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是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心理需求的,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予的过程。以下是我整理的第一节音乐课怎么上经验介绍,欢迎大家的参考!
第一节音乐课怎么上
1、要热爱学生
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而大多数音乐教师都要上好几个班的音乐课,面对的学生就更多,这时候你更不要吝啬你的爱,要做到爱每一个班和爱每一个学生。只有用心去爱学生,你才会觉得每一个学生都很可爱,才会更充满激情的讲课。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学生就会觉得音乐课充满温馨、充满欢乐,才会更用心的上课!
2、做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
教师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自己,教师要让学生热爱音乐,自己更要热爱音乐,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和你一起在音乐的国度里畅游!因为一个爱音乐的人才能更好地教会别人去爱音乐,才能引导别人去被音乐所感动。因此我们要做一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这样才能让你的音乐课堂充满欢乐,相信学生们也喜欢这样的音乐
课。
3、教师课前应根据教材、学情做好有效备课。
任何一首歌曲,只有我们了解了作者的音乐思路,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才能有效地从歌曲中挖掘有效资源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效学习,我们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在这两者基础之上,我们再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制定好教学目标、确立好重难点,并设计好教学步骤。只有做到了有效的备课,我们才能更好的上课。
4、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音乐教师感情最丰富,而且很容易把生活中的种种感情带到课堂中。有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绪不佳在所难免,之前课备得再好也会受到影响。
第一节音乐课怎么上
一、教师要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一贯的音乐课,我们都是教会学生唱一首歌,讲授一点音乐知识,分组轮唱就算完了,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我结合同学们的要求,在音乐课搞点游戏,如猜迷语,比一比读顺口溜,讲故事……我还要求每一位同学在上新课前,轮流上黑板写一句有关音乐方面的名人格言,或者自己对音乐的一些体会、感受。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同学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揭示音乐作品的思想,让它融入学生
的心田,起到“育人”的最终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例如学习歌典《七子之歌——澳门》,用澳门七岁小女孩那真誓的童声,牵动着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在深情地多次呼唤母亲的歌声中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中国曾经遭遇的灾难与分离,体会离别孩子迫切回到母亲身边的渴望心情,此时音乐作品激发了学生浓浓的爱国情和企盼祖国统一的心愿。
二、让学生学习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不是纯知识理论传授,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基础。音乐教学就是为欣赏音乐、演奏演唱、创作表现音乐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就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例如学唱《让世界充满爱》时,我让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组创编情景表演。因为下课的十分钟不是学习的结束,是一种身心的放松,它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不是音乐的结束,而是预示着音乐的继续。所以让同学们通过肢体语言,一边唱一边将下课的情景描绘出来。
三、让学生音乐作品的情感美,陶制审美情操。
首先要做有情感的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细微的情绪变化时刻牵引着学生的心。要想学生走进音乐,教师自己要在音乐的情感里自由翱翔,才能带领学生飞翔。如学生一进入初中阶段,最先接触的是《国歌》,这首歌学生都会唱,但从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有很少学生能将《国歌》唱好。有些学生唱得很响亮,让人感觉那是在嘶心裂的叫喊,有些学生声音低沉,有气没力让人感觉有些东亚病夫的模样,还有些学生嘻嘻哈哈,
东张西望。此时我没有批评学生,而是说,下面听听老师的演唱,当前奏响起,我以立正的姿势站好,昂首挺胸,神情严肃,以坚定的目光直视前方,然后用雄壮有力、慷慨激昂的情绪演唱完全曲,学生一下子安静了,然后发出响亮的鼓掌声,仿佛在用眼睛告诉我,老师你唱得真棒。通过教师正确的示范很好地将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给学生豁然开朗的情感体验。
其次通过讲授与感知不同音乐要素体会情感。有的作品可通过讲授诱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如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身世与作品有关的故事,如欣赏《心泉映月》,学生听完了教师对作品及作者的介绍后,就能很快地进入乐曲那凄凉哀思、悲愤的意境中,从而唤起对阿炳一生遭遇的同情。再如欣赏舒伯特的《鳟鱼—钢琴五重奏》,欣赏前学生了解了舒伯特的一生贫苦,善良不趋炎附势的性格,欣赏完我问学生,舒伯特为什么要写这首曲子,它的寓意是什么,此时学生就联想到了舒伯特与鳟鱼的命运是一样的,向往自由都遭人暗算和欺骗的无奈情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有时音乐作品的情感正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现再现。
四、教师要从生活中改变自己的角色
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成为一次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