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禽种蛋(胚胎)注射的研究进展

家禽种蛋(胚胎)注射的研究进展

来源:哗拓教育


家禽种蛋(胚胎)注射技术的研究进展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13级动科4班卢燕梅 222013602022163

摘要:家禽种蛋注射技术,是指对一定胚龄的家禽胚胎进行疫苗接种注射,将一

些外源物质注射到家禽种蛋中,使雏禽在出壳时至出壳后几天就具有特异性主动免疫力。这一项技术因能避免雏禽早期感染特定传染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实际生产中。

关键词:种蛋 免疫注射 免疫力 注射操作

家禽种蛋(胚胎)注射免疫与孵化出雏后预防免疫相比较,其优点在于:提早免疫,应激反应低,注射精确且一致,劳动力成本低,注射用途广,疫苗污染少等。

一.家禽种蛋注射的常规方法

1 卵白注射

在鸡胚 10 d 时,尿囊绒毛膜已将卵白完全覆盖, 找不准卵白注射位点, 故卵白注射一般在 2~9 d 进 行。 且因卵白离胚胎较远,不会对胚胎产生太大的应 激作用,可用于较精确的定量研究,加之操作方便,应 用比较广泛。 但外源物质注射到卵白后,会与卵白内 的其它营养物质混合, 可能不会立即被胚胎吸收、利 用,因而可能无法立即反映注射液的作用效果,所以 一般取样的时间是在注射后 3~7d 开始, 而且最好尽 可能多地在不同发育时点取样,或者在某一时段连续 取样。 注射操作时要注意避开血管,针头插入 0.5 mm 即可,以降低可能造成的损伤和应激,注射液体积一 般在 0.1~1.5 mL 左右,不宜过高。 2 卵黄囊内注射

卵黄是胚胎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卵黄囊内注 射的外源物质能较好地被胚胎吸收。 鸡胚发育到 18~21 d 时,卵黄囊被收入腹腔,因此卵黄囊内注射 应在 18 d 前进行。 注射液一般配制成体积为 1.0 mL 左右的盐溶液, 注射前溶液要预热至孵化温度,在 注射操作上要尽可能地熟练、细致,降低系统误差。 3 羊膜腔注射

羊膜腔是离胚胎最近的腔室,注射到羊膜腔的 外源物质,利用效率高;而且羊膜腔内的营养物质 可提供给整个发育期的胚胎, 没有注射时间的限 制。 但羊膜腔处于胚蛋内部的中心,注射操作上有 一定难度;而且腔内液体直接与胚胎相连,注射后 对胚胎发育会产生较大干扰,阻碍了它的应用。 采用该注射方法时,要先选择大小、形状相似的胚蛋, 再根据蛋形指数、胚蛋结构特点确定注射角度和深 度,注射液体积一般不高于 1.5 mL,注射前溶液要 预热等。 4 尿囊注射

尿囊注射运用得最早、最成熟,但尿囊内营养 成分较少,且利用效率有限。 故尿囊注射在外源性 营养因子、生长因子对胚胎生长发育的研究中运用 较少。 鸡胚在 19 d 开始肺呼吸,尿囊绒毛膜开始萎 缩,因此尿囊注射应该在 19 d 前进行。 尿囊绒毛膜 血液循环可以供给胚胎发育的部分营养物质(如吸 收蛋壳

中的钙和磷), 但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是卵黄和卵白,所以,用尿囊接种法培养病毒,在供 给病毒繁育所需营养的同时,不会出现因过多消耗 胚胎营养,导致胚胎的过早死亡。 这样就可以达到 在一定时间内培养病毒的目的。 后来的弱毒疫苗的 制备、胚胎早期免疫都是根据此原理进行的。 5 尿囊血管注射

一般胚蛋注射,都会力求避开血管,以降低对 胚胎的直接应激。 所以,采用血管注射时,溶液理化 条件的控制要更加精细, 包括前文提到液体体积、 温度、渗透压等。 同时,注射操作要熟练、谨慎,不可 过多的刺破血管。 尿囊血管在 10~17 d 较为粗大、清 晰,因此注射操作多集中在这段时间。 尿囊血管注射后的物质胚胎吸收快、 利用率 高, 可以快速的检测到外源因子对部分敏感指标 (如能量水平、激素水平等)的变化,从而及时衡量 注射因子的作用效果,这是在该位点注射的最大优 点。 该法尤其适合注射多肽类外源物质,因注射到 血管后被分解、转化的少。 有研究者将 50 μL 不同含量水平的抗脂肪细

胞单克隆抗体(Mab)溶液注射到 15 d 的尿囊血管 中, 发现 0.2mg 的 Mab 注射组的个体在 6 周龄腹脂 重降低了 28%, 且出壳后体重和生长水平不受影响。 该研究为降低家禽腹脂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6 气室注射

气室注射的外源物质能通过渗透作用被胚胎 吸收利用,3~18 d 是适宜的注射时间。 因为鸡胚在 19 d 后尿囊绒毛膜开始萎缩, 渗透作用开始减弱。 气室注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注射液体和操作对 胚胎产生的应激,且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但是,气 室内物质的吸收效率较其它注射方式差,吸收利用 量不易被衡定,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故只能做出定 性的判断,无法满足精确、定量的研究需要。

二.种蛋注射技术与传统免疫的比较

对于鸡胚而言,有研究认为,在鸡胚发育到第18天,其免疫系统已经基本建立,能够对某些抗原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家禽胚胎注射技术的成功周瑶因素有:第一,在鸡胚发育过程中,可以接受注射的最早时间点,注射具有生物活性的疫苗和其他可以注射的物质,因此可以在雏鸡出壳之前备妥其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免疫力。第二,一群体免疫的方式对每一个单一个体做全剂量的注射可以在很快的速度下完成整齐的接种。基于这两个原则,此技术能快速的发展运用。以下为胚胎注射的优点: 1. 免疫效果好

胚胎免疫可以使雏鸡更早的产生自动免疫力,一出壳就具有较强的免疫力。而出壳后接种免疫,雏鸡要1至2周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仍可受到外源入侵而发病。胚胎注射,避免了免疫空白带,可明显降低雏鸡发病率,提高其存活率。 2. 提高工作效率

每台种蛋注射机每小时可以接种30000个种蛋,比人工接种雏鸡提高工效100倍以上,当出雏时,雏鸡已经有接种过疫苗,就可以直接运往饲养场饲养。 3. 应激反应低

常家禽免疫接种,不但需要耗费人力和时间,而且对家禽带来较强的应激反

应,造成生长速度减慢,死淘率增加,饲料报酬低等不良影响,而胚胎注射就可以避免这些损失。 4. 免疫精确一致

种蛋注射机可一致性的,精确的,温和的百分百的接种于种蛋,排出了人工接种的疏漏和接种不完全的困扰,因而可得到更高比例的健康鸡,大大的降低了死亡率。 5. 注射用途广

胚胎注射,不仅可以用于早期疫苗免疫,还可以用于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与病毒疫苗的联合接种,大大的提高了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和抗体效价。

三.种蛋注射操作要点

1.疫苗的无菌配制对种蛋注射的效果影响非常关键,在配制过程中必须严格以避免被污染的可能。

2.种蛋大头朝上,全部注射过程都要经过严密的电脑控制,确保注射迅速准确,温和无污染及高效率。 小结:

在以往研究中,对家禽种蛋(胚胎)研究的研究方向逐渐趋于四个方向:1,蛋内给予疫苗和药物。2.预防疾病。3.免疫促进。4.提高生产性能。各个研究方向目前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性也不够高。种蛋注射才发展起来,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效果好,但是同时投资成本也较高,。在未来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还具有教的的发展空间和发展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研研,郑江霞,徐桂云,等,外源基因导入鸡胚的两种显微注射方法的比较[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18(5):938-943

[2].乐牧,种蛋内注射技术的前景[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1(2):28

[3].IPEK A,SAHAN U.YILMAZ B,etal.the effect of in ovo ascorbic acid and glucose injection in broiler brecder eggs on hatehability and chick weight[J].Archiv Fur Geflugelkunde,2004,68(3) :132-135

[4]刘梅英,陈伟,彭鹏,等. 胚蛋注射在家禽营养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家禽,2007,29(21):40-42.

[5].师昆景,吴灵英,谭荣炳. 胚胎注射 L-精氨酸和 L-鸟氨酸对肉 仔鸡早期生长、 免疫器官及血浆激素 T3、T4 的影响 [J]. 中国家 禽,2008,30(17):25-28.

[6]黄小春,吴灵芝,鸡胚给养氨基酸对肉仔鸡孵化率和胚胎生长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5,23:19-20

[7]王延新.种蛋免疫注射的研究进展[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3(3),14-15

[8]HYLDING SM OSTRUP O VEJLSTED M CTAL.changes of DNA methyfation level and spatial arrgement of primordial germ cells in embryonic day [J]plos biology ,2010,8(11);e1000506 [9]赵冬梅,金帆,黄荷凤,表遗传修饰与配子形成和胚胎早期发育[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4,27(3);159-162.

[10][1] OhtaY,TsushimaN,Koide K. Effect of amino acidinjection in broiler breeder eggs on embryonicgrowth and hatchability of chicks [J].Poultryscicence, 1999,78:1493-1498.

[11]丁庆峰,杜晓惠.家禽胚蛋注射技术的应用[J].中国家禽,2010,32(16):48-49.

[12]Kocamis H, Yeni Y N, Kirkpatrick-Keller D C.1999.Postnanal growth of broilers in response toinovo administration of chicken growth Hormone[J].Poultry Science, 78:1219~1226.

[13]宋润山,THAXTON J.实用蛋内注射技术问世[J].国外畜牧学: 猪与禽,1990( 1) : 34 - 35.

[14]UniZ,Ferket P R. Method for early nutrition andtheir Potential [J].World' s Poultry Sci, 2004,60:101-111. [15] HOSSAIN S,BARRETO S,BERTECHINI A,et al.Influence of dietary vitamin E level on egg productionof broiler breeders,and on the growth and immune responseof progen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ogenyfrom eggs injected with vitamin E[J]. Animal Feed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8,73( 3 /4) : 307 - 317.

家禽种蛋(胚胎) 注射技术的研究进展

姓名:卢燕梅

班级:13动营2班

学号:2220136020221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