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对着猫故意打翻的水杯郁闷不已?
你有没有因为小猫一时做错了事儿而想要教训它?
你是否想不停地追问它为啥要做那么多奇葩事?
如果有,那可能只是你太认真了。
当你看到它那双无辜的眼睛时,你其实早就应该明白,猫咪的脑子真“没长好”,不然怎么可能露出那种天真无邪的表情?
永远长不大
研究发现,猫咪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密度仅为人类的1/5。而这个区域是掌管决策、自控力和逻辑推理的关键区域。
也就是说,猫的大脑真的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样聪明。
就像2岁孩子会把纸巾撕碎当玩具一样,猫把东西推落、突然攻击你、或者做了一些错事,可能只是它在未成熟大脑情况下的随机行为。它本身是没有任何坏意,也没有故意为之。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猫的海马体(记忆中枢)体积虽小,但却演化出了独特的“生存记忆模式”。
实验显示,猫能在72小时内记住30米范围内所有食物源和危险点,却对主人“别闹沙发”的指令只能保持15分钟的记忆。
这种“选择性失忆”,可能恰恰是猫在进化中保留的生存智慧,即记住与生存有关的事远比人的规矩更重要。
脑子开小差
当你发现猫突然对着空气猛扑,或者把刚埋好的屎刨出来闻一闻,别怀疑是自己的眼睛花了,因为猫确实可能做这些奇葩的事。
一项观察记录显示,成年猫每天会出现6~8次的“认知短路”行为,比如误判距离、把影子或者镜子里映射当活物、甚至有些猫还会对自己的尾巴发动攻击。
这种有趣的现象,其实是源于猫咪视觉皮层与运动中枢的信号传导延迟。简单说来,就是猫的脑子和它的身体偶尔会出现突然“断联”、
另外,猫的一些叛逆行为,其实也是能得到解释的。
研究发现,当猫被反复制止某种行为时,其大脑杏仁核(情绪中枢)的活跃度会激增47%,反而强化了“越不让做越想做”的冲动。
就像人的青春叛逆期一样,猫也有自己的叛逆。
现在你也应该知道了吧,猫咪大脑的发展其实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完美。
与其为猫咪奇葩行为无奈生气,倒不如采用科学的方法让猫尽可能做正确的事。
而“正面强化训练”比“惩罚教育”的效果更好,而且好很多。
所以,当你不想让猫做某件事时,你其实应该引导猫咪去做正确的事。
也就是说“及时阻止+正面引导”才是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由着你的情绪发脾气。
而正面引导也很简单,就是让猫做对的事,然后不断给猫奖励。比如猫正确使用猫抓板后,你给它奖励一点零食。那它就会增加这个认知,以后可能就不会胡乱抓挠家具,而是乖乖使用猫抓板。
当猫在犯错的时候,你真没必要和它计较,毕竟人家小猫咪脑子还没长好呢!
那么,你家猫有过什么奇葩行为吗?你又是如何处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