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国驻华使馆最近发布的一条社媒帖子,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在加沙这片饱受饥饿蹂躏的土地上,食物匮乏已成为常态。但即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加沙儿童不顾自身的饥饿与窘迫,将仅有的食物与流浪的小猫分享,这份同情心与人性光辉令人动容。
视频显示,一名当地小男孩无家可归,只能坐在废墟之上,从放在地上的一个盆子里取食。几只流浪猫围了上来,孩子没有阻挠它们,反而喂起了小猫。
在加沙地带,猫的存在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生命象征。这些流浪猫不仅在废墟中顽强生存,还与当地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
由于战争影响,许多家庭被迫逃离家园,留下了大量的流浪动物。猫在废墟中寻找食物和庇护所,甚至有时会啃食尸体以维持生命。然而,也有一些志愿者和居民在努力帮助这些猫,为它们提供干净的水和食物,将一些猫送往收容所。
即使战火纷飞,不少加沙居民仍然展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不只孩子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喂养街头的流浪猫,一位大叔在废墟中给流浪猫喂饭的画面,更是感动了许多人。
即使生活在战争地区,生命没有保障,人们仍然难以抗拒对猫咪的热爱。因为猫能显著提升人的生活动力,在困难时期提供精神支持。
抚摸猫咪时,人体催产素水平3分钟内提升40%。科研表明,撸猫10分钟后,受测者执行枯燥任务的坚持时长增加35%。
最近,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康琳曾透露,有位九旬老人始终不愿去养老院,理由很简单:「我有一只猫猫已经12岁了,它离不开我,而没有一个养老机构能允许我也去,猫也去。」
对爱猫之人而言,小动物在它们生活中的位置无可替代,即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放弃,甚至会为了宠物更加努力奋斗。
养猫对儿童教育有帮助,这一观点已被多项科学研究证实。养猫是沉浸式生命教育,其中的价值,远超简单的宠物陪伴,主要涉及责任感、情商发展、科学认知等多维度成长。
猫咪能给孩子带来生命教育启蒙,观察猫咪生老病死,儿童通常更直观地理解生命规律。例如,当猫生病或恐惧时,孩子知道自己需要调整行为,轻声说话,也就学会了换位思考。
而小孩子们参与宠物的喂食、换水、梳毛等日常护理,也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生活能力。剑桥大学研究称,学会规律照顾宠物的孩子,时间管理能力比同龄人高37%。
愿世界和平,减少战争,人和猫咪可以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