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肉丁
早上八点,冰美式让灵魂清醒,晚上八点,嗑CP补充精神能量。在现实中拼命工作像牛马,而在剧中,女主角“训狗”、享受精神食粮,成了当代职场人的续命法宝。从保温杯里的枸杞,到屏幕上的“姐说一狗不敢说二”,这一转变,实在太微妙了。
自从2020年起,\"姐狗恋\"这一设定便在国产剧中快速蹿红,精准抓住了观众的精神需求。今年的剧集暑期档,更是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从《下一站幸福》到《九重紫》,再到如今热度飙升的《朝雪录》和《深情眼》,“姐狗恋”在剧集市场中的占有率直线上升,狗狗的“汪汪”声几乎成了每部剧的标配。
一开始,“姐狗恋”讲究的是年龄上的姐弟差异,姐大弟小的设定。但随着“CP粉”的癫狂“拉郎”手艺越来越熟练,连林黛玉和贾宝玉也能被套上“姐训狗”的标签,甚至在热搜榜上蹭几圈。只要那个“姐主狗随”的感觉足够到位,观众就能“嗑到上头”,捧着手机热衷于每一场“姐狗戏”的来来回回。
而现在,年龄差已不再重要,关键是“姐狗感”能否击中观众的魂。比例合适,李兰迪与敖瑞鹏让观众期待“原地结婚”,张予曦与毕雯珺则被看作三搭四搭的好苗子。而比例失调时,我们便只能看到江疏影搂着“外甥”彭昱畅,陈赫把“油”撒向刘涛的尴尬。
采访中,某业内人士提到,现如今的“姐狗恋”之所以火爆,跟其在角色设定上的巧妙深耕有很大关系。就像宠物狗有不同品种,从聪明的边牧,到疯癫的比格,再到忠厚的哈士奇,每一种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姐狗恋”中的男主角们也同样具备不同的“狗”性格,精准符合观众的偏好。
《朝雪录》里的燕迟,便是典型的“高智商边牧”,为女主沈莞冲破困境甘愿“跪”下道歉,智斗大Boss的同时,还时刻关注沈莞的情绪,尽显忠诚。而在《深情眼》中,李靳屿则扮演了一个比格犬的角色,时而撒娇时而撩拨,情绪波动巨大,但对叶濛的依赖毫不掩饰。
而程开然在《爱情而已》中简直就是哈士奇化身,情感表达粗暴直接,做事雷厉风行,完全没有脑力贡献。但无论如何,他依然坚定支持“姐姐”方雅恩,极力让她从困境中挣脱。每一部剧里的“狗”性格,都让观众欲罢不能。
相比传统姐弟恋,姐狗恋摒弃了年龄与社会地位的博弈,它将“忠诚”作为核心,展现了男主角毫不保留的支持与信任。就像小狗对主人的无条件信任与随时跟随,女主角敢于大展宏图,因为她背后有一个永远支持她的“忠犬”。
这种设定的魅力,关键在选角。和传统偶像剧不同,“姐狗恋”更注重男主的“少年感”和对女主的忠诚,颜值与演技的结合让这种忠诚显得不廉价,同时也让男女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得以充分释放。比如李昀锐、敖瑞鹏、毕雯珺等新人演员,他们的外貌、身材与演技恰到好处,演绎“姐狗”CP时,男主的形象和忠诚感都能通过微妙的互动展现出来。
为何“姐狗恋”如此受欢迎?小晨(制片人)认为,女性观众审美的变化,推动了这一类型剧集的流行。现代女性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事业和情感需求。她们不再需要依赖他人,而是希望通过“姐狗恋”找到一种滋养自我、展现自我主导地位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正是通过男主角的忠诚和全力支持得以体现。
但“姐狗恋”也并非没有风险。若剧本过度放大“狗”的忠诚,却让“姐”的人设变得模糊、空洞,最后观众只能看到“狗”如何闪耀,“姐”却成了名存实亡的符号。过度依赖男主的力量,反而让女主变得“工具化”,陷入“恋爱脑”模式,这对观众的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
真正成功的“姐狗恋”剧集,是让女主角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立体的人物。她们经历失败、挫折,却能够凭借坚韧和智慧从困境中站起来,展现出强大的个人魅力。与此相比,男主角的忠诚和全力支持,显得更加纯粹、无私。这种“姐狗恋”的魅力,便在于它突破了传统性别权力的束缚,传递出当代女性在职场、情感上“自主”的理想图景。
简单来说,观众更喜欢的是“姐姐”活成理想中的自己,而男主则提供忠诚与情感的支持,而非“姐姐”作为情节推动的工具,最终成了“恋爱脑”的空壳。
“姐狗恋”的成功秘诀,也许就藏在这种微妙的平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