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名称:计算机技术 代码:430112
为规范在职攻读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确保培养质量,根据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制订本方案。
一、学科简介
我校从1986年开办计算机应用专业,是全省较早开办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是湖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单位和计算机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1993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7年开始招收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本科生1426人,硕士研究生163人,招生规模逐年适度稳步增长。本学科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逐年提高,结构愈趋合理。本学科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列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2001年和2006年通过省教育厅审核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目前本学科共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95%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在读博士学位及博士后12人。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共计人民币730.35万元,发表论文340余篇。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全国高校计算机课件评比一等奖1件,三等奖4件,优胜奖1件。目前在研项目23项,总经费约合人民币270.3万元。本学科点目前拥有各种类型专业技术实验室及中职技术研究中心7个,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工程建设部门和教育单位,培养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计算机技术和管理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是:
1、较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遵纪守法,刻苦学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理论联系实际,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知识;
3、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程序设计技术 (2) IT项目管理 (3)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技术
(4) 计算机网络技术 (5) 信息安全技术 (6) 计算机支持协同技术与远程教育 (7) 软件工程 (8) 多媒体及图像处理 (9) Web应用技术 (10) 现代信息系统及其开发技术
四.本学科研究生课程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2学分(其中学位课>22学分)
其中 学位公共必修课 需修4 门 共10学分 完成学期1学期 学位基础与专业选修课 需修6 门 共12学分 完成学期1学期
指定选修课 需修1门 共1.5学分 完成学期1、2学期 自行选修课 需修5门 共10学分 完成学期1、2学期 研究环节(不记入学分)=15
文献阅读1学分 实践环节2学分 开题报告1学分
学术报告1学分 发表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五、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 英语 公工程数学 共自然辩证法 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学离散数学 位专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 业 高级软件工程 基计算机网络工程 础高级操作系统 课 软件项目管理 非学位公共选修信息检索(必选)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8 48 48 40 36 2 2 2 2 2 2 2 2 2 1.5 2 2 2 2 2 2 2 2 1、2 1、2 1、2 1 1 计算机学院 图书馆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至 少 选 3 任 选 5 门 至 少 选 1 门 40 2 1 计算机学院 40 2 1 计算机学院 40 2 1 计算机学院 40 2 1 计算机学院 40 2 1 计算机学院 修 课 36 1.5 1 经济政法学院 必 40 2 1 经济政法学院 36 1.5 1 理学院 课内 学时 100 学 开课开课单位 分 时间 5 1 外国语学院 备注 课 自空间数据库原理 嵌入式系统设计 计算机新技术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课 行选修课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数字图像处理 软件设计与构造 互联网应用系统开发 补修本数据库原理 科课程 数据结构 编译原理 门 六、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本领域(专业)研究生必须阅读的学术著作、学术期刊: 1、《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 2、《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3、《IEEE NETWORK》 4、《ARTIFICIAL INTERLLIGENCE》 5、《计算机学报》 6、《软件学报》 7、《自动化学报》 8、《通信学报》 9、《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报》 10、《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1、其他与专业有关的主要中文和英文学术期刊 文献综述、选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基本要求: 1、 文献综述报告的内容必须能较全面反映所进行的硕士学位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各种发发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自己的技术解决方案。 2、 文献综述报告要求在8000字以上; 3、 文献综述报告中参考文献要求在3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要求在15篇以上。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应尽早为每个研究生确定选题范围,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文献阅读、调查研究,提出论文选题报告,在第四学期初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应由培养单位负责组织公开进行。开题报告的有关材料有学院保存至硕士研究生毕业备查。 选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 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取自导师的科研项目,所选主攻方法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总体水平应达到或超过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要求有前瞻性、先进性、开拓性、理论性、实用性。 2、 开题报告内容: 3、 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预期研究成果;研究进度计划。 4、 文献阅读数量:阅读相关论文3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所占比例不低于50%。 七、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工作量、考核方式) 由学生所在单位或部门进行考核。 八、、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考核方式) 听专业学术报告3-5次或参加各级学术团队组织的学术会议1-3次。内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关。每次必须写出报告、导师审核通过。 九、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具备的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以证明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标志) 1、 了解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前沿研究动态 2、 研究成果有创新性或能提出有新意的观点 3、 能独立完成主要试验工作或主持试验工作 4、 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实用价值或具有产业化前景 5、 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至少应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以湖北工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指导教师或硕士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的名义,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1篇。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和工作量要求) 论文工作是全面训练硕士研究生树立严谨的科学学风,培养硕士研究生掌握科研基本方法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专业文献阅读、选题、论文开题报告、学术调研、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论文工作期间,导师要及时全面地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按时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对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进行的硕士研究生要及时调整计划,并及时将情况反映给研究生培养处,对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期完成论文工作的硕士研究生,须提前三个月提交延期毕业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延期,否则按肄业处理。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完成时间应在第六学期中期完成。为保证硕士论文的质量,工作期间要积极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积极进行科学研究,硕士生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最短不少于8个月。论文完成后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理暂行实施办法》和《湖北工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暂行细则》的规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