖2个月大时,我图省事把碗装满,结果她一天吃了8次,撑到吐了3次。兽医说:“小猫没自制力,自由采食容易吃多,导致肥胖或肠胃问题!”
2. 别喂“人类食物”!
奶糖3个月时,我妈喂了她半块红烧肉,当天就软便。兽医说:“人类食物油盐重,小猫肾脏负担不起;洋葱、巧克力这些更是毒药!”
3. 别频繁换粮!
我家邻居家的猫,主人每月换一次粮,结果小猫半年瘦了2斤。兽医说:“小猫肠胃敏感,换粮要‘7天过渡法’(新旧粮混合,每天增加10%新粮),不然容易应激腹泻!”
每个小猫都是“干饭运动员”,有的吃得多,有的吃得少——别照搬别人的表,多观察自家娃:饿的时候会不会叫?吃完会不会满足地舔毛?粑粑是不是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