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遛狗总在小区碰到一只小柯基,每次见人就怯生生往角落躲,主人喊它也慢吞吞的,不像别的狗那样蹦蹦跳跳。
后来才知道,它之前总被单独留在家,一天到晚见不到人。
狗狗的“缺爱”从来不是瞎猜,它们的小身体里藏着好多没说出口的信号,仔细看就能发现这些表现,根本藏不住。
最明显的是黏人却又格外敏感。
有的狗会寸步不离跟着主人,哪怕主人去卫生间都要守在门口,可真要伸手摸它,又会下意识缩一下。
主人稍微提高音量说话,它就立马耷拉耳朵,夹着尾巴躲到沙发底。
这不是“胆小”,是长期没被好好陪伴的后遗症。
它们太怕失去关注,又不确定这份关注会不会突然消失,所以既想靠近,又怕被“推开”。
反过来,有的狗会变得特别“”,甚至有点冷漠。
你回家时它不摇尾巴,递玩具给它也懒得理,整天趴在窝里,除了吃饭喝水几乎不动。
别以为这是“省心”,其实是它慢慢习惯了“没人在意”:以前摇尾巴没人回应,叼玩具没人陪玩,次数多了,就不再主动表达需求了。
就像人长期没人说话,慢慢也懒得开口,狗狗的热情,也是需要被回应才能一直燃着的。
还有些狗会出现莫名的“破坏欲”。
不是调皮啃拖鞋那种,而是反复扒拉门、咬家具腿,甚至在窝里乱尿。
尤其主人准备出门时,这种行为会更明显。
很多人以为是“报复”,其实是它在焦虑:它不知道主人什么时候回来,甚至怕主人不回来,只能通过这些行为释放不安。
就像小孩没人陪会哭闹,狗狗不会说话,只能用这种笨拙的方式喊“你别走”。
更让人心疼的是对“安全感”的过度渴求。
比如总喜欢钻柜子、沙发底这种狭小的地方,哪怕窝里很舒服。
听到一点动静就炸毛,比如邻居关门声、吹风机响,会突然发抖。
出门遛弯时,要么紧紧贴着主人腿走,要么突然冲出去又立刻跑回来确认主人还在。
这些都是因为长期缺爱,让它觉得“只有自己躲好,或者时刻盯着主人,才不会被丢下”。
狗狗要的“爱”真不多,不用天天买新玩具,也不用顿顿喂零食。
每天固定抽十几分钟陪它玩会,出门前摸摸它的头说句“很快回来”,回家时先蹲下来抱抱它,这些小事攒起来,就是它的“安全感”。
它们的世界很小,主人就是全部,你给的一点点关注,都会被它当成宝贝藏起来。
如果家里的狗有这些小表现,别责怪它“不懂事”,多陪陪它吧。
毕竟它用一生等你回家,咱们也别让它等得太孤单呀。你们家狗有哪些黏人的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