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高中物理力学导学案

来源:哗拓教育
三标高快课堂初中物理复习(力学)导案(人教版) 编号: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八年级物理复习——力学 》导案

学校: 英华附中 编制人:高中物理组 审核: 终审:

【学习目标】

1、复习初中物理力学的主要内容,熟练掌握力学的基本知识。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生活中

3、激情投入,感悟如何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重点难点】

1.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 二力平衡的条件 3. 摩擦力

【使用说明和方法指导】

1.认真复习教材,能够辨别平衡力与非平衡力,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学会定量分析的探究方法。 2.疑难问题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1、力的作用效果是:1. 2.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牛,符号是 。

3、力的三要素 、 、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1)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2)生活中那些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或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 (1) 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有什么好处?说明理由

(2) 一满载竹子的货车卸载装置出现故障,如果你是司机,你能利用惯性的有关知识将这一车

的竹子卸载吗 ?拿出你的设计方案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

6、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 (1).观察测力计的量程,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在零点。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7、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的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1)物体所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大约9.8N/kg 关系式G=mg

(2)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而言,重力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几何中心。

8、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的表面的 有关,表面受到的 越大,摩擦力就 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 有关,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

三标高快课堂初中物理复习(力学)导案(人教版) 编号: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专题练习】

1. 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 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 形式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2.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大 C. 航天员在空间站中没有惯性 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小明在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指针初始位置指在了0.1N处,他用这个测力计测量的一个力为4.5N,则这个力的大小实际为 A. 4.4 N B. 4.5 N C.4.6 N D.无法判断

4.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对乙的推力为60N,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 甲对乙的推力和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乙向后推,且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 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里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吸引力,这个力大小与地球对同一物体吸引力大小的比值约为1:6,一个连同自身装备公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 kg,重为 N.(g= 10N/kg)

6. 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然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有 ,自

行车最终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 的缘故。若路面光滑,自行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曾对此做过研究,并总结出 定律。

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时,对有关问题分析如下:

(1)他们利用图甲装置进行了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着长木块滑动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改变 实验中应用 研究方法

(3)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原因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该装置的优点是

8.如图所示是笑话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两端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